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真是诱发糖尿病和肥胖的“元凶”吗?

百科   2024-10-29 10:12   北京  

点击关注“有料有趣又专业”的科普期刊《百科知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米饭产生了“厌恶”,为什么会这样呢?深入分析发现,人们对米饭的偏见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不少科学研究的确发现了米饭与糖尿病的相关性。2010年发表在美国《内科医学档案》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白米与二型糖尿病有关系。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研究小组,对6.4万名华人女性进行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每天食用超过300克白米的华人女性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每天食用白米少于200克的华人女性高出78%。

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个研究小组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22年间,对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35万人饮食结构与糖尿病关系的数据整合分析发现,大量食用白米会增加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这些研究导致了人们对大米的偏见,成为人们“恨”大米的科学依据。不过,即便认为白米可能诱发了二型糖尿病,也要看其中的原因和原理。有研究指出,并非白米中的糖分导致人们患糖尿病,而是白米加工不当诱发糖尿病。除了糖尿病,人们“恨”大米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大米中的糖分可能引发肥胖。


导致糖尿病和肥胖的因素有很多,不外乎是遗传原因和生活方式。遗传原因中有一个假说获得较多认同,即在人类基因中有一种“节俭基因”(1962年,人类学家詹姆斯·尼尔首次提出),是在过去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演化而成的。在丰衣足食的今天,“节俭基因”仍然在起作用,会让人们不断摄食,囤积脂肪和糖,慢慢让人肥胖,或导致糖尿病,也就是所谓的富贵病。


生活方式是造成肥胖、患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更为重要的原因。每天摄取的能量过多,但是消耗能量的活动很少,如缺乏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久坐少动、足不出户等,才造成了中国庞大的肥胖和糖尿病群体。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有5.29亿人患有糖尿病,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的结果,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超1.17亿。

事实上,如果详细分析上述白米饭可能诱发糖尿病的研究结果,我们会发现,人们加工稻米的方式可能是增加罹患糖尿病风险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吃的大米大多是被碾制、打磨、抛光而形成的外表光鲜、雪白的精制大米。这种白米看起来漂亮,却失去了大部分营养。没有经过精加工的糙米远比精制白米的营养要高,富含更多的纤维素、镁和多种维生素。此外,糙米的血糖指数较低,而精制白米的血糖指数较高。因此,即便把白米归为人们患糖尿病的一种诱因,也需要从稻米的加工方式上改进,而非去除其中的糖分。吃糙米和进食全谷类食物,更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

人们患糖尿病和肥胖症还有其他食物诱因和行为诱因,如摄入高脂食物、很少运动以及吸烟等。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睡眠充足和讲究日常卫生。所以,我们不必“恨”大米,反而要爱大米,充分信任这种在千万年的演化中,为人们提供能量并让人类生存下去的宝贵食物。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杂志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点击上图,“百科知识知道”大擂台,有问必答,有答必奖!


读完文章点“赞”“在看”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百科商城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杂志内容摘编,与读者互动,品牌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