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忻州故事.传秀容美名
40年的坚守
——记中国记协“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荣誉证章获得者付彦云
郭民生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也有铁打的营盘,坚守的兵。
40年,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也许只是一段不算太短也并不长的历史。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经历了一世有余,伴随了职业的一生。
爱上播音
时间回到上世纪,1983年,一个刚满十八岁的毛头小青年来到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毛遂自荐要当播音员。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县广播站刚刚组建为广播电视局,全县唯一的媒体就是宁武人民广播电台,编播组只有一名女播音员。
在高中文科班学习的付彦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咬文嚼字”,把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背得滚瓜烂熟,就连某字在何页,问起来也丝毫不差。付彦云曾感慨地说,迷上“咬文嚼字”是源于小学时候的家庭扫盲运动:为了让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记牢每一个汉字,他手把手教母亲写字,按照普通话的标准,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母亲读音。直到现在94岁的老母亲还能熟读报纸、通看新闻。
正是这么朴拙的行为,却让付彦云痴迷一生。在那个广播盛行的年代,他经常收听中央、省市县广播电台的新闻,有意识地训练普通话,对着镜子校对口型。在文科班里常常被语文老师当堂叫起,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高中毕业的时候,已在学校小有名气。凭借着刻苦训练,硬生生把一张啃山药蛋的嘴华丽转身为一副金嗓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从1983年当上播音员,在新闻战线一干就是40年。1983年至1994年在宁武人民广播电台,播音12年;1995年从宁武有线电视台开播,到2015年又主持播音20年。经年累月的口腔运动,付彦云脸部两颊颧肌发达,面如满月。以后虽然因年龄关系惜别播音岗位,但全县的大型文体活动上仍然活跃着他的身影。即使在担任广播电台编播组组长、有线电视台台长和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的领导岗位上,他仍然执著于主持播音事业,不遗余力传帮带,倾心倾力育新人。
1990年付彦云被评为国家二级播音员,在忻州地区崭露头角;1996年由他采编播的电视专题作品《汾河源头——汾源》在全省有线电视节目评选中荣获三等奖;1998年进京参加全国“中华魂”读书演讲活动,并荣获三等奖;2000年在第一个中国记者节上获得忻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5年由他策划、撰稿、主持的《中国梦.宁武人》大型人物电视专题栏目100集,唱响忻州市,由他担任总撰稿、以此为蓝本的《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于2020年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汾源大地上传诵永久的红色教材。
痴迷读书
40年的坚守不渝,40年的痴心不改,源于40年的不断沉淀的底气,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的声音浑厚有力、张驰有度,富有磁性”
“他的主持稳重大方、自然流畅,风趣幽默”
“他的语言泥土芬芳、行云流水、美轮美奂”
当地的人们都习惯把付彦云当作宁武的“赵忠祥”。业内的同行尊敬他为“付老师”。而单位的同事都惊叹和钦佩付老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精神。
付彦云的办公室有两多。一是书籍多。文件柜里、书架和办公桌上,整齐地排列着政治、文化、历史等各类书籍,光是《康熙字典》、《辞海》、《辞源》、《说文解字》、《集韵》、《广韵》、《汉语大字典》、《中华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就占了半壁江山。二是纸张多。付彦云不但读书,更多的是抄书;他把废旧的台历、挂历、打印纸收集起来,然后一边看书,一边抄书,他信奉“好记性不如一支烂笔头”。日积月累,一张张废纸挂满墨迹,成摞成摞堆在办公室的角落里,定期清理,而变废为宝的墨香却沉淀在他的胸膛,升华为他的才华!
有人看书可能是心血来潮,有人学习可能是形势所迫,但付彦云的读书学习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看书学习已经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人生态度。
2025年付彦云即将步入退休行列,有人调侃:快退休了,还这么用功看书,有什么用?他却微微一笑:我收藏了这么多书籍,退休后才有时间慢慢品味。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中,工作之余的付彦云却能心平气静读书学习,真正诠释了那句“活到老,学到老,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操守。
文光散发
40年的职业从一而终。这种对职业的忠贞不渝,对文学的矢志追求,让付彦云在宁武文坛上继续着甘为人梯的事业,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
除了在新闻宣传上的建树,近几年,付彦云参加了大量地方史志的编撰工作,撰写了许多大型地方历史文化书籍的前言、后记。他还兼职宁武作协副主席、《宁武文史》副主编、《汾源》杂志编委,并跻身“遗山诗社”会员之列。诗词歌赋、游记散文常见于省市县报刊杂志,累计已达300多篇,十多万字。今年继《宁武毛健茶赋》在《忻州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后,《我与忻州日报的情谊》、《宁武侯家大院》、《唱给汾源的情歌》、《羞答答的宁化 脆格生生的笑》引发了人们对宁武人文历史、自然山水的极大好奇,尤其是《西游记外传——跟着悟空游芦芽山》先后在《忻州晚报》头版、《忻州日报》线上线下连载,引起了热烈反响,助推了宁武旅游国庆小高潮,开辟了宁武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2024年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这位即届花甲之年的老记者,回首亲身经历过的40余年记者生涯,充满自豪;展望新媒体时代融向未来的记者之路,他拿起手中从未停歇的笔,深情地写下了一首五绝《记者节赞记者》,表达桑榆向晚、夕阳正红的澎湃之情:为民鼓与呼,握笔写春秋。不畏辛与苦,甘当孺子牛!(郭民生)
来源:宁武你好
忻州大剧院
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点击二维码购忻州大剧院演出票更优惠
v
投稿
邮 箱:512440714@qq.com
微 信:13935024662
编 辑:梁俊杰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