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刺激也是刺激!十万亿化债也好放水也好:巨额地方债化解了还担心啥?

2024-11-08 23:31   北京  

精彩导读:十万亿元化债也好放水也好,变相刺激也是刺激,中国股市跌了多年不就是因为巨额地方债和房地产危机吗?现在财政部出手地方债兜底,还担心什么“负面情绪”?干就完了!本轮财政刺激剑指何方?对资本市场将会产生何种反射性?


江山智库11月8日北京讯(高级研究员 周王佳澜)近年来,中国股市的走势备受关注。有观点认为,股市跌了多年是因为巨额地方债和房地产危机。上一任财政部长定调“谁家孩子谁家抱走”!如今,财政部重磅出手为地方债兜底,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拐点信号!


11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当天下午,为期五天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发布会上宣布:


1.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

2.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3.2029年以后到期的棚改隐债2万亿按原合同偿还。

4.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

如果简单叠加,12万亿乃至14万亿的化债规模也是一种解脱地方政府经济困境的巨额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可以腾出空间和时间谋发展,借债搞经济,债务交给中央,利息中央分担,地方政府大大松了一口气!

从历史上看,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挑战与机遇。地方债问题一直是经济领域的焦点之一,其规模庞大曾引发担忧。然而,此次财政出手,展现了国家稳定经济的决心。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国家通过有效的财政手段,对地方债进行管理和化解,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本轮财政刺激剑指多个方向。一方面,可能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拉动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还能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可能会对科技创新领域给予更多支持。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财政刺激有望推动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财政刺激将产生积极的反射性。首先,市场信心将得到提升。财政兜底地方债,让投资者看到了国家稳定经济的决心,从而增强对市场的信心。其次,资金流向将更加明确。财政刺激将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如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这些领域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推动股价上涨。最后,长期来看,财政刺激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智库君认为,十万亿化债和财政刺激是国家稳定经济的重要举措。投资者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有力领导下,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资本市场也将展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势。无论十万亿元规模是化债也好放水也好,中国股市跌了多年不就是因为对中国巨额地方债的不安和房地产困境的担忧吗?现在财政部出手地方债兜底,以及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投资者还担心什么“负面情绪”?干就完了!


化债背后传递的信号就是“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已经不提了,政府还是要带头借钱,政府还是要带头花钱。政府不主动花钱,老百姓更不敢花钱,百万亿资金躺在银行睡大觉,不仅银行系统担惊受怕,货币空转,经济熄火!一旦预期扭转,形成政府花钱投资消费转起来,经济自然有活力!事实上,此次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方案是超强刺激方案,远超预期,6+4+2已经非常不错,而且还特意增补了房地产税和回购土地债的预期设计,认为不及预期不是坏就是踏空了,叠加美联储按部就班的降息周期,一旦特朗普正式“上班”,大幅降息或提上日程,在里外巨额“放水”的叠加下,中国低估的资本市场水涨船高势在必行!


策划:江山智库·古智慧

撰稿:江山智库·周恒文

制作:江山智库·王艳摄

编辑:江山智库·王佳澜

审核:江山智库·巴胡特

合作:江山智库·jiangshanzk@126.com



江商智库
《江西商报》“理论智库”周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