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群星闪耀时,因为有他们,大唐与长安才真的了不起

文摘   电影   2024-10-14 18:00   北京  

之前在一些朋友的推荐下,看完了电影《长安三万里》,168分钟,将近3个小时,这应该算是中国电影史上时长最长的动画电影了。看完后就一个感受——震撼,这种震撼并不是因为精良的画面、考究的细节、复原的唐代风貌而带来的,是因为出场的人物。

整部电影虽然是以高适和李白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的,但是还涉及到了众多著名的唐代诗人,比如杜甫、王维、王昌龄、孟浩然、贺知章、岑参等等。没错,咱们小时候都背过他们的诗。除了诗人外,还有哥舒翰、郭子仪、严武这样的名将,著名书法家张旭、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画圣”吴道子也悉数登场。简直就是一部大唐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些人物的陆续出现给了我看这部电影时最大的惊喜,一直以来在书上看到的名字和唐诗,此时以视觉化的形式在同一部动画里来呈现,仿佛活了过来。有些人物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当你看到这个人时,就立马联想到了他的一生。我虽然没像有的人看得时候那样看哭了,但是内心也是百感交集。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让大唐与长安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理想国与白月光。人们在今天还在怀念唐朝、长安,不仅仅是因为盛唐的强大、长安的繁荣、文治武功这些硬实力层面的东西(这些东西今天你已经见不到了),更是因为当时这些横空出世的杰出人物。他们昭示着大唐的开放与包容,自由与活力。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处于不同的境遇,都能从这些人身上、从他们的诗中找到呼应,心有戚戚焉。

除了高适和李白外,因为其他人不是主角嘛,出场时间也没多少,《长安三万里》对他们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没那么丰满,但是仍然有一个配角让我印象深刻,这就是杜甫。

一说到杜甫和他的诗,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一定是沉郁顿挫、悲天悯人的形象,说白了就是让你感到压抑,中学语文课本上那个杜甫的图特别形象。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所刻画的杜甫,少年时调皮可爱,青年时意气风发,与我们平时了解到的杜甫形象差别很大。

不过,这确实是很合理的形象塑造。我们平时了解到的杜甫的形象,那都是他晚年的形象,他之前可不是这样的,你看他之前的人生经历和他写的诗就知道。他是经历过无数的人生挫折、经过唐朝由盛转衰的这种时代剧变后,这些巨大的冲击才把杜甫变成了晚年的那种形象。

因此,电影里所展现的少年、青年时期的杜甫,充分考虑到了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是一个有血有肉、非脸谱化的塑造。尤其是当我看到荧幕中的少年杜甫、青年杜甫,联想到他日后的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真的是感到无限唏嘘,有些心疼。

《长安三万里》是以高适和李白为主角的,当然,如果非要说谁是第一主角,那就是高适了,因为整部电影是以他的视角、他的回忆来呈现的,李白也是从高适的口中作为回忆出现的。

高适和李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有着不同的家世、性格、人生出路,似乎在暗示着现实生活中两种不同的人生。李白是谪仙人,高适是世间人。

李白出身于商人家庭,家境富裕,为人自由洒脱、狂放不羁、才华横溢,是一个天才型人物。他以赤诚之心待人,以天真之心处事,仿佛人世间的一切规矩都束缚不住他,他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化身,用电影中高适回忆他第一次见李白的时候的话来说: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物。

电影中为了凸显李白的这种性格特点,安排了好几个桥段。比如在江夏的时候,也就是今天的武汉市,李白想让官员李邕向朝廷举荐自己,于是让高适和他一起去,高适的反应是什么呢?高适说:我跟他不认识,祖上也没啥情谊。李白哈哈哈大笑说:以我李白的才华抵得上一万个相识一亿年的情谊。然后自己就去了。

