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现金流
所谓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简称FCF)是指企业在满足再投资需求后剩余的现金流量,可用于向股东进行分配或用于其他投资活动。
喵会计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提到过DCF,《喵会计带你做中海油估值模型》、《中海油估值计算,大V都在扯淡!看喵会计的就行了!》。DCF其实就是将FCF进行折现,计算成PV (Present Value)。在财务分析教科书中,DCF是最标准、最常用、也是相对最公允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了。
喵会计批驳了各种野路子的中海油估值方法,唯一推崇的也就是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DCF),这话也不是喵会计一个人说的,就连投资界奉若神明的巴老爷子,也是这么说的。
中国特色
什么事物跑到中国,总要加一个中国特色。那DCF跑到中国,加了什么中国特色呢?我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360为什么要在美国退市?退市时的市值是多少?在2018年2月成功借壳回归A股,上市初期市值最高达到多少人民币?(60亿美元变成了4400亿人民币)
药明康德在美国退市退市时的市值是多少?一拆三之后,仅在A股上市的药明康德上市初期市值最高达到多少人民币?(32亿美元变成了5000亿人民币)
钱留在体内真是为了“扩大再生产”?
净利润和股息之间的差异在于上市公司不把净利润分完,剩下部分到底拿去干嘛了?我在《伯克希尔从不分红,所以不分红、少分红的是好公司?》写了投资者该如何鉴别上市公司不肯分红,把钱留在体内,是否真的是为了“扩大再生产”?
我拉了24年中石油的数据《中石油,超长周期股价油价关系分析,布油70+时买入会不会被套?》,终于弄明白这么多年剩下的55%净利润,用来了买买买(用于CAPEX也会减少自由现金流),但是这些增量的资产并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增量的收益。【喵会计语录:皇帝家的鸡蛋10两一个,皇帝家买鸡蛋不能停】
我又写了《银行股,不要谈什么PB!》,银行股每年只分30%净利润,净资产越来越大,PB越来越低的游戏到底是怎么玩的。银行剩下那70%倒是没有到处买买买,而是趴在了账上(并未减少自由现金流),用于备抵未Identify出来的不良。虽然看上去生息资产增加了,但是事实上也未给上市公司带来增量的收益。
卸妆之后
其实卸妆之后:就是给买买买的资产打个减值准备,相应的把净利润调低50%或55%;把Identify不良的标准提高一些,多做一些不良出来,相应的把净利润调低70%。
这些上市公司调整之后的净利润和派息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股利支付率就是100%左右。自由现金流需要加上一块当年的折旧费用,但是要扣除一块真实的、能带来效益的CAPEX支出,理想状态下,收支相抵吧。
于是乎,当大家认认真真的做财务报表,不藏着捏着的话,会出现以下等式:
净利润=股息=自由现金流
大央企里人才济济,45%和30%会凭空拍脑袋做决定的吗,肯定是经过精心计算过的,所以真实利润或者说真正可供分配的利润到底有多少,还需要明说吗?因为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都可能被修饰,三个数据里唯有股息是真金白银的,不会造假。
中国特色的DCF
综上,喵会计认为,中国特色的DCF,不是拿自由现金流进行折现,而应该拿股息进行折现。
正如喵会计昨天写的:你花8块钱买中石油,未来每年分你4毛钱,这笔生意你干不干?
别跟我扯:“今年赚8毛,只分给你4毛,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明年给你分6毛,后年给你分8毛!”都拉了24年的数据了,每年只分45%,也没增加未来年度的净利润和股息。
2007年,花48块买的教训还不够吗?那些骗你高位接盘的老骗子的话术,都用了20多年了,直到今天还有人信,可笑至极!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纯属公益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个人投资行为的所有收益和风险都归属投资者本人。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