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海事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服务中心工作,坚持贴近基层一线,积极探索新装备应用,持续丰富无人机应用场景,从安全宣传、航海保障、应急救援、巡航监视等方面加快推动无人机应用与海事业务的有机融合,持续增强一线执法力量,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
采用“无人机”空中巡查与传统海巡船艇巡航相结合的方式,对泉州湾跨海大桥附近水域进行联动巡查。泉州海事局 苏德辉 摄
截至目前,福建海事局无人机累计飞行约2700架次,飞行里程达1.24万公里。
推进融合应用
无人机随船融合应用
轻型无人机。小型海巡船艇年度巡航里程占海巡船艇总巡航里程80%,是基层一线主要使用船型和现场执法重要装备力量。但小型船艇甲板空间狭小,无人机无法起降,制约了无人机随船使用。
图为莆田海事局执法人员试验轻型无人机在小型海巡船艇密目网布上进行起降。莆田海事局 林帏 摄
经过长时间探索研究及测试,福建海事局通过在船艇首甲板布设密目网布,利用密目网的柔性特点有效解决了无人机降落侧翻问题,可实现在5-6级风天气、涌浪等环境下,轻型无人机在小型海巡船艇上起降及巡航执法应用。
固定翼无人机。通过对近四年险情分析,77%的险情发生在近岸12海里范围内。提升近岸应急相应搜救能力建设,是福建海事部门持之以恒的工作。借助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可以实现远距离巡航,并在海岸港口、海上甲板精准起降,切实增加搜救指挥调度的科学性。
在马尾、连江、平潭......,飞手们在不同场地环境开展多种型号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随船应用测试,开展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随船应用。某品牌小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航速10节、风速4-5级、小浪,实现在60米级海巡船艇实现安全起降,飞控及图传距离超过15海里,信号稳定,图传清晰。
无人机与岸基协同使用
通过岸基掌握辖区在水域动态,及时对水域安全风险属性做出判断,利用无人机开展快速精准核查,综合指挥室进行处置和消除,能够提升事前防控能力。在宁德,“宁海飞鹰”无人机执法组利用无人机现场传输画面完成对定点水域通航秩序、船舶航行作业等情况的空中巡查,让“空中之眼”成为海事处综合指挥室“移动CCTV”,更好地辅助对辖区现场情况的掌控力和感知度。
开发无人机多弹式抛投救生浮具,为水上紧急人命救助增添利器。多弹式抛投救生浮具基于无人机飞行应用和水上抛投救援特点,解决无人机悬挂救生圈飞行摇晃、速度慢、施救效率低等问题,保证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和速度,且可实现一次抛投多个浮具,浮具填充速度快,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饱和式抛投,提升落水者存活率,为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为船上伤员远程运送医药用品,保护船员身心健康。利用无人机,快速响应,为“恒丰油*”轮不慎跌倒受伤的船员,运送所需药品。
勘定养殖边界是否侵占锚地航道,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运用无人机完成辖区水域养殖设施边界测定,并绘制养殖设施分布图,综合比对养殖设施是否侵占锚地航道现象。
劝离危险岛礁游客。无人机执行巡航圣杯屿及沙洲岛一带海域时,发现2名游客爬到岛礁上逗留,当时正处于涨潮期,海浪拍打礁石,礁石湿滑,非常危险。无人机飞抵危险岛礁上空,开启无人机喊话,成功劝离游客离开危险岛礁,同时海事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其进行了安全教育。
开展水工作业巡查。利用无人机高空俯视视野广等特点,加强施工水域巡查力度,定期巡查施工船舶船员配备、安全措施和防污染措施的落实情况,形成无人机与海巡艇联动开展施工船舶安全监管模式,推进涉水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高效开展。
对金门供水管线水域实施空中巡查。2024年以来福建海事局,出动无人机70架次,对金门供水管线附近水域加强巡查,发现并处置管道水域异常27次,清除非法养殖网具24张。
对两岸直航航线开展巡航及船舶护航。利用无人机常态化巡航,实时查看前方航道、航标情况,确保通航秩序,同时将无人机现场画面实时传输至综合指挥室,供综合指挥室分析研判及应急处置。
目前,无人机已经成为福建海事局立体巡航监管的重要力量。下一步,福建海事局将继续深化无人机应用工作,加强无人机飞手队伍建设,推进“无人机+”装备融合应用,不断拓宽无人机应用场景,持续提升无人机应用效能,为海事监管服务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支撑保障。
来源:福建海事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