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忻州故事.传秀容美名
02
五师散记(三):文学爱好起步于母校
刘二龙
我从五寨师范学校毕业已经快40年了,如今的母校光荣地完成了她历时八十多年的使命。母校的历史陈列馆筹建工作正在各界的热心捐资助建之中,不由人回想起我考上五寨师范学校入学前经历的一些事情和在母校接受中师教育以及毕业离校后的点点滴滴。
本篇记述我参加学校征文大赛获奖、开启了我对文学追求之路。
一、校园广播稿的诱惑
经过从前的一些曲曲折折的小事情的折腾之后,我起伏动荡的内心总算平静了许多,终于转入正常的学校生活了。
每天早晨出操,上早自习,早饭、午饭后上课,晚上有晚自习,一切都跟中小学生的作息那么规律。
三餐时间,学校广播室的校园新闻每隔2天更新一次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临时性的重要通知、简短的文学作品朗读与欣赏、轻音乐以及广为传唱的红歌、校园歌曲播放等。
起初,我最关心的还是每天播放的国内重大新闻摘要以及校园新闻,从那里,我了解到了校园里的新人新事和各年级、各班的重大活动。刚入学时的几天里,我对每一件各类校园新闻的内容感到非常新鲜。
从那里,我对五师精神有了粗浅的认识,感受到了母校精神文化风貌与她的内涵有别于普通的中小学。五师人有着崇尚真善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是母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我也更关注每一件新闻稿来自于哪个班的哪位同学,只要听到“××班×××报道”,我就充满了一种由衷的敬佩。于是,我也情不自禁地尝试开始为学校广播室写新闻稿。我们1983年入校的那个年级里,我可能是为学校广播室写新闻稿的较早的学生之一。
我记得自己为校园广播室投稿的第一件作品是《入学第一天的晚餐》,专门把入学那天因“户口迁移证”有误,导致吃晚饭遇到困难,又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帮助下吃上晚饭的事情和我内心的感受,写了一个“作文式”的稿子。校园广播播出后,本班同学有人悄悄探问哪个是“刘二龙”,同年级外班同学也有人向我班的本县老乡说:“你们班有个刘二龙,广播上又广播他的稿子了... ...”
此后,只要观察到有意义的新鲜事,我就为广播室写一件报道稿,或者感想之类的文稿。我每次听到广播里播出“67班刘二龙报道”,心里就会兴奋好一阵子。班里的不少同学也投来羡慕的目光,也因此赢得了班主任王老师的看重和同学们的认可。不久,班里成立了通讯组、板报组后,我就被任命为组长,于是,我在写作方面也增强了不少自信。
二、校园征文大赛
记不清楚是入学多久后,学校团委发起了一次面向全校学生的征文大赛,大赛的主题是“青春啊,该怎样度过”。
当班里的团支部宣传委员赵美芳同学带回这个消息后,就有个别同学鼓动我写一件参赛作品。其实,我一听到那个征文主题就感到非常陌生,也对自己能否写出称心的作品参赛心中无底,极不自信。我更不知道班里、年级里甚至全校深藏不露的水平更高的同学还有多少。好多天我对如何紧扣征文的主题来构思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心中无数,也没敢动笔。
直到有一天,校园广播里摘要播放张海迪的事迹,我好像有了如梦初醒的感觉。晚上熄灯后,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思考着征文活动的事情。
结合张海迪的事迹,在我的粗浅认知当中,恍惚中意识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灿烂光明。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不平凡的,青春的接力,亦是使命的接力。战争年代里,无数的热血青年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这就是青春的奉献;和平年代里,保家卫国的边境线上,越来越多的年轻战士披坚执锐、挥洒热血,这是青年人的骨气;教育振兴的前沿阵地,越来越多的年轻骨干冲锋在前、攻坚克难,这是青年园丁的志气;“四化”建设的道路上,更多的年轻群体自信自强、追风踏浪,这是青年人的底气 …… 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男儿当自强”“我为祖国洒青春、做贡献”的誓言,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广大青年一步一个踏实脚印谱写的赞歌。
中国之青年,亦是世界之青年,大国青年自应有大国气魄,扎根人民,奉献社会,当为民族谋兴旺,为国家图繁荣。青年有理想,国家才有希望;青年有担当,时代才能谱新章!
