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半壁江山,拥兵数十万,南明弘光政权为何仅存在了一年?——南明悲歌(1)

文摘   2024-05-21 20:19   北京  

我们一般会认为,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就此灭亡,这是我们今天大部分人的观点,但是当时的很多人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一个王朝的首都被敌人攻占了,皇帝也死了,难道就能证明这个王朝彻底灭亡了吗?未必,比如晋朝和宋朝,也是首都被敌人攻占了,皇帝被俘虏了,但是这两个王朝的皇室成员和王朝的支持者,在南方又重新建立起了王朝,这就是东晋和南宋,并且延续了上百年。

在1644年的时候,虽然李自成率军攻进了北京城,迫使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并且控制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以及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

但是,当时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方,明朝的半壁江山,还是由忠于明朝的官员所控制的,这些人拥立明朝的宗室成员,先后成立了好几个政权,比如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这些政权被合称为“南明”。

相对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还有后来入关的清朝,无论是从占据的地盘、拥有的财赋,还是军队的数量来看,南明这几个政权的条件并不算差。

尤其是它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优势更加明显。弘光政权成立的时候,拥有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坐拥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军队有数十万之多。

然而,弘光政权仅仅存在了一年就被清朝灭亡了,整个南明存在了也不过18年而已。南明为什么就撑不住呢?它为什么就不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占据南方的半壁江山,持续百年以上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分析,由于南明的政权比较多,所以本篇文章我们先来讲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

在探究弘光政权迅速覆灭的原因前,需要先了解下弘光皇帝曲折的继位历程,因为造成弘光政权灭亡的最主要的几个原因,其实都可以从弘光皇帝的继位历程中找到根源。甚至可以这样说,要是当初弘光皇帝可以顺利继位的话,弘光政权绝不至于这么快灭亡。

崇祯皇帝死后,位于南方的明朝大臣的当务之急是要拥立新的皇帝继位。理想状态自然是拥立太子或者崇祯其他的儿子,但是他们都被大顺军俘虏了,没能逃出北京,因此,那就只能从明朝的藩王中选择了。

从血缘亲疏的角度来看,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其中,福王朱由崧拥有诸多的优势条件,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首先,福王、惠王、桂王是崇祯的爷爷万历的直系子孙,而潞王是万历的兄弟的儿子,因此福王、惠王、桂王与崇祯的血缘关系更近。

其次,福王朱由崧的父亲,也就是第一代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子,要比惠王、桂王年长,在当时立嫡立长的继承观念的影响下,无疑,福王是占优势的。

第三,按照辈分,惠王、桂王是崇祯的叔叔,福王是崇祯的堂兄,根据“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福王更为合适。当然,在这里实际上是“弟终兄及”。

第四,桂王、惠王此时在广西,距离明朝的留都南京比较远,而福王却近在淮安,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显然福王能迅速继位。

正是由于这样的优势条件,不少大臣才都纷纷支持福王继位。

你可能会问了,既然如此,福王继位顺理成章,那就按规矩办呗,还有什么可争议的吗?可是,你要知道,政治呀,从来都不是简单纯粹的事情,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所谓的原则、规矩就会被抛之脑后。

当时南方的官员、士绅中的一部分东林党人,比如钱谦益,就是迎娶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的那个人,强烈反对由福王继承皇位。理由冠冕堂皇,说是立君立贤,潞王比福王贤明,所以应该立潞王为皇帝。

钱谦益

其实这只是借口而已,东林党人之所以反对由福王继位的真正原因是:福王的父亲,也就是第一代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当初万历本来想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可是东林党人因为朱常洵不是长子而极力反对,最后迫使万历放弃了这个想法。

朱常洵

因此,东林党人担心,一旦由福王朱由崧继承皇位的话,会重翻旧案,趁机打击报复东林党人,这样他们在政治上就会失势。而要是拥立潞王的话,潞王以偏远的宗室旁支身份继位,自然会感激重用东林党,有利于东林党进一步扩充势力。

所以,当时爆发的“福潞之争”和福王、潞王是否贤明没有任何关系,那都是借口,本质上就是不同集团的权力之争。

虽然说从后来的表现来看,福王贪杯好色、昏庸无能,确实不贤明。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潞王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喜欢绘画、音律、书法等,是个艺术家,政治上从来没见过有什么贤明之处。

