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幻觉坍塌

文摘   文化   2024-12-26 15:18   安徽  


《托尼·帕森斯语录精选

 

翻译:纯然的空

摘录:无有

 

(连载6

 

没有办法描述解脱之后有什么,除了如是不是。在解脱之前,有一种对成就的渴望,“我”在寻找某种它并不理解的东西。没有言语可以形容。

 

“我”的余生可能不会那么执着了。这是关于“我”的终结,分离幻觉的终结。

 

“我”的问题是,它在寻找一个客体,某种可以执着的东西。它没有意识到,它正生活在他所渴求的东西之中。它即是所存在的一切。“我”无法明白这一点,因为它生活在一个具有主客体的世界中。

 

这里出现的一切都是出自空无。不存在控制,它出自空无,那即是所存在的一切。在自然现实中,只有一种自发的反应,你不能说它与善恶有任何关系。

 

灵性修行是物质化的;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一些东西。无论是挣一百万英镑,还是做那些灵性修行,都没有什么错。它们只是让事物变得更让人舒适。但它们并不长久,它们来来去去。那不会来来去去的事物是如是不是,它即是所存在的一切。

 

“我”相信通过做一些事,它可以获得开悟,但这完全是一个神话故事。不存在开悟之人这种事。不存在会开悟的个人。试图寻找灵性开悟,就像试图从腋下把自己抬起来。“我”只是在自我寻求。

 

“我”的整个能量都在试图聚集这些念头和观点。其背后的冲动是再次成为“一”。但它并不想要这样,因为这会导致“我”的终结。所以,它用灵性、心理和身体之类的事物喂养它自己。在这里,你来到了一家空荡荡的店铺。你在这里,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可能会得到一些东西。但你可能会一无所有而离去。

 

“我”渴望从囚笼中获得自由,但它所渴望的东西是它所不理解的。你所渴望的东西已经存在于那里,它从未离开过你,它永恒如是,它从不离开。

 

正是“你”把它变得令人失望!所存在的一切无法被看见。让至爱保持分离的,正是你的意识。因为你觉察到正在发生的事,所以,你让它保持分离。没有诸如“坐在椅子上”这种事发生了。“我”让它保持分离,因为它知道“我”正坐在一张椅子上,通过表面上的认知,它持续不断地感到失望。

 

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这已经是如是。如果有帮助的需要,那么,就会有别的某个地方可去,有别的事可做。

 

意识是分离感的燃料。当电影胶片播完的时候,只有光,没有意识。这就是表面上的分离的终结。意识助长了主客体世界的架构,它是分离感的共犯。一个主体意识到一个客体。

 

导师们声称“我”当然是存在的,因为如果“我”不存在,就不会有对这些话语的意识。关于“我”所做的错误假设,这是一个很棒的例子;首先,它假设它是完全真实的,其次,只有通过它的意识,一切事物才可能存在。这无疑不能允许任何其他可能性。与此同时,大脑在表面上的“我”接收这些词之前很久,就已经吸收了它们。然后,“我”骄傲地对世界宣告,通过它的意识,话语形成了。因为“我”必须是万事万物的拥有者,这就是“我”,更高的自我,变成一个“富人”的方式。

 

如果你称意识为“如是”,那么,其中就没有什么需要被意识到的东西。

 

只有“如是”存在。不再有这样的幻觉——有某种分开的东西存在,所剩下的就是“如是”;当没有这样的幻觉时,也就没有真实的感知者了。

 

“我”提问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意识到回应升起于它自己的主客体现实之中。然而,在自然现实中,提问和回答都只是某种表面上发生的事——出于空无。没有意识,也没有真实的这里或那里。

 

意识和认知,都是整体之中类似的表面运作。通过意识的运作,表面上的、关于独立身份的压缩能量产生了。意识的运作,重新确立并维持着虚幻的自我感……自我意识、对自我的意识、自我认知!

 

表面自我或“我”,只能通过意识而存在,它维系着一个主客体现实,即:“我”(主体)意识到坐在一把椅子(客体)上。这是伟大的催眠梦境的内容,被认为是“正常的现实”。


“‘我’是独立的”这个幻觉坍塌的时候,个人意识和认知也坍塌了。当然,运作表面上发生了,但幸运的是,没有了“我”那本来就多余的束缚和评判,事物的运作更加顺利。

 

它不需要知道它是或不是。意识在认知意识,这是一个幻相,空无需要认识到它是万事万物,这是一个幻相。空无不需要认知任何事物,因为它已经是万事万物。它为什么需要知道这一点?它要远远的站在哪里,然后认知它自己呢?

 

意识是认知的另一个说法,这些全都是短暂的运作,它们处于运动之中。它们是整体之中表面上发生的行动。对一棵树的意识,对自我的意识,认知天空,认知我是,意识到一个念头;正是整体呈现为一个分离(或独立)的认知者。

 

自我探究是基于个人体验的限制的。自我探究的终极目标被描述为“对自我的意识”、“对整体的觉知”或“认知已知”等各种各样的说法。所有这些状态都只是有限之中的表相。它们是空无呈现为表面事物的运作,一件表相事物在认知另一件表相事物。这是一体性之中的另一个故事。正是“一”呈现为“二”和分裂的意识,以便“我”的存续。“我”,“自我”,显然会想出任何方法来避免它最害怕的东西——它的缺失。教导和意识或认知的进程,非常吸引“我”,也非常有效——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强大但仍然个人化的体验,可能产生于这种内省的活动,这往往被称为“自我了悟”。当我还是一名求道者的时候,它发生了,它给了我一种强大、不执着、全视、全知的感觉。当然,它并不长久,因为它只是这个故事中的另一种运作。


--- TBC ---

译文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

一就是一切
哲学原创翻译或文章,不定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