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文/陈星生
公元2019年盛夏,距釜溪河沱湾“唤鱼池”石刻下游百米左右的崖壁上,出现了从右至左书写的巨型标语——“还我河山”,落款为“自贡市抗敌后援会制”,其字体为民国时期常用的等线体美术字(繁体)。这幅标语一出现,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议论,当时不少人认为,在这幅“还我河山”对岸的龙峰山石壁上,已经有1944年冯玉祥到自贡发动抗日节约献金运动时题写的“还我河山”石刻了,为什么还要在对岸重复同样的内容呢?由于当时的宣传说明没跟上,至今仍有一些人对此疑惑不解。由于我是复刻这幅标语的建议者,有必要对此作一个交代。
这是相隔81年后,根据一帧历史照片而还原的历史风貌。照片拍摄于1938年5月,摄影者孙明经。在略微鼓起的巨大的深褐色崖壁上,用白色灰浆书写的“还我河山”4个大字异常醒目。山脊上有一座石牌坊,那里曾是富顺县城到自流井的一段官道,此段路和牌坊在20世纪50年代前叶修筑内昆铁路时被占用。山脊后面的另一座山峰上有一个碉楼,那是一对山。沿标语平行向右延伸至照片边沿,有一块几何形(或扇形)石面,那是“唤鱼池”石刻,据说那是1928年自贡商会会长郭梦之(即辛亥革命党人郭湘)到青神县,临苏东坡题于神灵崖之字而镌刻,这给百船云集、扛工暄嚷的釜溪河沱湾水上转盐码头凭添了一些宁静的诗意。照片上河水的水线很低,左岸的沙滩很宽阔,两边整齐停靠的船队正在等待装载盐包。仔细看,石壁下面斜靠着的是3列船组,每组有5条船,这符合釜溪河上盐船5条为1儎的编组规程。停靠在沙滩一侧的船队,整齐地伸出与船身一样长的橹,这种官名叫橹船的船,平底、长橹、前甲板有些倾斜,俗称“歪脑壳船”,是专为适应釜溪河的激流险滩而设计建造的,只在釜溪河下桥至邓关的60多里河段航行。照片上河中央的航道只有通一条船的宽度,从孙明经同时拍摄的一段影像看,已有满载盐包的船队从这里通过。这是1938年5月的釜溪河,“唤鱼池”宁静的诗意已经让位给了“还我河山”的激荡。“还我河山”最初出现在民国早年,集岳飞手书墨迹而成,以激励国人勿忘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国难。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还我河山”引起了当时全中国人的爱国共鸣,传遍了中华大地,并从此成为爱国精神的代表作。(搜索“百度”有关内容所得)照片上可清晰地看到,“还我河山”后面是“自贡市抗敌后援会”的落款。查史,1937年8月四川省成立抗敌后援会,根据该会《总章》,四川省抗敌后援会“以唤起民众,动员民众,在中央领导下抵抗敌人,保全领土主权完整为宗旨”,在全川各区域及各种业别,分别组织分会或支会,并可组织侦查、讲演、歌咏、戏剧、交通、运输、救护、工程、纠察、炊浣、生产队、义勇队等工作团队。抗敌后援会的领导层,必须要有当地党政军的代表。根据抗敌后援会“在同一区域同一业别内不得有同性质之组织”之规定,自贡市抗敌后援会应该是省的分会。(见四川省档案馆编《川魂·四川抗战档案史料选编》)从1937年8月抗敌后援会成立,到1938年5月孙明经来自贡考察,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自贡市的抗日救亡宣传团体纷纷组建,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据《中国共产党自贡历史大事记》(中共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记载,“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自贡市,各界人士义愤填膺,发起组织了“抗敌后援会”、“抗战服务团”等组织。中共党员闻化鱼和一批进步青年,率先组织“抗日文艺研究会”开展个读书活动;1937年10月初,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自贡市抗敌歌咏团”和“自贡市乡村巡回抗战话剧团”成立,当月就举办了歌咏话剧联合演出;11月,自贡市乡村巡回抗战话剧团,在自流井湖广庙(后来的商业俱乐部)首次公演号召人民起来抗战的话剧《打开我们的生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12月,自贡市抗敌歌咏团编辑出版并发行了两集《救亡歌曲集》,深受社会群众欢迎;1938年1月,自贡市乡村巡回抗战话剧团公演陈白尘编的四幕名剧《汉奸》,其票房收入,用作“自贡战时书报流通处”和“自贡战时民众夜校”的开办经费;4月,“自贡市抗敌歌咏团”和“自贡市乡村巡回抗战话剧团”在自流井南华宫召开团员大会,将两团合并为“自贡市抗敌歌咏话剧团”,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5月,“自贡市抗敌歌咏话剧团”在自流井釜溪公园(后来的人民公园)举办“万人大合唱”歌咏比赛,全市中小学师生和各阶层群众万余人参加,声势浩大,歌声震天,多大大激发和鼓舞了盐都人民的抗日热忱。