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无聊,把一直答应朋友要看但是没完成的Blade runner找出来看。
Blade runner,中文译名《银翼杀手》。开篇非常宏大,构造了一个连现在看起来都非常超前的世界。2019年,地球似乎永远停在夜晚,没有了阳光的照射,永远是湿漉漉的雨天。当然,也更加科技、智能。汽车随意飞在空中,人工智能随处可见,大家住在一幢幢黑水泥做的房子里,人们不再那么亲密,也不再说那么多的话,唯有城市里巨大的日本女人广告牌闪闪发亮。
复制人、复制生物穿梭地球,几乎与人类无异。他们甚至比人类更加强壮、完美。唯一的差别,要通过提问时,眼球的变化辨别。
整部电影镜头精致、逻辑清晰,稍微弱一点的,是略有点头重脚轻之感。可是看看该影片上映的时间,1982年。你就会原谅它的种种缺点。
难以想象1982年美国就能拍出如此高规格的科幻电影。所谓经典,就是31年以后,再重新打开这部电影,依然移不开我的目光。顺手查了一下中国1982年拍了什么
总也下不完的雨,巨大的建筑,密集的城市,街道潮湿阴暗,似乎阳光在很早以前就不再光顾这个星球。更奇怪的是,这座 2019 年的城市里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被禁锢在自己的生活里。
电影的主角,哈里森福特扮演的 Deckard 是一位本领高强的前任blade runner,已经退休的他因为续任者被返回地球的复制人开枪打成重伤,在上级的强烈要求下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工作任务是:杀死 6 位复制人的任务。这 6 个复制人,因为本身太过完美,从宇宙中的人类殖民地里逃到地球上,想要延长自己的生命。
人类为了保证自己的主权地位,只允许复制人活 4 年。电影里塑造的两位黑暗面的复制人,身高、体重、长相、体能、智力都太过完美,复制人的身份又让他们在影片里展露出阴郁、黑暗的一面。像极了吴宇森暴力美学。
影片后期出现的复制人女孩是全片里我最喜欢的角色,藏在垃圾堆里装作无家可归引得创造出复制人的博士的同情,因此被带入他家,从此。浓重的黑色眼影下,女孩可爱美丽,脸上的表现呈现出似乎还活在幼年时代的单纯,行动力却极为惊人。
哪怕她只短暂地出现,然后惨死,整个人的形象也不是全片中最“赛博朋克”的,却活泼灵动,引人注目。
据传,这部电影上映时骂声无数,票房惨淡、恶评如潮。因为,在这部电影之前,大多数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都是一个秩序的乌托邦,是光明的同义词。可《银翼杀手》却从1927年的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里寻觅到了另一丝未来的可能。
电影里喷火的城市、叠生的高楼、混乱的街道、迷幻的霓虹、挤拥的人群、不明意义的字节,还有永不停息的雨。这些元素拼凑出黑暗破败的社会图景,确实可能会叫1982年初次见到这部电影的观众不知如何是好。
大概所有的创造都会经历这样一段不被理解的经历。这部电影也成为荷兰演员罗伊·贝蒂最广为全球影迷所知的一步电影。巧合的是,由他扮演的复制人,在电影中死于2019年,在现实中,他也真的死于2019年。
至于影片的结局部分,由于开头开得太完美宏大,很难把结尾也做的如此完美。超强武力的复制人在生命的最后五分钟突然幡然醒悟,没有杀死那个杀掉他同伙的人类,在最后关头挽救了他的生命,自己死在滂沱大雨的黑夜里,而这位blade runner则带着心爱的复制人女友私奔。更幸运的是,这位复制人女友属于特别版本的复制人,生命远远超过了四年。
看完全片,感叹这确实是一部很“美国”的电影。随即想到导演不是英国人吗?随手去查原作者,果然,原作出自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菲利普·K·迪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当然还有下一部,我们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