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促发展
携手同行谱华章
——2024年苏州市高一地理教学研讨暨地学会学术年会在苏大附中举行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10月22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了2024年苏州市高一地理教学研讨暨地学会学术年会在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举行。苏州市科协秘书长陈嵘、苏州市教科院党委书记丁杰、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苏州地学会理事长雷秋生、苏州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嵇瑾以及全市高一地理教师代表、学校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上午专家专题报告与下午课堂教学展示两部分。
苏州地学会理事长雷秋生提到,地学会将继续为优秀教师提供公开课和野外实践的机会,帮助中学教师们将丰富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苏州市地理教学的开展。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指出,苏州工业园区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地理学科也逐渐成为优势学科,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我们一线教师要借助地理课堂,积极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增加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苏州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丁杰强调,做好传承与发展的文章,让科学教育成为苏州的城市现代化的新领域。丁院长希望我市广大的地理老师都能够积极研究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推进我们苏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立教育新常态,促进育人方式整体的变革。
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陈嵘列席会议,他对我市在学生地理素养培育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并对科普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和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侯爱敏教授,分别为师生带来《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和《阳澄湖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两个精彩的讲座。
杨桂山校长以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保护与发展为核心,围绕区域面临问题及应对策略等多个维度,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杨校长分享到,我们要加快形成开发集中集约与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实行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和跨界断面清洁水体交接制度、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和绿色生态保障工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杨校长高屋建瓴的讲座,让师生们对课本上介绍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侯爱敏教授带着师生们走进地标产品——阳澄湖大闸蟹背后的故事。侯教授将阳澄湖的区位优势、发展所带来的困扰、乡村振兴规划的思路娓娓道来,由浅入深,综合分析了乡村振兴的苏州模式。“蟹肥田美的富裕湖区、文化铸魂的艺术湖区、诗意栖居的绿色湖区”的现实案例,就是课本上“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写照,拓宽了师生视野,增进了师生对书本知识的现实了解。
同课异构展风采,精研细磨促提升
下午,来自苏州各高中优秀的地理教师呈现了精彩的教学展示课,六位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个人教学风格,采用不同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呈现出异彩纷呈、异曲同工的高效课堂,受到听课教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张家港高级中学的闻逸芸老师和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周丹老师,带来了《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问题研究课。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丁锐老师《海水性质》一课,形式新颖,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展开讨论,并借助海水实验,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与兴趣。
吴江中学徐基晟老师通过自身旅游过程中带回的渤海一瓶海水,开启了《海水的盐度》学习旅程。徐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流畅,教学目的准确、科学性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贡献了一样堂精彩的示范课。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尹志懿老师以西山喀斯特地貌的研究贯穿始终,用学生身边的景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孙艳红老师以“Fast天眼”导入,内容丰富而系统,讲解仔细而深刻,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自然这一自然现象的原理。
苏州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嵇瑾老师对六节公开课进行了肯定评价,上课老师都能以身边真实的地理现象作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活动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同时嵇老师也对与会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问题设计和生成性评价。
嵇瑾老师带来了题为《指向地理实践力的作业创新设计》的精彩报告。
嵇老师以各区域组织的地理实践性作业为示范,带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从单一的应试训练走向多元的学科素养习得,建构“教一学一评”统整的一体化作业,形成兼具创造性、实践性、人本性、整体性的大作业观,也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让人工智能对学生作业进行设计、组织、反馈。同时突出实验类作业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养成的特殊作用,在设计实验类作业时,注意要素的关联,完善问题机制,随着实验的推进同步改进措施,注重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探究性素养的培养。
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展示交流、互相学习搭建了有效平台,教师们将带着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深耕课堂,教以潜心,研以致远,且思且行,一路成长。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苏大附中持续依托地缘优势,在与高校和学科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上加大频度、拓展广度、挖掘深度,推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撰稿: | 王俊辰 | |
后期: | 孙悍夫 | |
一审一校: 二审二校: 三审三校: | 肖仁荣 樊晓宇 王加福 |
长按二维码关注苏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