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鸟记
三江源
寻鸟辛苦吗?其实寻鸟的过程是对于生命最好的滋养。看似恶劣的环境却有着生命必需的纯净空气、明媚阳光、没有污染的食物与水,这所有的一切在我居住的城市是极为奢侈的幻想。寻鸟的路一定要避开所谓的便捷之路,因为我不是在赶路,而是在滋养生命。看似荒芜的小路没人选择,我却在原始状态的小路发现了精彩的世界。
首先遇到的是斑头雁,一天的行程内,从雪原到湿地;从荒原到河流,他们几乎无处不在。从一开始的几只到上百只的大群,他们就那样迈着优雅的步伐,舞动着飘逸的翅膀,满足着我好奇的目光。这里是他们的家园,他们无论是觅食还是嬉戏,都表现得那么从容不迫。
3月或9月,我来的时候,常常遇到恩爱的伴侣,他们在阳光下相依相偎。这样的情景源于他们的婚恋观。万物复苏的季节,斑头雁会情定一生,开始一生的依偎之旅。他们从日出到黄昏,嬉戏于水畔,飞行于高山之巅。今天正值中秋,圆月下有双双对对,他们用爱意浓浓呼应中秋月圆。他们用自己的仪式感宣誓忠贞;圆月下也有身单影只,这是丧偶后不再婚嫁的“孤雁”,他亦对着一轮圆月,浅吟低唱,倾诉着思念的哀伤。
斑头雁得名源于他们额上有两条黑斑。高原是他们的繁殖地,也是他们的家乡。中秋过后,他们便呼朋唤友结伴南飞。他们的南飞之旅充满传奇故事,他们要飞越高高的喜马拉雅。他们利用卓越的飞行技巧,在短短的八个小时内便飞越了世界屋脊。而这样的行程只是他们万里迁徙的序曲,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将飞行遥远的八千公里,完成生命的蜕变。
今天是两个节日,一个是世界动物日,一个是中秋佳节。两个节日似乎没有关联,但对于行走的我来说却非常应景。我走在寻鸟的路上,心中挂念远在家乡的亲人。
“世界动物日”的设立,最早源自13世纪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他长期生活在森林中,热爱动物并和动物们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同时要求村民们在10月4日这天“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此,1931年设立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
中秋佳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这是一个人们借助圆月来寄托思念的节日。
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来维系情感的需求。中秋,是一杯思念的酒。我在他乡与斑头雁为伍,我相信这是最好的遇见,因为斑头雁同样是思念的载体。
继续沿着无人的路信马由缰,道路泥泞,刚好缓慢前行。雪不是很大,但足够给了山川洁白的装束。雪洁净了世界也给了我寻鸟的便利,旷野中无论是天上飞行的雄鹰还是地面行走的地山雀、斑头雁,甚至是小小的鼠兔都明显的暴露在我的视野。
我的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