从这里可以能看出二人的不同了,高适是现实派,他更了解整个社会的真实运行规则,而李白是天真的,他觉得只要有才华,别人就肯定能赏识自己,就一定能实现抱负。

还有在扬州的时候,李白带着高适和一帮人,去别人家里抢走了正在跳舞的舞姬,跟舞姬说:那户人家是无趣之人,为无趣之人跳舞,无趣之极,我这样做是把你解救出来。后来人家派人来追,双方你争我抢,最后舞姬被人夺回去了。舞姬为了安抚李白,主动在船上给李白跳舞,李白很高兴,一掷千金,把身上的钱财和玉戒指都给了这个舞姬。

这些事情,很符合李白狂放不羁的形象,但却是高适不可能会去做的。高适是什么人?他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是芸芸众生中属于绝大多数人中的一员。他祖上虽然荣耀过,但是到高适这里早已家道中落,自幼便穷困潦倒。他天资平庸,为人处事循规蹈矩。他为人木讷、不善言谈,电影中为了凸显这一点,还做了改编,一开始把他设定为了口吃。

我觉得,这也是片方以他作为电影第一主角的考虑。高适更接近普通人的视角,因此更容易被共情。李白太特殊了,我们一般人很难代入他的视角,去理解他的思想行为,或者即使能理解,也只能仰视他、佩服他,但是高适,你是可以平视他的。

这两个人年轻时都想干一番大事业,用电影中李白对高适的话来说就是: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们经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两个人也没有例外,“年少之时,未尝知世事如此艰难”。怀才不遇这四个字几乎贯穿了整部电影,不仅仅是在高适和李白的身上能看到,在其他一些人身上也是。

其他人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的裴十二,她是大将军裴旻的孩子,剑术高超,尽得裴将军真传。当然这个人物是虚构的,是以唐代著名舞剑艺术家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为原型的。

电影中还有一场高适和裴十二的打戏,高适输了。可是又怎么样呢?裴十二也只能寄情于这风花雪月之中,壮志难酬。为什么?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在别人那里,也许实现理想只是困难,而她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她这一辈子都没实现理想的机会了。

李白,因为是商人之子,没办法参加科举,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比如通过“行卷”、写“干谒诗”,向达官显贵推销自己。不仅夸自己,也要拍对方的马屁,把对方夸得跟花一样,让他们向朝廷举荐自己,以步入仕途、实现抱负。

历史上的李白写了很多这样的“干谒诗”,不仅李白写过,杜甫、高适、王维等很多诗人都写过。李白也是因为这种途径,被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举荐,成为了翰林供奉。

李白还曾经两次入赘豪门,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以此结交权贵、提升身份地位,从而便于自己步入仕途。甚至在安史之乱后,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建功立业,他接受了唐玄宗之子永王的邀请,成为其幕僚,并且写诗称赞永王。

可惜他站错了队,后来,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也受到了牵连,先是被判死刑,后来改为流放。这些情节,电影中也都有所说明、体现。

这个形象与很多人认知中的李白的形象是不同的,以至于有些人认为电影是在黑李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得我不得开心颜”、“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这种诗句的人,能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狂放不羁的诗仙,怎么会是一个官迷呢?怎么会是一个为了当官而不断向世俗妥协的人呢?

其实,电影中表现的李白才是真实的李白,这些事情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发生的,没有黑他。我们看一个人,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性的复杂性,它不会是单一的,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平常很多人了解的李白其实是不断神化、不断加滤镜的李白。

而且,想做官、爱做官,在当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社会无数文人的理想追求,他们胸怀天下,希望能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希望能建功立业,功在当代,名垂千古。而在盛唐时期,诗人们对功名的热衷也达到了新的高峰,他们积极入仕,这是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念。不单单李白这样,杜甫、高适、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均是如此。

李白的仕途之路走得艰难,而高适的仕途也非常不顺。他没有李白的才华与年少成名,祖上积累的功勋因为此时的家道中落,也帮不了他。在电影中,他到了长安后,经常吃闭门羹。后来去玉真公主府上表演枪舞,希望得到举荐,但是玉真公主只说了句:有些吓人。

之后去北方投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希望走祖上在边疆建功立业的老路,但是也不被赏识。后来参加科举,也没有考中。

