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洪瑞麟 通讯员 秦新立 凌梓)这里,是一个让生命重现生机的地方:因心脏受损陷入沉睡的“植物人”,被成功唤醒获得新生;原本中风卧床的偏瘫患者,重拾生活自理能力;患有语言障碍的病人,能够张口交流……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不断上演,这里,就是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从“生存”到“有尊严的生活”,康复医学中心,像是一座灯塔,为那些在生死边缘徘徊、渴望重生的患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秉承着“人人享受优质的康复服务”的宗旨,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做强专业实力、夯实科室建设,用高质量服务,书写着一段段关于希望与重生的故事。
专业铸就实力 金字招牌口口相传
作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厦门市康复医学会会长单位,康复医学中心可谓厦门市第五医院的优势专科和“王牌科室”,其规模、软硬件水平和综合实力等均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专业成就卓越。康复医学中心现已摘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科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文爱心科室”等多项“国”字招牌。
立于高山之巅,康复医学中心已然跃居福建乃至国内最具康复潜力的科室之一,成为2023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不仅吸引了众多厦门当地患者就医,整个福建乃至全国都有患者慕名而来。
究其根源,是康复医学中心在康复领域厚积薄发,形成鲜明的专科品牌与特色。
据了解,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十二五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市级及院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数十篇;副主编《康复治疗指南》、《神经康复技术》、《脊髓损伤的居家康复》、《实用瘫痪康复》等专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项;自主研发“骨骼辅助下的FES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及力矩测量及SEMG测量系统”,将肌肉信号与关节力矩相结合,可以无创、实时、客观、量化地评估肌肉功能的变化。多次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厦门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厦门市十大医疗创新奖。
今年7月,康复医学中心的选手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届“脑康复与脑健康促进”科普大赛中荣获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在青年论坛优秀论文竞赛中荣获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的好成绩。同月举办的2024中国医院创新力大会上,厦门市第五医院再荣登“2023届省单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标杆”榜单。
不仅如此,科室还参与了多项国家康复指南、规范标准的制订,并牵头联合院内多学科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率福建省全省之先成立植物人促醒高级诊疗中心,两年来已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康复患者200多人,成功促醒近百名长期昏迷的患者。
去年年底,正在大学就读的小林因意外被刺伤心脏,紧急送往岛内一家医院抢救,后来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为求更好的治疗,小林转诊至厦门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经过4个多月坚持不懈的努力,小林不仅苏醒,还可以在治疗师的搀扶下实现行走,这个结果远超出了家人预期。
累累硕果,不仅为医院赢得了荣誉和赞誉,更充分展现了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人深厚的专业底蕴。
推动学科融合 让康复造福更多人
康复之路,道阻且长,非单一学科之力可以成就。五院康复医学中心主动推动跨学科合作,加强康复会诊参与度,为患者康复“加速度”。
近年来,在厦门市重点专科等项目的支持下,五院康复医学中心已建成了多个亚专科方向,即神经康复、重症康复(意识障碍及心肺康复)、肌骨康复、中医康复、疼痛康复、儿童康复等;组建了厦门市功能齐全的康复治疗团队,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组、神经康复组、骨科康复组、康复前移部(包括心肺康复小组、内脏疾病康复小组、加速外科康复小组、孕产康复小组)……不但涵盖了常见多发的康复需求,也为进一步收治更加危重、病情更加复杂的患者做好了人才储备。
与此同时,康复医学中心团队也在积极开展康复早期介入,推动康复医学中心与临床科室的紧密合作,实行学科交叉与治疗前移,将“临床康复一体化”落实到日常之中。
当前,康复医学中心已融入本院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心内科、影像科、骨科、妇科等多个临床学科,积极参与医院各临床专科疑难杂病的康复介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多科室紧密配合,帮助患者更快实现功能恢复。
除了院内多学科协作,康复医学中心还积极向外拓展,与全国知名医院科室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探索康复新疗法、共研康复新策略。
与北京天坛医院联合成立昏迷促醒中心;与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三九脑科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开展针对昏迷患者的“多模态感觉统合及神经调控治疗”方案的多中心研究;与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多家医学院校联合开展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及评估技术;与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联合开展“基于神经网络的ICF康复组合功能分级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与台湾长庚大学开展神经调控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科研研究合作等等,推动医疗服务水平再登新台阶。
凝聚专家团队 筑牢康复诊疗高地
下足学科人才“先手棋”,为科室发展注入“新引擎”。得益于医院大力实施的“引才育才”举措,康复医学中心快速聚起一批名医专家及一支硕士、博士为主的人才队伍,高起点大迈步,推动了科室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稳健步伐。
奋进的过往,让康复医学中心汇聚了济济人才:学科带头人燕铁斌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康复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科主任、医学博士何晓阔教授也是国内知名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神经调控学组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此外,还有张芸教授、郑丁炤教授、雷蕾副教授、谢洪武博士后、陈善佳博士等一批学科骨干,构建起了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梯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科室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短时间内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一流康复医学学科平台,被列为省临床重点专科、市临床重点专科;并实力当选为厦门市康复医学会会长单位、厦门市儿童脑瘫康复和工伤康复定点机构、厦门市翔安区残疾人康复学校挂靠单位,牵头成立了厦门市康复医学会近20个二级分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围绕临床做科研,康复医学中心开展了大量的新技术、新项目。据了解,2023年新引进与开展吞咽障碍导管球囊扩张术、洼田饮水试验,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大大避免了患者误吸及肺炎的产生,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丰富闽西南地区吞咽康复技术。
2024年,开展了精准注射联合关节松动在肩关节粘连中的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对神经卡压性疾病的治疗、高渗葡萄糖增生疗法对慢性肌骨疼痛的治疗、超声引导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施罗斯体操联合色努支具针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治疗、rTM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等多项技术,力求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病痛,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医疗队伍,还要有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作为“硬”实力保障。目前,康复医学中心配备的大量尖端康复理疗“神器”,如英国Magstim 经颅磁刺激,意大利TecnoBody平衡评估、美国BTE仿真训练系统、瑞士STORZ冲击波治疗仪、德国进口Motomed下肢智能训练系统、智能天轨步态训练系统等及传统中医康复的所有仪器设备等,让精准诊疗如虎添翼。
此外,还引入了客观的评估手段,如ICF临床康复组合、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神经电生理、吞咽造影等前沿技术,综合应用于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评估;采用脑肢协同、神经调控、肌筋膜松解、针刀治疗等技术,对偏瘫、截瘫、脑瘫等疾病进行的康复治疗,都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千磨万砺,精铸一剑。像所有从0起步的新学科一样,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经过多年发展,找准了定位、磨炼了本领,凝聚了一批矢志不渝的康复人,用“康复梦”托起患者“健康梦”。
排版:晓敏
编辑:洪瑞麟 秦新立 凌梓
审核:秦苗
点击查看第十届医学家年会精彩内容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6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