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记者从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获悉,这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议案提出,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
许宏才表示,议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财政部门将按程序尽早下达分地区限额,地方政府将依法做好债券置换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依法做好监督工作。(新华社)
11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会后新华社的通稿显示,会议审议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一锤定音。
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长期负责政府和城投融资业务,他向财联社评价称,这显示了化债并非是中央下场“兜底”,而是秉持“谁家孩子谁来抱”的原则,增加地方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如果使用特别国债置换隐性债务,在各地分配上难免会有问题。此举通过财政手段可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处理债务风险,不是进行大规模经济刺激。”
10月以来,市场对新一轮化债规模以及方式均有较多猜测。财联社综合多方统计来看,目前的隐性债务规模至少约9万亿。本次人大常委会不太可能直接公布新一轮隐债化解规模的目标数值,“限额调整幅度”可能是会议闭幕后市场能够获得的唯一答案。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毛振华在公开论坛上表示,当前债务问题需要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来看,在存量债务化解上,他建议迈出历史性的步伐,要对一部分隐性债务、城投债务等存量债务转化为政府债务甚至中央政府债务,进行一次性的处置,实现存量债务的硬约束。通过把隐性债务里面的非营利性资产,包括公路、桥梁、隧道等置换为中央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在这些领域的支出责任减少或退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存量地方债务的软约束问题,为实现硬约束打下基础。
市场的争议和讨论,实际上触及到使用地方专项债来化解隐债的潜在问题。财政部在不同场合强调,督促地方政府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划清政企权责,严禁地方政府通过国有企事业单位违规举债建设政府投资项目,严禁举债建设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发挥部门协同监管合力,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业内人士提醒,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置换并不是解决隐债问题的万能药。目前专项债规模巨大,隐藏项目筛选和资金使用隐患。
自从财政部近期宣布将出台近年力度最大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举措后,市场紧盯这一政策细节。
11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了说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宏才作了关于该议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这意味着新的化债举措,将由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按照会议议程,此次会议将在8日结束,届时化债将有更多的详细信息披露。
此前市场上一些人士猜测此次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并非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而是特别国债,即中央财政来偿还地方隐性债务。而此次议案则明确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来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这与此前隐性债务置换方式一致。
所谓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指政府及其部门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及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为了防范风险,2018年以来中央通过强化监管,严肃问责等举措,初步遏制隐性债务增长势头,并逐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财政部表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可控。
在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举措中,自2019年开始中国开始通过允许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来置换隐性债务,至今这一发债规模约4万亿元。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这一举措可以实现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偿债利息,并使得隐性债务管理透明化,有利于防范隐性债务风险。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
蓝佛安强调,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在当前地方政府面临较大债务压力与经济发展任务的双重背景下,新一轮债务置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有利于实现隐性债务显性化,优化地方债务结构,减轻付息压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债务置换释放出的财政空间,地方政府能更灵活地调配资源,支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如教育、医疗、环保等,从而增强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和社会福祉;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落实减税降费,部分地区“乱罚款乱收费”等现象将明显缓解乃至杜绝,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
“对于城投公司而言,债务置换有助于城投公司剥离历史债务包袱,轻装上阵,为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罗志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