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兆凡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edx演讲嘉宾,腾讯、清华等特邀培训师,曾任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高盛集团,深耕教育创新领域10年, 《学会提问》导读专家,专业培养儿童和成人的理性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
Mary从别的国家来,刚开始学英语,还没有好朋友,有点孤独。
老师蹲下轻轻抱抱她说,“你肯定特别想你的姐姐,你很想快点见到她,还有好几个小时才放学,这对你很不容易。”
Mary一边哭,一边摸着自己漂亮的耳环,她打了耳洞。
老师说她从昨天开始老担心耳环掉了。
她对Mary说,“你知道吗?如果你去厕所(房间后侧)对着镜子检查你的耳环,就不需要摸了,经常摸耳环,耳朵可能会不舒服。”
Mary没有动,老师又说了两遍,“你明白什么是镜子吗?”Mary摇摇头。老师说,“跟我来,我指给你。”
当天之后的时间里,Mary随时可以去照镜子,不需要单独批准。她一共也只去了四五次。
等大家要去操场玩,Mary小声和我说,“老师,我不想去操场。”边说边哭。
“所有人都去操场了,你不能单独待在这里。如果你不想玩,可以坐在操场边,或者跟在我身边。好吗?”她点点头。
她跟着我在操场边转悠,还在流泪。
一年级的老师过来问她怎么了,说,“你姐姐在二年级对吧?你们关系肯定很好。好消息是,今天周五,放学以后你们有两天一直在一起。那你今天放学以后要去做什么?”
Mary似懂非懂,这个老师耐心地和她聊了六七分钟,别的孩子在自由玩耍。
Jessie并没有苛责、要求她,老师也很忙,偶尔会关注到她,和她对话几句。
等到12点,我突然发现,Mary的心情很好了。她又开始积极参与每一个活动。我问她,“你现在感觉很开心了对吗?”她笑着点点头。
孩子会产生各种情绪,老师在做的,是询问、理解、安慰、了解原因、给到支持,适当关注,等待孩子的情绪过去。不批评、不否定、不过度要求。
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第一反应:
中国班里学生太多,老师不可能这么做;
无论学生多少,老师总能尽力学习更好的做法;
无论老师怎么做,作为家长还是可以学习怎么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
从这个故事里,你理解到的安慰是什么?
C计划8年潜心打磨一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