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读懂的《道德经》

文化   文化   2024-04-29 18:39   广东  

文/熊大


道家的开山之作《道德经》,大家都听过,很多人也看过。

但我们很多时候看的道德经,是通版的《道德经》,这个版本其实被后人改得面目全非了,很多地方完全曲解了作者老子的原意。

在老子看来,宇宙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无论我们认为的好和坏,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所谓的好是可以变成坏的,所谓的坏也可以变成好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人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为人处世,才能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中安身立命,才能避免遭受规律的惩罚,闹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显然,老子的三观是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因为一切都是围绕“道”围绕规律来展开,任何带有立场的倾向性解读都是有失偏颇甚至南辕北辙的。

今天跟大家再解读一次《道德经》被修改的地方,到底被改成什么样子。

通版《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帛书版《道德经》: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两个版本,几个字的改动,意思却是大相径庭。

很多版本在翻译“上善若水”的时候,都是把这个“善”翻译成与“恶”对立的“善良”或者“高尚”这样的意思,然后把“上”翻译成“上等”、“最”、“完美”这样的意思。

按照这样的逻辑,“上善”就可以意译为“最高尚的品德”或者“完美的道德”类似这样的意思。

所以我们看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们翻译为“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会像水一样,虽然泽被万物但是不会争名夺利”,这话听起来就是在鼓励你一味付出而不求回报。

汉武帝开始,中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儒生垄断了话语权,类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样的句式,自然是儒家所为,因为儒家一直是在“劝善”,所以把老子说的“善”当成“善良”去解读也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站在尊重原著的角度去看,自然是要正本清源。

试问一下,水会“利万物”,水就不会“毁万物”?若以儒家的方式解读,那水到底是“善还是不善”?你总不能一味强调“水是善的”却忽略了“水的不善”吧?

自古以来,洪水灾害就是中国先人面临的一大生存难题,黄河两岸每年雨季洪水泛滥,一直在威胁百姓的生存。我们的文化传统里面,也有“大禹治水”这样的神话故事。

事实也是这样,在先秦时期,也就是老子生活的年代,治理河水以求降低洪水灾害对人民百姓的负面影响,是国家长期面临的问题。

所以,改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样的句式,明显就是带有主观色彩和意识形态的。事实上水才懒得理会人类如何,也从来不会有偏向性地照顾人类,该发洪水还是会发洪水。就比如广东最近的极端天气,洪水灾难肆虐,这叫“水善”吗?

后世儒生这样改动老子原文的内容,是有政治目的的,因为劝善让大家别争,让大家保持良善,这个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培养出一堆唯唯诺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社会也能尽量保持和和气气,这样更有利于统治。

并非“善良”不好,而且我认为劝善是或者保持良善,是人类文明得以持续走下去的重要因素,也是减少社会戾气非常重要的文化理念和润滑剂。

但是,保持良善自然好,但人家明明不是在劝善,非得把老子说成是在劝善,这就很不尊重人家了,干嘛要以一己之私去改动道家的书籍呢?

道家的精神,从来只讲“道”,即便你为人处世也要尊重道,也就是尊重规律去做事做人,这样才能真正安身立命。

在道家的眼里,在老子的眼里,水怎么可能是“善良”这样的词语可以形容的呢?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只是看你怎么用水而已。

没有什么东西天生就是好或者坏的,好中也有坏,如果不坚持好的,那么坏的苗头也会星火燎原让事物走向坏的一面,这是道家所讲的规律。

而且老子认为天道无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水是“几于道”的状态,怎么可能就一味地大公无私对万物付出而不讲回报呢。

再说了你回不回报,你对我态度如何,也不影响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而已,这是水的态度,再说了我还时不时发一场洪水淹没田园庄稼,到时你们对我的态度又不是又得变了。

所以,把老子的话解读成劝善,这一切都是儒家在自作多情。

但我们看帛书版写的是“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这话讲出来就很像老子的话了。

首先是“上善治水”,这个“治”,本意就是“治水”的意思,那如何理解“治”就是“治水”的意思呢?

“治”这个字,是三点水,加一个“台”字,但这个“台”字,我们现在读成“tai”,但古音是读成“yi”,属“以”部。所以“治”这个字的结构,其实就是“水”的旁边加“以”。

因此,所谓“治”就是“以水”,本义就是根据水的流动规律因势利导,该疏通的地方疏通,该分流的地方分流,该堵截的地方堵截,使得水能够成为真正为人类所用的水,而不是摧毁田园房舍的洪水。这就是“治”的本义和内涵。

我上次专门解释过“善”这个字的本义,“善”就是“道”或者“合乎道的做法”,那么“上善”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如果把“上”理解为“最”、“完美”、“最高等级”等意思的话也是有逻辑问题的,因为“道”本身就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它本身就代表着自然法则,既然是自然法则,自然是最高等级的,所以不存在最高法则的前面又加一个表达差不多意思的状态副词“上”,也就是说,“上”不能翻译为“最”的意思。