高适蹉跎半生,几乎一事无成,直到47岁,才得到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不久之后辞职不干了。到了50岁,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府中做了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官职一路高升,最后成为了淮南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这样的封疆大吏,后来还被封为渤海县侯,成为唐代诗人里功业最大的一位。

李白和高适两个人为了理想奋斗了一辈子,暗合了电影名《长安三万里》。根据片方的官方解释:“长安”象征的是理想,而“三万里”则是追寻理想的旅途。片中,李白与高适两位主角都在为理想上下求索,都想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他们的旅途截然不同,更为“浪漫主义”的李白挣扎于出世与入世之间,而更为“现实主义”的高适半生艰难,最终大器晚成。

不过,这似乎很难完全说是高适的现实主义的胜利,因为如果不是安史之乱这一突然性偶然性的事件,高适这一辈子估计也就只能在哥舒翰手底下做个小官了。

通过李白和高适的求官之路,也能看出来,哪怕是唐朝这种相对来说风气更为开放、社会更加包容的时代,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做到人尽其才。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也会遇到各自的困境、遇到或明或暗的阻碍。

唐朝的时候,科举制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其录取人数、参与阶层、官员的日后仕途发展等,远不如后来的宋朝等王朝更为完善;门阀士族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的影响虽然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严重,但是仍然拥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个人的家世如何,对自己日后的发展仍然起着较大的作用;整个社会氛围虽然对女性较为宽容,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是相对于男性,仍然面临着诸多束缚。

不过,有一点我们也要说明下。无论是通过这个电影,还是这些诗人真实的人生经历、诗句,我们对其怀才不遇的惋惜,还是要保持适度与警惕。因为善于批评的人,不一定善于建设。擅长诗文的人,不一定擅长军政。真的要是把这些诗人推到那个高度,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智,他们不一定能比当时处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做得更好,甚至有可能会做得更差。

看完《长安三万里》这部动画电影,也让我深入思考了一下,人这一辈子到底怎样度过才算是成功的?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算是成功的吗?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那当然是成功的了。对吧,一个成了诗仙、一个成了诗圣、一个成了边塞诗人的代表。当时比他们官大的人多的是,比他们富的人也多的是,可是如今功名利禄早已成过眼云烟,但是这三个人的诗却留了下来,流芳千古,璀璨万世。

要是放在当时,他们三个会觉得自己成功了吗?高适可能会觉得还算是实现了一些理想。可是,李白、杜甫呢,恐怕会有壮志未酬之感,觉得没有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

“积极步入仕途、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是那个时代给他们的要求,是传统赋予他们的责任,他们深受那个时代的影响,他们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理想去追求,他们跳脱不出去。

如同现在,你得赚更多的钱、得有更高的职位、地位,甚至在一些人眼中,你必须得进入体制内,你得结婚生子,才算是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否则你就是失败的、你就是loser,别人会不断地拿这个标准去打量你。

是不是必须得按照主流价值观提倡的去做?是不是一定要给这个国家、给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人生才算是成功的?哪怕没有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是不是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相信唐代这些诗人的经历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大家都知道,他这一生没有取得什么功名,也不受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而是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游历天下,四处考察。可以说,他这一生没有取得什么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他临终前说到: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元朝耶律楚材奉皇上的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介平民,凭借着一根竹杖一双鞋,走到黄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去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与前面三人合而为四,虽死无憾。

当年明月在超级历史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里很推崇徐霞客,并以他作为全书的结尾,他说:他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我觉得高适和李白的人生都是成功的,《长安三万里》展示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我看有的评论觉得这个电影是在捧高踩低,是提倡高适现实主义的成功,贬低李白浪漫主义的选择,甚至延伸到这个电影是在宣传主旋律,是在告诉所有人都必须要按照高适的这种选择来,脚踏实地为国家做贡献、做好螺丝钉才行,这样你的人生才能成功。你看李白的选择,混得那么惨。

我不太清楚片方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意思,我个人反正是没看出来。我想说的是:第一,虽然整部电影确实对高适的形象有所拔高,但是在现实功业与官职上,高适确实是比李白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的,这并不是虚构的,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就是如此。

