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湖美术馆 专稿|米歇尔·普瓦韦尔:透视人性、生命与时代的摄影师

文摘   2024-09-10 17:55   福建  



困在沙漠中的四位摄影师之间互拍,图为吉勒·卡隆拍摄的罗伯特·普雷基,1970年2月©Fondation Gilles Caron




透视人性、生命与时代的摄影师

——访《吉勒·卡隆:内心的冲突》


作者


米歇尔·普瓦韦尔

A Photographer Discovering the Humanity, Life and Time

– Interview with Michel Poivert, the Author of the Book Gilles Caron.Le Conflit Intérieur


嘉宾/米歇尔·普瓦韦尔  翻译/张慧  采访/韩鹭

Guest: Michel Poivert     Translation by Zhang Hui      Interview by Loria Han Lu




韩鹭(以下简称“韩”):请问你认为他在战争中拍摄的照片与其他摄影师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他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米歇尔· 普瓦韦尔(Michel Poivert, 以下简称“M.P.”):吉勒·卡隆与其他战地或艺术摄影师相比,最重要的特点是快速移动性和抓取图像的准确性。他对战争、冲突等凌乱的现场有出色的处理能力,卡隆经常通过在事件中的快速移动捕捉到与众不同的现场画面。而且,他的才华尤其体现在将信息置于有趣的形式之中。卡隆具有丰富的绘画教育背景,对他来说形式极为重要,即使是新闻时事的抓取,卡隆也尤为注重构图(composition)。在展厅中的接触印相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会围绕同一个场景持续进行多角度切换的尝试,他往往能构造一个稳定且充满张力的图像,呈现出时代性与社会性。


法国巴黎楠泰尔大学,1968年4月 吉勒·卡隆© Fondation Gilles Caron


韩: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但按下快门的背后是人生阅历的沉淀,卡隆对摄影有着独特的理解。是什么造就了他这样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中达到如此高产且作品经久不衰?

M.P.:首先,他是一位具备文化和艺术素养的摄影师,对艺术史有强烈兴趣;第二,他既是思想型的摄影师,也是行动型的摄影师,他在体育方面也颇具才能;第三,阿尔及利亚战争塑造了他的观看方式,全面且深入地介入社会现实,他在这场战争中敢于向战争的严酷和暴力说不,而后他因拒绝作战被关进监狱。总之,他的摄影在快速、准确,十分注重美学的同时,还有深度介入社会的部分。

1970年2月,由时为独立记者的罗伯特·普雷基发起,与吉勒·卡隆、雷蒙·德巴东与米歇尔·奥诺林四人组成报道小组,他们穿越利比亚和乍得之间争议领土“奥祖地带”沙漠。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韩:您认为他在肖像摄影领域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肖像作品与他拍摄的战地摄影作品有怎样的关系?

M.P.:说到代表作,不得不提他拍摄的名人肖像。例如,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背影、已经成为象征性图像的丹尼尔·孔- 本迪(Daniel Cohn-Bendit),以及戈达尔(Jean-Luc Godard)、碧姬· 芭铎(Brigitte Anne-Marie Bardot)在片场的照片。除此之外,他拍摄的很多无名者肖像也非常迷人,他将拍摄名人所需的技术要求和美学要求应用于拍摄无名者身上,他能够在街头混乱的环境中,像侦探一样甄别优雅的部分,这是吉勒·卡隆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色列六日战争期间,聚集的犹太教信徒和群众,1967年6月©Fondation Gilles Caron 吉勒·卡隆


卡隆在战地摄影中拍摄的士兵或者平民带有悲剧性色彩,但并非受害者的形象,而是被摄者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处于被大写的历史裹挟的状态。卡隆在拍摄人物时,不会使用过分同情、情绪化的目光看他们,同时,被摄者也意识到自己正被历史裹挟着前进,表情中带有庄重的神色。这与我们看到的电影明星、名人肖像有所区别,这些表情是他们所不具备的。被拍摄的人物本身所处的处境不同,决定了肖像最后呈现出来的感觉不同。