如果结合老子这句话的意思,“上”应该是一个动词,是“达到”、“实现”这样的意思。

完整理解的话,“上善治水”中的“上善”是目标,“治水”是实现“上善”的方式、手段。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到道的状态,就要跟治水一样,在尊重水的流动规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去疏通疏导,而不是一味地对水进行控制甚至是压制。

联想到《道德经》本来就是写给君王看的,老子表面是在讲治水,实则是在警告君王管理国家的时候,应该因势利导而不是强制性地压制百姓,该疏通疏导民愿民情的时候就得疏通,就像利用水的属性来制定治水方略一个道理,否则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要是像后世儒生那样改成“上善若水”,那听起来更像是在读心灵鸡汤,而“上善治水”则是老子在谈一种非常牛的方法论甚至是帝王术。一字之差,两种境界。

我接着解释“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首先是断句,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水善,其实省略了一个字“之”,也就是“水之善”,水之所以合乎道,是因为水如何如何,所以“几于道”,近乎于道,接近道的状态的意思。

这个如何如何,就是两种状态:利万物而有静和居众之所恶,两者是并列关系,是用来补充解释“水善”这个主语的。

其中“居众之所恶”是老子为了强调水很得道用了倒装句,正常的句式应该是“众之所恶(而)居”,简化一下就是“众恶而居”,这个“居”对应的是前面的“静”,表达的都是一种宠辱不惊的状态。

“利万物而有静”,就是水虽然使万物获利但依然保持安静的状态;“居众之所恶”就是虽然被众生所厌恶但还是安然自在。前后两者,是两种对立的状态。

所以连起来解读,就是水之所以合乎道,是因为水虽然使得万物获利但始终保持安静的状态,没有期待万物回报自己,同时就算被众生厌恶也能够安然自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因为这样所以水才近乎道的状态。

毕竟喜爱和厌恶都是一种主观立场的东西,人性获利的时候就会开心,受损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憎恨的情绪,但水能够因为众生的爱和恨然后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吗,显然不会。

只有这样解释,才符合道家的精神,才跟老子讲的“天地无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完全一致。

要是按照现在通版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那就面目全非了。

很多书现在都是乱写的,断句都断错了,断成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个“善”就变成了“擅长”这样的意思,变成了动词。然后后面被改成了“众人”也是乱扯的,因为前面是“万物”,对应的就不应该是“众人”,而是“众生”,改动原话的人很自以为是,也很不知天高地厚。

用“居”这个字自然比用“处”更能体现水的得道之处,“居”有“安居”的意思,衍生义是“安然”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处”只是单纯的一种动作行为,并没有凸显“安然”的状态,这样也跟前面的“有静”不符合。

所以,如果要是按儒家那样改动,儒家在让你当一个伪善的人,因为你付出之后你肯定想寻求回报,你没那个境界,你永远在期待外界对你态度不一样一些。

但要是你读的是“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你做什么事根本不会对外界有什么期待,因为你只是做了你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别人对你态度不一样才去做,哪怕别人真的对你态度不一样了,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沾沾自喜或者认为你对别人很重要。

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讲古文,讲得乱七八糟,完全曲解了古人的本意。一是古文功底不行,二是以今音读古文,这样也会存在问题。

要读懂古人的意思,中文功底首先要过关,这是最基础的。比如我日常读的命理古籍,就需要这样的功底。举个例子,《淮南子·天文训》云:堪舆行雄以知雌。什么叫“行雄以知雌”?

雄和雌是对应关系,淮南王刘安及他的门客想告诉我们,堪舆这件事讲究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堪舆无外乎远近、高低、动静等等这样的辩证关系,你要知道什么是近,就应该站在远处,你要知道什么叫低,就应该站得更高,你要知道什么叫静,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动。

当然,我讲的这些东西,无论是《道德经》的本义,还是类似地理风水这些东西,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没机会用到。不是这些东西不好,而是好的东西绝大部分人不配拥有,要么是智力,要么是政治,要么是其他,总有一些因素限制你去获取这个世界的真相。


因为在某些人眼里,绝大部分人不配拥有真相,所以儒家改动老子的原作完全可以理解。

要读懂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难,特别是在当下这样的教育环境下。真的需要兢兢业业,努力踏实去研究,我也需要努力,付出毕生心血去完成这件事。

今天我叔过来看我,走的时候我一路陪他去停车场,他一路跟我讲了很多,总结起来无外乎三句话:不要有分别心,不要随意下定论,保持情绪稳定。

如果深谙《道德经》的精髓,自然可以做到这三句话,我也把我叔送给我的话,送给大家。

作者简介:熊大,毕业于中山大学,前经济记者,目前为职业投资人,保险、命理分析业务咨询添加助理微信:13226629207。每次读完文章,请给我点赞、点在看。将这个公众号“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阅读每天的文章。


金融路人甲
复盘预测股市/分析经济走势/洞察财富逻辑/透视人性规律/读懂人生哲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