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警告:红肉是2A级致癌物!大量食用患胃癌结肠癌?到底怎么吃合适

健康   2025-01-25 05:55   辽宁  

早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红肉列为2A级致癌物,这一分类意味着红肉“可能”对人类致癌,尤其与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疾病有一定关联。



那么,红肉究竟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健康?日常饮食中应该如何科学地吃红肉?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带您一探究竟。


关注食聊参考 成为饮食专家


什么是红肉?为什么它可能致癌?


红肉通常指猪肉、牛肉、羊肉等在烹饪前呈红色的肉类。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大量摄入红肉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尤其是胃癌和结肠癌。这背后的机制与红肉本身的特性以及其烹饪方式息息相关。



首先,红肉中的血红素铁是一种特殊的成分,它虽然是人体补铁的重要来源,但在肠道中会形成自由基。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会破坏肠道粘膜细胞,进而增加肠道癌变的风险。此外,深加工和高温烹饪方式(如烧烤、煎炸)会产生亚硝胺等致癌物质,进一步加重健康隐患。


其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证实是胃癌的重要诱因,而红肉摄入过多可能加重这种细菌对胃壁的损害,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曾指出,在23种可以去除的致癌因素中,红肉也赫然在列。


科学研究如何揭示红肉的健康风险?


英国牛津大学曾经对近50万名40岁至69岁英国人进行过人均5年的饮食习惯随访,结果显示。每天每食用相当于一厚片烤牛肉或一块羊排的50克红肉,罹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19%


这项研究特别提到,加工肉制品(如培根、香肠等)因含有更多的亚硝酸盐,其致癌风险甚至高于未经加工的红肉


国际上多项研究一致表明,过量食用红肉还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进一步增加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然而,红肉并非完全的“健康杀手”。它富含优质蛋白、铁、锌等营养元素,在适量摄入的前提下,仍然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如何科学地吃红肉?


既然红肉有风险,但完全不吃似乎也不现实。那么,该如何在健康与美味之间找到平衡?以下是几个科学饮食的建议:


1. 控制摄入量:每周食用红肉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75克,最好选择精瘦肉。加工红肉(如香肠、培根、火腿等)的健康风险更高,应尽量避免食用。


2. 合理搭配食物:建议将蔬菜、谷物作为主菜,而将红肉当作配菜。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红肉在肠道中产生有害物质的风险。


3. 选择优质蛋白替代品:可以多摄入豆类、鱼类和去皮鸡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不仅减少健康风险,还能提供均衡营养。


4. 改良烹饪方式:减少烧烤、煎炸等高温烹饪方式,尽量采用炖、蒸等更健康的方式。这样既能保留营养,也能降低致癌物的形成。


5. 选择瘦肉:尽量挑选脂肪含量较低的瘦肉部分,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进一步保护心血管健康。



适量食用红肉对健康的意义


减少红肉的摄入不仅能降低消化道癌症的风险,还对心脏健康、体重管理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更重要的是,大量科学证据表明,经常摄入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与多种慢性病风险增加相关,包括:


  • 2型糖尿病: 红肉中的血红素铁、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患病风险。

  • 心血管疾病: 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由于身体机能相对于年轻时会逐渐下降,因此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少食红肉,不吃任何加工肉类。此外,富含植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还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




写在最后



从科学角度来看,红肉并非“洪水猛兽”,但确实需要我们以更谨慎的方式对待。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减少高风险烹饪方式,以及适量摄入,我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护健康。正如研究者们强调的那样,科学饮食不仅是对身体的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一份关爱。


编辑:  沙果   | 图源:壹图网/网络等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ijia0102(注明合作)


医食参考
讲养生健康我们更专业!《医食参考》杂志官方账号,秉承药食同源理念,服务中老年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