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文化   2024-12-07 00:01   北京  

在很多人眼中,艺术是一件非常抽象的事物。它没有明确的功能,甚至不合逻辑,很容易让观众陷入迷思殊不知,艺术欣赏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而它更无需用语言表达,用心感受就好。


我清晰地记得,莫奈第一次给我带来冲击的作品,就是上面这副《撑阳伞的女人》。那时我丝毫不懂绘画,对构图、技法更是一无所知。但这副作品让我感到了无限的温柔。



一切都是那么的明朗、平静。自己心爱的女人,转过头来的瞬间,春风拂动薄薄的面纱,娇美的面庞若隐若现。这个场景带给内心的悸动,就是坠入爱河的感觉。


嗯,这就是我对这幅画的理解。至于它是否符合莫奈本人的意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我带来的愉悦体验,让我在和它对话的那一刻,也变得温柔。这就是艺术欣赏的目的。



这幅作品毕竟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场景,并不抽象。而更麻烦一点的要是音乐了。音乐没有具体的存在,是无形的,因此更加难以描述。但它和心灵的对话,却更为直接。音乐不需要任何想象和场景带入,就可以直接触发情绪。


比如,下次看恐怖片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关掉声音,就会发现很多场景非但不恐怖,反而变得很搞笑;或者回想一下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场景,两位主人公一切的情绪变化,仅仅通过背景音乐,就强烈而清晰地传达了出来。



那么再进一步,那些更为抽象的艺术作品,该如何理解呢?这就要用到“通感”了。佛家对人类的感官,总结很是精妙:人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对应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解释起来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与意识。


视觉对应绘画、雕塑;听觉对应音乐;嗅觉对应香水、熏香;味觉对应菜肴、饮料;触觉对应舞蹈;意识对应语言文字。你会看到,不同艺术品通过不同的感官,来刺激大脑,再被大脑翻译成最本质的感受——就是情绪。



因此“通感”的本质,就是不同感官带来的刺激,被大脑翻译成的相同感受。一个好的欣赏者,就应该尽量“打通”这些感官所谓“通感”,也是打通感官的一种方法。


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我曾经在生活最压抑的时候,偶然听到了这首曲子。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给我带来了深深的冲击,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它。


而更为奇妙的是,在听第一乐章的时候,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来的感情,和曾经读过的茅盾先生的散文《沙滩上的脚迹》,竟出奇地一致。


就比如乐曲的一开头,钢琴沉重、缓慢地迈着沉重的步子渐入,压抑、痛苦而又有一些犹疑的基调铺垫开来。


“ 他,独自一个,在这黄昏的沙滩上行。”



紧接着,大提琴奏出了宏大而悲伤的主旋律,像是狂风暴雨下黑黢黢的大海。


“什么都看不分明了,仅可辨认,那白茫茫的知道是沙滩,那黑魆魆的是酝酿着暴风雨的海。”



两个乐句之后,大提琴的旋律稍显柔和了起来,之后慢慢稳健地上升,像是看到了一束希望之光。上升到了顶点之后,悠扬而沉稳地在高昂的情绪中徘徊。


“远处有一点光明,知道是灯塔。他,用心火来照亮了路,可也不能远,只这么三二尺地面,他小心地走着,走着。”



突然,钢琴声乱了起来,情绪开始犹疑不定,方寸大乱。紧接着,钢琴的情绪突然紧张、狂躁了起来。管弦乐稳稳地快速渐入、上升,安抚住了躁动的情绪。


“猛可地,天空瞥过了锯齿形的闪电。他看见不远的前面有黑簇簇的一团,呵呵,这是“夜的国”么,还是妖魔的堡寨?他又看见离身丈把路的沙上,是满满的纵横重叠的脚迹。”



当然,乐曲与文章的情绪变化,并非完美契合,但你还是可以感受到整体的情绪,是完全一致。


茅盾先生通过散文,给在痛苦中徘徊的人,带来了勇气和希望;拉赫玛尼诺夫先生则通过乐曲,做着同样的事情。如果不是有过相似的情绪体验,又如何能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呢?



艺术触发的是情绪片段,它是非逻辑的过程,更接近于“梦”。人做梦的场景,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但情绪却是流畅的,因为主导梦的正是情绪。只不过人一旦清醒过来,便受到语言逻辑的控制,很难在同等地位,感知那些非语言的东西了。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也是最糟糕的。它让人沉浸于此,而自动放弃了与生俱来的其他能力。幸好还有艺术,让我们在理性之外也能得到升华。


本文插图为莫奈作品

美在高处
黑暗有理,月光怒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