我们这一代人生于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吾辈青年须肩负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接受好中师教育,历练自己,在未来的讲台上奉献青春和热血,这样的青春才无悔。
想到这一切,我心中顿时似乎对征文作品的内容有了些许框架。
后来我在自己的参赛作品中,开头紧扣“青春”二字,简要抒写自己的一些感怀,作为引子。正文中,突发奇想地虚假构思了一位无志者,用画面叠加的形式展示他青春时代虚度光阴、花甲之年在现实与梦幻中饱受灵魂折磨的反复思考。用他的痛苦挣扎叩问自己的灵魂:此生为何来世,又做了些什么,德、行、业等功过怎样,幻觉中后人如何评说。继而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感情,用几个大段的文字概括性地述说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若干艰难困苦的经历和见闻,又结合自己如今“鱼跃龙门”为的是什么、将来该有怎样的人生思考,用几组画面幻想性地呈现自己未来在教学岗位上为山区教育奋斗的倩影,展示自己在日升月落、如歌的岁月里,坚韧、热烈、求索、在看、在听、在实践、在感受、在坚持的金色年华。
……
一篇自己也不知道内容是否杂乱、主题是否切合要求、文笔是否优美流畅的文章,就那样交了上去,心里想着就当是一次锻炼。
三、出乎意料的惊喜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本班或者本年级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个活动,反正感觉五寨师范学校人才济济,写作方面的高手肯定层出不穷。尤其是还有二、三年级的同学们,他们在校时间接受的各种磨练与提高,比我们初入学“乳臭未干”的雏儿、甚至是“丑小鸭”要强多少倍。我把征文作品交上去后,只等着结果揭晓后,满怀敬意地分享其它文学才子们获奖的快乐,准备用崇拜与敬仰的心理去欣赏别人的获奖作品。
在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在我们班的黑板报前抄录板报内容。我记不清楚是否是代我们这届66班语文的郝瑞经老师来到我面前,突然问:“你是不是67班的刘二龙?”我回答:“是。”郝老师接着问:“你交回一篇参加征文大赛的作品,内容有没有其它参考?你是怎么想到那样构思的?”于是,我把自己一直以来为参赛产生的一些困惑和后来猛然有所醒悟的构思过程,向郝老师作了汇报。郝老师听后说了句“写得不错,以后继续努力”就离开了。
我从郝老师的话语中,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参赛作品好像是入围获奖作品了。
后来,那次征文大赛结果揭晓,并用大红纸张贴公布了获奖名单。
大红纸榜单公布后,围观的同学们如赏花般地关注着榜单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个人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仰慕,人群中的赞叹声仿佛在传达着跳动的音符与欢笑,榜上有名的同学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灿烂。我从榜单上一行一行地找寻,好比即将发现宝藏时的激动。终于在三等奖的名单中非常惊喜地发现了自己和本班张彩霞同学的名字,一刹时嘴巴微张,目瞪口呆地盯着榜单上的名字,心里从惊讶到开心的转换瞬间就完成了,那阵子差点儿没跟范进中举后一般拍手大叫起来。
在那张榜单上,我们一年级新生仅有两个获奖的(不知是否记得准确),还竟然全部都在我们班。怎能不叫人惊喜!
生活有了惊喜,也就有了欢乐。而这欢乐,有时候只源于一个勇敢的尝试。
成长的过程里总会有些意外的悲伤和意外的惊喜跳跃在眼前,有时不经意间,惊喜会穿插于极为普通的生活中。有人说:倘若用细腻的触角去触摸源于生活中的馈赠,意外的收获也会让人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浪漫的情调亦会充斥着你的生活,令你的生活增添别样的情趣。
我从前的读书生涯中,历次作文课上的习作,虽然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讲评,但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征文大赛。这次是我读书以来第一次参加征文大赛并获奖,而且初次获奖还是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人才济济的五寨师范学校。本次获奖对我后来热衷于校园文学活动起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从此,为我在母校——五寨师范学校的求学生涯中的文学爱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直到现在,虽然收获平庸,但我还是不舍放弃对文学的追求!
三年的时间里,班级黑板报上出现我的“小豆腐块”不计其数;校园广播里隔三岔五地广播我写的报道稿或其它文章;《春草》上也出现了我的拙作。
生活总是在平淡中洋溢着幸福的细水长流。生活,一把汗,一杯蜜,一抹笑;一转身,一份感动,一份惊喜,一份相思,一份真情;深藏暗涌,千转百回,洒落了一地欢笑,牵动了大半生钟爱文学的执著情怀。
作者简介
来源:宁武作家
更多精彩请点击
忻州大剧院
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点击二维码购忻州大剧院演出票更优惠
v
投稿
邮 箱:512440714@qq.com
微 信:13935024662
编 辑:梁俊杰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