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80%是因为心情不好?身体有这5种症状,说明内脏被坏情绪攻击

健康   2025-01-27 05:55   辽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问题早已不再只是“心理层面”的小事。近期,发表在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会通过攻击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情绪。这一发现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广泛讨论:负面情绪真的能对身体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吗?



美国的一项调查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75%的颈椎疼痛、80%的头痛、99%的腹胀和90%的疲劳都可能是由情绪引发的。简单来说,情绪与内脏健康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负面情绪更是隐藏的“健康杀手”


那么,当身体的某些器官发出信号时,是不是该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了呢?以下五种症状,或许正在悄悄提示你:负面情绪正在攻击你的内脏。


关注医食参考 成为养生达人


怒伤肝:当愤怒成了健康的隐形炸弹


在中医学中,肝脏与情绪的关系尤为密切,“怒伤肝”被认为是最直观的情绪与器官联系的表现。



当愤怒情绪爆发时,肝脏的疏泄功能会受到干扰,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头痛、头晕、两胁胀痛等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愤怒状态的人更容易出现肝脏代谢异常、脂肪肝等问题。


此外,愤怒还会导致身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引发血压飙升、心跳加速


如果你经常感到脾气暴躁,或者总有胁痛不适的感觉,也许是时候和“怒火”好好谈谈了。


喜伤心:当过度兴奋成了危险信号


俗话说“乐极生悲”,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适度的喜悦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过度的兴奋却可能让心脏不堪重负。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时,心跳加快、血压飙升,心脏耗氧量大幅增加,可能诱发猝死风险,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心脏与情绪的关系,也让一些人患上了类似心脏病的“假性心脏病”:即便心脏功能正常,但患者会感到胸闷、心悸,而这些症状大多与情绪波动有关。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情绪高涨后常感到心悸,不妨尝试让情绪“降温”,为心脏减减负。


忧伤肺:压力过大让肺部感到“喘不过气”


压力和焦虑不仅是心理问题,它们也会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肺部。中医有“忧伤肺”的说法,临床上也发现,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人更容易出现胸闷、呼吸短促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关于情绪与免疫系统的研究表明,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削弱肺部的防御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感冒、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如果你常常感到胸闷或气短,不妨回忆一下,最近是否被某些事情压得喘不过气了?


思伤脾:压力导致的“胃”言“胃”语


在所有情绪受损最明显的器官中,胃肠道堪称“重灾区”。“思伤脾”的理论强调,过度思虑会损伤脾胃功能,而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这一点。



压力、焦虑和抑郁会通过影响大脑与胃肠之间的“肠脑轴”,导致胃痛、腹胀甚至胃溃疡。


事实上,胃肠道是人体对情绪波动反应最灵敏的部位之一。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10%的人在一生中会患上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与长期情绪紧张有关


如果你常常因为焦虑而感到胃部不适,可能是你的胃在为你的情绪“埋单”。


恐伤肾:长期恐惧让肾脏无处躲藏


中医中“恐伤肾”的理论同样有着科学的佐证。恐惧情绪会使人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导致肾脏负担加重。



现代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力、恐惧状态的人,更容易出现肾功能紊乱,甚至诱发高血压等疾病。此外,恐惧还会削弱肾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导致体内毒素累积


如果你总是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试着寻找一些能让你放松的方式,比如冥想或深呼吸,给肾脏一点喘息的机会。


管理情绪,才能守护健康


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有多深远?一句话总结就是:它像一个隐匿在暗处的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医学专家指出,情绪管理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亚于饮食和锻炼。对于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下几条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1. 识别情绪信号:当发现自己处于愤怒、焦虑或忧虑的状态时,及时反思情绪来源,并采取措施调整。  

2. 积极应对压力:通过运动、冥想或听音乐来缓解压力。科学研究表明,运动能有效减少应激激素的分泌,让情绪更平稳。  

3. 与他人沟通:不良情绪累积可能会加剧压力,及时与亲友沟通,建立支持系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写在最后



健康不仅是身体无恙,还包括心理和社会状态的完满平衡。负面情绪虽然无形,却可以通过复杂的生物机制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实实在在的伤害。守护健康,不仅仅是调整生活习惯,更是要从管理情绪入手。


编辑:大 V | 图源:壹图网/网络等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ijia0102(注明合作)


医食参考
讲养生健康我们更专业!《医食参考》杂志官方账号,秉承药食同源理念,服务中老年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