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注销公司?逃不掉法律的“紧箍咒”!

政务   2024-12-23 17:18   江西  



员工因工受伤

股东注销公司逃避债务

赔偿责任谁来担?




基本案情

李某注册成立了A公司,系该公司的唯一股东,并担任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22年,A公司对外招聘普通工人,王某得知后,便前往应聘,双方口头商定劳务报酬为130元/天,加班每小时5元,不上班就没有工资;王某同意招聘条件后在A公司从事板材钻孔、转运板材等工作,同年7月15日,王某在A公司卸运汽车上的板材时,被汽车上掉落的板材砸伤左脚,被送往医院治疗。

王某治愈出院后,便向A公司申请工伤认定,A公司监事张某在申请表上确认后,还未到相关部门提交材料,李某便将其登记注册的A公司予以注销,企图达到逃避责任的目的。王某遂将A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和监事张某诉至法院。

案件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在A公司卸运汽车上的板材时,被掉落的板材砸伤左足,造成损害,A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A公司系李某一人独资投资开办的企业,李某虽将A公司予以了注销,但其注销前未对公司存续期间应承担的对王某的债务进行清算,因此,法院依法判决李某对王某因工受伤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款2万余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八条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官说法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应当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对于为逃避法律责任恶意注销公司的行为,法律有着明确的制裁措施:在注销公司前,必须履行清算义务,确保公司的债务得到妥善处理;如果股东恶意逃避债务,不仅会被追究民事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范清桦

编辑:政治部

审核:汤   敏












安源法院
定期向用户推送法院动态、案件时讯等信息,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