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中国手表行业的头部企业里看到了什么

2022-09-01 21:58   广东  

前阵子因为朋友的邀约,去到国内一家头部的手表企业参观。


朋友和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是好友,适逢企业也有些问题想要交流。


于是一行几人就安排了这次参访,半是私人聚会,半是企业交流。

经常有机会去到一些企业参访,有些与我的行业有关联,有些则没有。


我通常把这些走进企业的机会当作一次非常好的学习。


这种不同行业,近距离的观察、发问、思考和碰撞,非常难得。


是很棒的跨界交流和深度学习的机会。


这种学习常常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搭建起关于一个行业的框架认知。


有时因为系统兼容,还会交到很多新朋友。

这一次参访的企业在光明。


作为一个不合格的深圳人,这些年我来沙井的次数屈指可数。


而且大部分还都是因为企业参访。


在我的印象里,光明是保留了深圳制造业底色的区域,很多高附加值低污染的行业依然坚守深圳,产业区里藏龙卧虎。

这一次我得知光明的一个代表产业,是手表业。光明的时间谷,聚集了多家中国手表品牌的头部企业。


90年代响誉国内的飞亚达也在其中,不过和飞亚达的国企身份不同的是,这些手表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我问,是和之前的高仿产业有关系吗?


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停留在很多年前罗湖商业城的国外品牌的高仿上。


企业人员告诉我:高仿集中在广州,深圳的企业以品牌为主。

这个,很深圳。


深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具备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才能符合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所以为什么这片土地的产业是高科技,医疗器械,高端服装与手表行业……


他们都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另一个原因是深圳的创新基因。创新,品牌是很多深圳企业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深圳的企业不走高仿,走品牌之路,就不难理解了。

宝时捷品牌的创始人沙总,告诉我深圳手表行业发展与当年香港的转手贸易有很深的关系。


这个行业的很多企业家是江浙籍,当时往来广东与江浙做贸易,做手表的内销。

后来看准国内市场的大发展,建厂,做品牌,一路走到现在。


这个园区里集中了国内手表品牌的大半江山。

像沙总的宝时捷品牌,在国内有三千多家专柜,是国内的手表行业里前五的头部企业。


主销国内市场。这些品牌不集中在一线城市的消费,但是在广大的国内市场,早已经形成了诺大的消费人群和品牌价值。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何时走出我们自己的高端奢侈品品牌。


其实我们从生产、设计、消费、市场都已经有了土壤。


中国品牌走到现在,出现我们自己的奢侈品是迟早的事情。


我一直在观察这个现象。


钟表行业其实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一个代表行业,换句话说,这是他们的传统强项。


瑞士独立制表人协会(AHCI)是许多钟表匠梦寐以求想要进的一个协会。

它是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制表人象征。


全球只有35名正式会员。


我这次了解到,这个协会现在也有了中国人的身影,马旭曙。


马先生也是宝时捷品牌的战略合作人。他们的联手,我看到的是中国钟表行业向高端技艺突破的表现。

难得的学习机会,我问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从行业到工艺,有顶级的行业人士在,收获满满。

三年疫情,其实在全世界的奢侈品行业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这三年是以瑞士高端机械腕表为代表的国际品牌价格逆势上涨,增势强劲的三年。


有些产品的价格增幅甚至达到十几倍的。

我带着这个疑问问了沙总,想听听行业人的答案。


沙总还让我留意另一个现象,所有这些品牌的上涨中,有高附加值功能的产品涨幅更大,简单商务型产品的变化和受追捧的情况并不大。


这其实也是手表行业,无论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品牌的一个普遍现象了。

未来手表行业的机会也在这里。

沙总的太太也是和他一起创业的联合创始人,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


手表是和时尚和美相关联的行业。


在他们的身上能很好的感受到这一点。


我听她给我们讲解那些全世界收来的古董钟表,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还有那些游走世界各地带回来的咖啡壶,女性创始人性格里的柔婉细腻,在她的办公室里就可见一斑了。


宝时捷所在的园区,是企业的自有园区。


我觉得这一点特别棒。


是因为看到深圳的创一代企业家,在完成了品牌和产业建设的同时,还完成了固定资产的建设。


这个非常重要。


以末致财,以本守之。


这些固定资产成为企业的资产基石。


产业随着周期可能有波动,但是优质城市的优质资产则是企业的锚点。

整个园区在设计上都融入了时间的概念,建筑外观上首先映入眼的就是达利的钟表。


内部的动线多是曲线,我们在里面兜兜转转,体会时间的流动。


这样的设计其实在施工难度和造价上会比常见的设计高出很多。


和美和视觉相关联的企业,在展现上要求高,我觉得是对的。


高端奢侈品的行业,首先是花钱的行业,是呈现美,展现高价值的行业。

那天与我们一起同行的还有业内顶尖的品牌专家。


是位美貌与智慧兼具的女子,我们在之前多次有过交集,但这还是第一次听她阐述她专业领域问题。


受益匪浅。


专业的角度,看问题更全面,角度更刁钻。


术业有专攻。


一场交流下来,分明是上了一场生动的关于品牌的课程。

整场的交流,沙总的女儿全程参与。

这些年轻的创二代逐渐走到了前台。在电商、直播、新品牌开发中都开始了历练。


我看到两位企业创始人,尤其是妈妈的角色,丝毫不娇惯孩子,交谈中还准备要把另一个孩子安排进朋友的团队,从底层销售开始做起。


女儿的表现也很优秀,交流中,踏实,职业,低调务实。毫无娇骄二气。

晚上的晚宴,忙前忙后,礼节周到。


这让我挺感慨的。


这些年,往往是在一些优秀家庭看到良好家教的要求。


越是家族资产丰厚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反而越严,这种严厉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是多方面的。


但在一些中产家庭里,常常看到只要求好好读书,充耳不闻身外事,更不用提锻炼孩子的关照力与待人接物。


有时候,和一些年轻人吃过一次饭,你就大概知道他背后的家庭和教育。


人是否大气,是否知道顾及他人,是否知礼……


一个餐桌上就了解了。

孔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人无礼不足以立。


这个礼首先是一个人的教养,来自于家庭。


在我看来,穷养富养的根本,首先是教养。


因为教养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也体现出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风貌与传承。


家教是一个父母给予孩子最诚恳的身份证。

有教养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

一次企业的收获,很难在一篇文章里写尽。


那天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更多是对手表行业的了解。


拿出来翻一翻,就又是一次重温。

这篇文章前阵子就想写,趁着记忆尚在,记录下来。


天蓝童话
和梦想一样高贵的,是倾尽所有去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