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梦到了跟雷总聊汽车的接口标准化,看来抖音最近看得是有点多。索性开一篇文章,写一下标准化建设。
话题还是要从雷总昨天发的短视频,与李斌聊天的对话开始。他们聊的是关于汽车的接口标准化,把服务于用户的这一功能层做厚,把汽车的底层架构做薄;一方面可以将用户服务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车的成本。类似于毛坯房与精装修的关系,用户买个车架子自己装修,这样总价更实惠,还容易做个性化改造。
作为用户,胖胖非常支持和认可这个思路。在几个月前,胖胖做AI产品矩阵的规划、梳理业务产品的全景图时,也是通过装修的类比来阐述思路。可以说,做标准化建设都是按照房地产建设的思路来——企业搞土木工程盖房子,用户搞装修,成本与体验兼具。
但胖胖想从另一个角度再重新剖析一下标准化建设的事儿:
雷总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聊天内容发给大家看?
确实,汽车接口标准化对于用户有很大帮助,视频中放这些内容可以讨好用户、提升个人形象。那有没有其它方面的考虑呢?胖胖相信,不可能只有这一层逻辑,不可能只是为了PR。
这就是胖胖要讲的第二层逻辑:
是否做标准化建设的最终决策者,是企业主。用户只是为这件事站台的舆论力量。强如雷总,在标准化建设这条路上,也需要借力。
雷总想搞汽车接口标准化,就要找一个切入点,李斌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毕竟雷总是他的投资人,私人关系也不错。但在商言商,总得拿出点利益诱惑才行。成本最低的利益诱惑就是,将用户的呼声数据化,看看有多少用户与潜在用户需求,值不值得搞一把。
借力,是做标准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操作。往更大一点说,做B端产品必须会借力,才有可能成功。借使用者的力诱惑决策者,借决策者的力推进使用者,这就是B端产品中的「力的相互作用」。
那么,如果能让用户替自己发声,就能推进标准化建设了吗?
还不够,需要用户愿意为此买单。对于雷总,下一步可能考虑的,是把小米生态系统中尽可能多的产品都做成具备家车两用的能力,比如说做个迷你冰箱,家里能用、车里也能用。这样用户在不额外付出成本的情况下,已经一脚迈入了车载电器的生态中,成为了潜在用户。小米汽车支持iPad上车,其实就是这个思路。
总之,胖胖看好汽车接口标准化的发展前景,也坚信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它确实可以达到多方共赢的结果,能够形成合力。天时和地利已经出现,人和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题外话
然而,很多B端产品并不会这么幸运。不是因为他们缺乏雷总这样的大佬站台,抑或是缺少用户的支持。而是因为,大家都是说说而已:
「假如我有这么一个产品,解决了XXXX问题,你们觉得怎么样?」
「太棒了,如果有我肯定要用一下试试。」
作为受访者,一来没必要得罪人,二来也没额外成本。说上两句好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又有何妨呢?至于用不用,到时候看形势再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