歌咏话剧团还将义演筹款寄给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并收到办事处在《新华日报》的登报鸣谢。釜溪河崖壁上的“还我河山”,就是在这个时期,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釜溪河“还我河山”下列阵待发的盐船和载满盐包负重前行的船队,给孙明经以强烈的震撼,他被这气吞风云的呐喊所深深打动。他将眼前的这一切都收入照相机和摄影机镜头的同时,萌生了一个新的创意:把他以前拍摄的祖国山河地理风貌片,编排成纪实电影系列片,定名为《还我河山》。在当年《还我河山》电影海报上,孙明经写到:本系列电影“包括我国长江下游,华北以至绥远之风景,名胜,经济,交通,物产,古迹,建设,生活等等。本片系抗战前夕万里猎影精心伟构,壮丽山河,观景生情,国人观后当益增抗战情绪。”(孙建秋等编著《孙明经手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41年2月10日,孙明经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学院放映《自贡井盐》纪录片,当影片出现盐船在釜溪河“还我河山”下启航的镜头时,他激动地解说道:“有超过2000只歪脑壳船在河上专门负责运盐,这是一条流动的盐河。你所看到的自贡盐井,为中国西南部至少六个省份的几百万人供应食盐”。(孙明经撰《自贡井盐》电影旁白)2018年,自流井区启动“釜溪河历史文化长廊”项目建设,我和该项目指挥部的同志,对照孙明经拍摄的这张老照片,在现场几经放样调整,最后确定了现在的位置和字体的大小。2019年7月,这幅长32米、高6米的“还我河山”及其落款,终于在釜溪河那年的涛涛洪水之上再现出80年前的原貌,它与龙峰山下冯玉祥手书“还我河山”石刻隔河相望。冯玉祥手书“还我河山”石刻也曾被尘封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退休老工人王致彬师傅披露,才重见天日。王致彬师傅是1944年冯玉祥将军来自贡发动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时的积极分子。《自贡市文化志》记载到:“1944年,冯玉祥来自贡主持节约献金运动,设有宣传车一辆,搬运工人王致彬登车表演冯玉祥编写的金钱板《献金爱国》。”王师傅在节约献金运动中的表现,很受冯将军的赞赏。临别时,冯玉祥特书赠王师傅一首小诗:“致彬同志是盐工,卖力营生志不穷;抽下作宣传,苦干是可风。”在民国卅四年七月廿四日摄于自贡的“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贡市分会全体同仁摄影纪念”照片上,王致彬师傅赫然站在第三排正中间。据王老师傅的儿子讲:他父亲曾给他讲过“还我河山”重新挖掘出来一事,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老师傅退休后在自流井区文化馆帮忙,时逢政府正在收集历史遗存,其父因亲历了献金爱国运动,了解冯玉祥题字和錾刻的过程,遂将被荒草遮盖了几十年的冯玉祥手书“还我河山”石刻的位置告之了区文化馆,这才得以重新发掘出来。为此,文化馆还给予了王师傅奖励。
1938年书写在釜溪河崖壁上的“还我河山”,是九一八事变后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在盐都自贡的一个缩影。1944年冯玉祥将军手书的“还我河山”在对岸龙峰山脚下的石壁上镌刻出来,这是抗战后期“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的一个典型缩影,它刻下了觉醒后的盐都人民万众一心,毁家纾难的爱国壮举。釜溪河两岸的“还我河山”,刻下了盐都的荣光,是自贡人爱国情怀的深深烙印。这是自近代以来,我中华民族在列祖列宗牌位前许下的誓言。(记于2024年7月3日“七七事变”爆发87周年前夕)
陈星生,在盐都自贡发蒙、成长、服务,曾有过知青、工人、军人、干部的身份,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休,大专文化学历。
以【星哥走江湖】之名,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盐都自贡的前世今生行走,发现过去不是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是后继者超越前人的路。
无求成功名的欲望,只是感恩养育此生的故土,学觉者发愿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