《长安三万里》只是如实呈现出来,它并没有做出自己的选择倾向,不存在捧高踩低。在这方面,它做出的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不是价值判断。至于观众能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不是片方可以决定的了的。

其次,即使真的有人认同高适的选择,也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怎么说呢?我知道一些人的担心,无非是觉得有人会拿着这个东西去忽悠你,给你洗脑。不过,我认为主动选择家国天下的现实主义价值取向,与某些人打着这样冠冕堂皇的旗号去要求别人,可实际上却只是为自己谋私利的行为要分开来看。

王夫之曾经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王夫之批评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就是明明是自己一家一姓的私利,却把它包装是事关天下人利益的公义的做法,让其他人为此奉献。他批评的是这个,他可不是批评公义本身,更不是认为有些人主动为了公义、为了家国天下去奋斗的行为是错的。

同样的,像李白这样自由洒脱、更多地为自己而活的人,当然值得我们尊敬与效仿。但是像高适这样的,报效国家、定乱安民的人物,也同样值得世人赞叹。

《长安三万里》既然是历史动画片,就不得不提到每次谈历史影视剧时都要说的,它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当然,我一直认为是否符合历史,与一个历史类影视剧是否优秀没有必然联系,虽然我是学历史的。如果拿这个标准去衡量的话,没有几个历史影视剧是合格的。既然是影视剧,一定会加入合理的想象和一些虚构情节,要不然不就成纪录片了嘛,还有啥意思呢,就没啥人看了。

我看的时候,发现《长安三万里》在不少细节上,还是挺用心的,还原了大唐风貌。比如电影中出现的胡姬酒肆、曲项琵琶都是符合唐代现实的。电影中人物服饰的纹样也十分考究,李白衣服上的葡萄纹、狩猎纹、高适衣服上的球路纹、裴十二衣服上的团窠纹、玉真公主衣服上的宝相花纹。

在一次宴饮中玉真公主佩戴的项链、精美的头饰,也都是参考了真实的唐朝文物做出来的,而玉真公主与岐王身后的屏风图,正是唐代李昭道所绘的《曲江图》。

大家看电影时有一点会觉得比较奇怪,就是人物的人体比例,上身长下身短,这与实际的人体比例不一致,也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片方是按照唐代壁画、唐代人物俑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弄得。唐人尚武,因此体现在艺术上就是上半身较长,腰带下褪,以凸显雄壮有力。

不过,实际上,唐代有不少的壁画、人物俑的身体比例是正常的比例,不都是那种上长下短的。

具体到一些情节上,《长安三万里》中有些就是改编的了,和真实的历史不同。这里只说其中的三点:

1、电影将李白和高适的相遇设定在了他们的青年时代,但历史上李白与高适第一次见面是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当时李白已经43岁了,高适40岁,参与此次见面的还有杜甫,他32岁。

2、贯穿整个电影的那场和吐蕃的战役,电影中说的是在高适的指挥下赢了,并且高适还把功劳让给了严武,这也是假的。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的记载,这场战役打输了,高适丢掉了松、维二州及云山城,被皇帝召回了。

3、电影中说李白因为受到永王之乱牵连,要被处死。高适偷偷委托郭子仪救李白,但是却不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所起的作用。对此,《新唐书》只记载了郭子仪上书求情,才把李白的死刑改为了流放。而在其他史料中,营救李白的是宋若思和崔涣。高适在其中并未发挥作用,导演在这里利用史料的空隙想象了一把。

所以呀,大家记住,千万不要从影视剧中学历史,这里面有很多坑,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错把虚构的东西当成是真实的历史。

不过,大唐的强大辉煌、自信开放,长安的规模宏大、繁荣昌盛,盛唐诗人的才华横溢、自由昂扬,已经深深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它们已经成为了文化符号,寄托了人们的感情和诉求。即使与真实的历史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但是人们不关心实际情况如何,人们觉得大唐就应该如此,长安就应该如此,盛唐的诗人尤其是李白他就应该如此呀。人世间就应该这样美好啊。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是一种“主观上的真实”。

长河飞烟讲历史
历史学硕士 基于史料与学术研究成果来讲述中国古代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