甚至有记载说,潞王的手指甲有六七寸长,还用竹管套在指甲上做好防护,估计平时没少做美甲。他还让手下人到处搜集古玩。你说,这能是什么贤明的人吗?所以福王、潞王两个人半斤八两,谁都别说谁。

这时候朝廷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立福王,一派主张立潞王。

当时握有实权、在立君问题上拥有很大发言权的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史可法从感情上是倾向于东林党的,因为他特别敬重的老师左光斗就是东林党人。所以,他内心里对拥立福王是有所顾忌的。但又认为按伦理纲常,应该迎立万历皇帝的子孙,立潞王的话,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政治风波。

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他和手握兵权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商量,到底立谁,商量的结果是采用了个折中方案,福王、潞王都不立,而是立桂王。

史可法

福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不满,他觉得按照政治规则,皇位本来就是自己的,凭什么立别人?于是联络了马士英手底下的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这几个人之所以支持福王,就是为了获得拥立皇帝的“定策之功”,来增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

马士英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吃惊,此时如果他继续坚持和史可法商量的结果,拥立桂王的话,那么自己就会被手下人架空,“定策之功”也就给了别人,自己之后在朝堂上将寸步难行,于是他也表示将会拥立福王。

山东总兵刘泽清本来也是倾向东林党,支持拥立潞王的。但是,当他得知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个总兵支持福王后,自知自己的兵力不如他们,于是也转而拥立福王。

一看这几位手握兵权之人支持福王,那朝中的其他人,包括东林党人,自然也就不敢多嘴了。而史可法并不知道马士英此时已经改为拥立福王了,于是继续写信给他,说为啥不让福王继位,因为他不孝、不读书、酗酒好色等等,一口气说了七个缺点。

在当时福王继位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史可法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直接斥责即将登上皇位的皇帝,这就被马士英抓住了把柄,于是也不得不转而支持福王了。

1644年6月,福王朱由崧来到留都南京,就任监国,不久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就此成立了。

从弘光皇帝的继位历程中,可以看出,东林党人其实是不愿意由他继位的,只是因为受到武力胁迫,没办法,才最终同意。因此,在弘光皇帝继位后,一些东林—复社人士利用南明三大案,质疑弘光皇帝的继位合法性,希望把他赶下台。

南明三大案指的是“妖僧”大悲案、伪太子案、童妃案,这三个案子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其背后却反映出当时一些人对弘光皇帝继位不满的政治环境。

“妖僧”大悲案,一个法名大悲的和尚,自称是明朝亲王,在兵乱中做了和尚,在审讯中,他称潞王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最后因假冒亲王之罪被处斩。

伪太子案,一位少年自称是崇祯皇帝的太子,经过验证后,发现是假的。本来此案可以到此为止,但是一些东林党—复社人士趁机散布流言蜚语,说这位少年是真太子,弘光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故意说是假的,于是关于太子真伪的话题,在朝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童妃案,河南有一位姓童的妇人自称是福王朱由崧(现任的弘光皇帝)的继妃,在战乱中与朱由崧失散了,于是地方官员把她护送到了南京,弘光皇帝坚决否认,认为她是假的。后来经过审讯,这位妇人的回答错漏百出,证明确实是假的。

但是一些东林党—复社人士抓住这个机会,又开始造谣了。有人认为这位姓童的妇人就是弘光当年的妃子,弘光之所以不认,是因为这位弘光皇帝并不是真正的福王,而是假冒的,他之所以否认姓童的妇人的身份,就是怕被人家揭露他真实的身份。

东林党—复社人士在南明三大案中的这些言论,其目的在于质疑甚至否认弘光皇帝的继位合法性,把他赶下台。

除了针对弘光皇帝本人的这种造谣攻击外,东林党人还开始抨击马士英、阮大铖等弘光皇帝的支持者,导致从万历皇帝开始的党争在南明也继续延续了下去。

弘光皇帝很清楚自己不受东林党人的喜爱,所以他继位后更加依赖和重用当初支持自己上台的人,比如马士英、四镇总兵等,这就更加引起了东林党人的不满,他们觉得自己在政治上失势了。于是,不断攻击马士英、阮大铖是阉党,专权乱国。

