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我们先回答一个问题: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果我们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它能分成几个层次?
像雪婷这样的公司,可能现在没有人做成本,他们应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控制或管理成本?就是一个连成本部门都没有的公司,一开始应该怎么做?
答:
我们可以跳到我们九层模型中的第五层,这一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第五层定义了五种支持企业成本管理的助力,即五大支撑力。从最底层的数据层开始,第二层是组织层,第三层是流程层,第四层是模型层,最后是系统层。这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相匹配。
在企业初创时期,我们更关注数据来源,如何定义产品的效用,以便立即与供应商谈判价格,为采购或营销提供支持。我们并不关心其他方面。因此,就像我刚开始在公司工作时,所有的表格都是现场制作的。打开一张空白表格,开始输入材料、制造工时,然后一行行输入数字。在这个阶段,如果可以通过体系分享跳过一些过程,可以考虑直接建立数据库。
在数据层中,数据实际上是分散的。但是,借助网络和像ABC这样的知识库,我们可以将外部有针对性的知识和自己公司的原材料数据库、设备数据库、费率数据库、节拍和效率数据库,以及老板要求的回报率、ROS、IRR、payback等数据收集在一起。
首先编制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库,让大家不必每次都打开空白表格来计算。可以为它定义一些简单的标准,这些标准在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成为我们的流程。但现在我认为不应该这么快考虑这一点,因为所有流程的建立都必须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很少有企业能够一开始就建立流程,先建立流程再指导。除非这个流程的人来自一家以管理著称的合资企业,这家企业以财务驱动和流程驱动而著称,所以他们引进的流程,我们直接采用。你可以认为这就像华为所说的,我们首先要僵化。一个流程要先使用,不要问为什么,直接使用就好。
但现在如果没有,我认为首先要跑通自己的业务。与财务、采购、营销部门合作,根据特定业务类型,先跑通成本逻辑。这是初创企业或刚开始的企业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只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最多两个人,你会处理很多任务,但那时你还没有时间去思考更远的东西。
分享预告
本周三晚上19:50线上,晓宙同学来给大家分享《如何通过财报分析供应商》,我们讨论一下他是如何借助财报帮助分析供应商的。
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有见解的同学们来报名(加班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