潇湘晨报曾报道长沙某医院里这样的一幕:一位瘦瘦的年轻女孩刚进诊室,就焦急地问医生道:“我昨晚喝奶茶时不小心将吸管吞进肚子里了,能取出来吗?”
误吞还是故意?
喝奶茶把吸管吞了?这样离谱的说法自然很难让医生信服,于是,接诊医生便让女孩去做上腹部CT检查。
CT显示女孩食管中果然有异物,长约5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软管,但很明显不是喝奶茶的吸管。
手术取出的软管(来源:网易)
当管子取出来的时候,女孩还没意识到自己刚刚经历了怎样的危险:要不是就医及时,吞下去的异物轻则损伤消化道,有出血、穿孔的风险,重则可能造成机械性肠梗阻,需要“剖腹”才能取出!
事已至此,女孩才告诉医生实话:自己吞下的管子叫“仙女管”,自己用它减肥的时候不小心将管子吞了下去。医生听后大为惊愕!
那么“仙女管”究竟是什么东西?
真的能减肥吗?
掀开“仙女管”的神秘面纱
从本质上说,“仙女管”也称“兔兔管”,就是普通的PVC管(聚氯乙烯,属于塑料的一种,俗称搪胶,很少用于食品包装),贴上“催吐”标签后身价暴增。
曾有记者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仙女管”后发现,商品中夹带的售后服务卡会引导买家进群,而群成员多以年轻女性为主,也不乏未成年人,聊天都以暗语交流“催吐”经验。
网传“仙女管”使用介绍(中国新闻周刊)
那么“仙女管”具体要怎样使用呢?有商家介绍称,使用者需要将“仙女管”通过口腔慢慢深入喉咙,再插入胃里,使劲刺激胃内壁,从而产生呕吐反应,两三分钟就可以把肚子里的东西吐干净,一个月能瘦十几斤,实现很多人“多吃不胖”的美梦。
然而对于这种减肥方式,有减重专家表示:这简直是在玩命!虽然这种催吐管可以让人短期内达到减重的效果,但是得不偿失,不仅会造成食管损伤和胃损伤,还可能会引起食管穿孔,长期以往将陷入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并发症。
除了影响使用者的健康,销售仙女管还存在着法律上的问题:很多“仙女管”并非合法医疗耗材,按照性质来说,一次性使用的胃管属于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生产医疗器械类产品,需要由省级药品监管部门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这类产品,需要在药品监管部门备案,而网上的很多商家并没有法律规定的资质。
也许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既然“仙女管”危害这么大,禁止生产销售不就行了吗?禁止销售相对容易做到,难禁的是畸形的审美、盲目的减肥心态。
作祟的畸形审美
“手指处有红色的印记,那是我们识别彼此的标识之一。”一位有着3年催吐经历的女孩这样说。“红色印记”是用手指反复抠喉咙时,牙齿在手指上磨出的印子,“很多女孩都这样减肥”。
由此可见,即便没有催吐管,在畸形审美与网络的诱导下,依然会有人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自以为是的“美丽”。
(配图来源:Pixabay)
今年5月,女星张馨予发文吐槽,称某个品牌的衣服她连大号衣服都穿不上,引起很多网友共鸣:现在女装尺码对身材要求太高了吧,连女明星的身材都穿不下?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突然涌现了一种追求“白幼瘦”的审美观念,“A4腰”、“筷子腿”、“直角肩”、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大腿套发圈……社交平台上,每年似乎都能对女性的身材、外貌提出新的标准。
(来源:新闻报道视频截图)
当然,男士也无法在这样的“颜值焦虑”下完全“躺平”。医美类APP的男性用户占比在两年前就已经达到了35.7%,过去三年,男性医美用户比例持续提升,且有64%受访男性计划在2023年进行医美消费,这其中不乏被畸形审美裹挟者。
让“健康美”成为全民共识
对于这些畸形审美,想彻底扭转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都参与进来。
齐心协力
禁止“仙女管”这类产品流通,防止催吐减肥产品名称以谐音、暗语形式继续存在,堵塞监管漏洞。
各个社交平台及媒体应当改进管理,严厉惩处刻意制造、传播身材焦虑者,为用户推送更多关于健康审美的优质内容。
减肥瘦身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走捷径很可能会掉陷阱!
让“健康美”真正成为一种信仰,需要从小培养,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当以身作则,避免对“以瘦为美”的盲目推崇,引导孩子相信心灵美、健康美才是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