夜晚,一名防暴警察正在追赶罗杰·夏雷蒂埃,巴黎科隆比耶老街,1968年5月6日 吉勒·卡隆© Fondation Gilles Caron



韩:作为研究吉勒·卡隆的专家,你对他的作品非常熟悉,你曾经提到此次展览有让你耳目一新的作品,这些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M.P.: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有两类。第一类是将温情与战争并置的作品,他将镜头对准被历史的洪流所裹挟的平民,即镜头未直接对准残酷的现实,而是体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氛围下人们的生活仍然继续的张力。第二类是关于摄影本身的再现方式的作品,卡隆在拍摄事件时,会同时转动镜头拍摄正在参与的摄影师群体,他对构造历史图像的群体也非常感兴趣。


街头一位画家无视可能的危险,以街头防暴警察为现场模特,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绘画速写,1968年5月 吉勒·卡隆© Fondation Gilles Caron



韩:你提到卡隆的重要作用是连接卡蒂埃- 布列松与当代摄影之间的桥梁,在不断对他的作品的重新挖掘中,他的身份从摄影师转向艺术家,请你具体谈谈他从新闻摄影到作者摄影(La photographie d'auteur)的转变与“摄影史的艺术转向”之间的关系?

M.P.:这个转变对应的是报道摄影师工作、组织方式的转变。此前,他们的工作形式主要是承接纸质媒体、画报向摄影师发出的订单邀约。1966年12月,卡隆加入伽玛图片社(Gamma)的创始团队,同时期也正是新闻图片社纷纷成立的时代。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方面,摄影师不再是纸媒的雇员,在争取作者地位的同时,也促成了司法建制和美学偏好方面的转变。选择报道图片的主动权由纸媒过渡为图片社,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报道摄影师逐渐获得更多的独立性,这促成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作者身份向艺术家身份的转变。卡隆对应的时代正是摄影报道产生危机之时,即他们不再向图片社提供照片,而是成为自己摄影报道内容的主宰者。







米歇尔·普瓦韦尔,先贤祠- 索邦大学(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系摄影史教授。

张慧,巴黎先贤祠- 索邦大学在读艺术史博士。


刚加入军队的柬埔寨青年,1970年4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越南战争-达喀图战役,美军直升机,1967年11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越南铁路,1967年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北爱尔兰冲突事件后的城市街头,1969年8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尼日利亚比夫拉,一个用自行车运送棺木的男子,1968年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五月风暴”期间巴黎街头,1968年5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五月风暴”期间巴黎塞纳河河畔,1968年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意大利传奇电影女星暨摄影师吉娜·劳洛勃丽吉达(Gina Lollobrigida,右)和卡罗尔·圣约翰(Carole St. John)在《苏丹人》(Les Sultans)片场,1966年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巴黎塞纳河边上德里尼浴场,1968年6月10日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香港地区民居与儿童,1967年10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报刊亭前的儿童,香港,1967年10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香港某公园一角,1967年10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站在山上俯瞰香港,1967年10月 吉勒·卡隆©Fondation Gilles Caron





来源丨选自《中国摄影家》杂志2024年第7期

原文标题《透视人性、生命与时代的摄影师——访<吉勒·卡隆:内心的冲突>作者米歇尔·普瓦韦尔》嘉宾/米歇尔·普瓦韦尔,翻译/张慧,采访/韩鹭





PRE-SALE

画册预售




吉勒·卡隆展览画册礼包限时预售

内含:展览画册+GO帆布袋+明信片2张

原价79元 
限时预售价49元
欢迎点击购买










正在展出:我要看见-吉勒·卡隆摄影回顾展 

2024.04.27 - 2024.10.30


成人票¥59,学生票¥39


点此抢购




往期展览回顾:








更多往期展览,请点击公众号底部栏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