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海】黄浦区高人气本帮菜馆私藏清单

旅行   2025-02-13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新春欢聚,

唯有本帮佳肴最能温暖人心。

我们为您精选了多处

黄浦本帮菜寻味宝藏地,

邀您共享一场舌尖盛宴~


上海老饭店


上海老饭店的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荣顺馆,其本帮菜肴烹饪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里曾接待过海内外不少国家领导人,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画面,众多名人、名仕、文人墨客都在上海老饭店留下了身影。



这里的八宝鸭、虾籽大乌参、油爆河虾等招牌菜,均是驰名中外的本帮菜经典菜肴。


📍 地址:福佑路242号


绿波廊


绿波廊作为上海老字号餐饮的名片之一,从不拘泥于古板的菜式,而是将拥有鲜明特色的本帮菜融合海派风情,不仅能适应大众口味,还能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新菜式,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为之倾倒。



点心是绿波廊招牌,更是绿波廊的文化,绿波廊的点心以玲珑雅致、滋味丰腴著称。而在绿波廊所有点心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由椒盐葫芦酥、枣香长寿桃、椰香顺风叶、赤豆迷你粽组成的“夫人套点”了。四种点心背后有着八字真经:传统、海派、经典、文化,而四寓意着“事事如意”。


📍 地址:豫园路115号


上海德兴馆


创建于清光绪九年的德兴馆,如今已经有140多年历史了。1985年,原上海市副市长题写了“上海德兴馆”的金字招牌,2022年,上海德兴馆被认定为黄浦区非遗本帮菜。



这里的虾籽大乌参有“天下第一参”之美誉,上海德兴馆曾经以虾籽大乌参为重要菜品接待过邓小平、宋庆龄、陈毅等国家要人。



德兴肚肺汤是本帮名菜糟钵头的传承与创新,汤底由肚、心、肺等多种食材慢火8小时熬制而成,汤汁乳白鲜浓,口感绵软爽滑。


📍 地址:豫园老街59号


春餐厅


进贤路124号的春餐厅,曾在消失5年后老店新开,许多老顾客得知后开心得像小孩子,赶紧跑来吃上这口记忆里的味道。



春餐厅的毛蟹年糕浓油赤酱,每一只上桌的蟹都是蟹黄饱满,被酱汁包裹的年糕条全是精华,韧性有嚼劲的口感一连能吃上好几根。



油爆虾也是这家店的招牌菜,虾头和身子若即若离,将虾头轻轻扭下,带壳入嘴,品尝起来外脆内嫩,层次分明,鲜香四溢


📍 地址:进贤路124号


绿雅酒家 


江西中路上有两幢1929年建造的优秀历史建筑,一个叫“上海大楼”,一个叫“上海小楼”,都是装饰艺术派风格。两栋楼间有家开了30年的上海本帮菜馆,名字叫“绿雅酒家”。经典的菜肴、亲民的价格,这家店靠实力吸引了老中青各年龄段的食客。



招牌必点的四喜烤麸、上海熏鱼、油爆虾,都是很地道的上海味道,这里的醉膏蟹也是许多食客心中的白月光,蟹膏鲜糯粘牙,蟹肉冰甜滑嫩,若隐若现的酒香更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 地址:江西中路372号


老人和饭店


始创于清嘉庆年间的老人和饭店是上海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本帮餐馆之一,以门店自创“吊糟卤法”技艺,使糟货系列口味独具一格,成为食客们熟知的特色本帮老字号。



这里的糟香黄豆焖猪手、糟炝虎尾、糟溜桂鱼、糟香狮子头,将糟卤技艺融入菜品中,带你感受“万物皆可糟”的独特滋味。糟鸭舌、糟钵斗、糟鸽子,改良自老人和经典冷糟,使口感更加咸香,入口清爽、糟香浓郁。


📍 地址:淮海中路558号 


苔圣园


苔圣园酒家是黄河路美食街中最早开业的本帮菜馆之一,同时也是《繁花》里大名鼎鼎的至真园的原型。它地理位置绝佳,在国际大饭店旁十字路口的核心位置。很多沪上老饕已经在这里吃了20多年,经典的味道一直让人心心念念。



这里的油爆灯笼虾红亮诱人,虾肉鲜嫩弹牙,裹着浓郁的酱汁,每一口都是满足。扬州狮子头入口即化,恰到好处的肥瘦比品尝起来鲜香味美,肉质细嫩。


📍 地址:黄河路95号


三玛璐酒楼


汉口路上的三玛璐酒楼,老板取“三马路”的谐音为名,每到节日都是一桌难求。店内保留了70、80年代的上海风情,一踏入店内,仿佛穿越到了老上海的既视感,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家招牌的铁板鲈鱼是锡纸包裹着上桌的,鱼肉搭配浓郁的酱汁,满口都是鲜味,更让人惊喜的,是回味里那抹黄油的香气。


📍 地址:汉口路413号


END


来源:黄浦最上海官方微信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