马士英、阮大铖虽然确实算不上什么好人,但是要说他们是阉党,那也是无中生有的。根据相关史书记载,马士英一开始其实是倾向于东林党-复社的,而且他上台后,也希望联络东林党—复社的骨干人物,一起合作,共赴国难。

但是由于马士英后来转而支持福王继位,加上他启用了与东林党素来不和的阮大铖,引起了东林党的强烈不满,必欲除之而后快。

东林党-复社的朝野人士出于门户之争和权力之争,不断攻击马士英、阮大铖等人,而后者也不是好惹的,并非良善之辈。从门户生畛域,从畛域生恩怨,从恩怨生攻击。于是,双方互相攻击,矛盾升级,党争激化,置国事于不顾。

弘光政权的君臣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勾心斗角上,都用于争权夺利上。这种内部纷争严重影响了自身的稳定,分散了统治力量,成为后来弘光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林党—复社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加入其中的人并非都是忠君爱国、一心为民之辈,有不少热衷名利之人也在其中。

这些人中不少人追求的就是一派掌权,不希望别人与自己分享权力。他们所谓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为独揽朝政造舆论,不过是为了夺取政治权力而采用的借口而已。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在他们看来,支持他们的就是正,反对他们的就是邪。

造成党争激化的原因,除了利益之外,还有就是这些人拥有的往往是一元化的思维模式,他们无法容忍别人与自己不同。这背后的逻辑或者说他们内心的想法是:“我认为天底下只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我掌握了这个正确的思想,你的和我的不一样,所以你是错的,既然你是错的,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我要消灭你。”

因此,正如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所说的,把弘光一朝的党争说成是马士英、阮大铖这样的阉党、小人同东林—复社“正人君子”的较量并不正确,核心问题始终是围绕着“定策”而展开的。

造成弘光政权覆灭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武将拥兵自重、跋扈自雄。

弘光皇帝为了登上皇位,不得不向手握重兵的武将求助,以获取他们的支持。他登上皇位后,自然要对这些人大加封赏。

于是,封高杰为兴平伯,镇守徐州、泗州地区;封刘良佐为广昌伯,镇守凤阳、寿州地区;封刘泽清为东平伯,镇守淮安、扬州地区;封黄得功为靖南侯,镇守滁州、和州一带,这就是“江北四镇”。

左良玉虽然没有参与拥立福王,但是由于他兵多将广,且长时间镇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武昌,被封为宁南侯。

弘光朝廷的大部分军队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又正值此乱世之际,朝廷从此便受到这些武将的挟制,连参与党争的文臣都不得不以这些武将为外援。

平心而论,除了左良玉之外,江北四镇的这四位将领,之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战功,带兵打仗也并未见得有多么厉害,只是因为参与拥立了弘光皇帝继位,成为了定策功臣,才受到了朝廷的重用。

加上弘光皇帝也需要凭借江北四镇的兵力震慑江南士绅,尤其是一些东林—复社人士与左良玉关系匪浅,这让弘光皇帝和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不太放心,于是更加依赖于江北四镇。

江北四镇从此日益跋扈,拥兵自重,甚至有时不听中央号令,在扬州督师的史可法名义上是江北四镇的顶头上司,但是根本无法指挥他们。

江北四镇在各自的地盘,一心偏安,守住自己的地盘,过自己的太平日子,早已丧失了进取之心,唯一的进取心便是彼此之间争权夺利、争夺地盘,要挟朝廷,获得好处。

你指望着这些人来抵抗大顺军、清军,收复失地,无异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

举个例子,清朝入关后,李自成的大顺军便开始西撤,山东、河南东部、河北南部等地的大顺地方政权趁机被拥立明朝的官绅所颠覆,而清朝由于刚刚入关占领北京附近地区,需要一段时间稳定上述地区的统治和养兵蓄锐。加上山西还在大顺政权的统治之下,清朝有所顾忌,不敢轻易派军南下。

值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弘光政权本应趁机派军接收,收复山东、河南东部、河北南部的这些失地,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从而扩大自己的统治区,防范清军南下和大顺军东进。

但是此时的弘光朝廷党争激化,内耗严重,根本无暇他顾。而江北四镇拥兵自重,只想着过自己的太平日子,根本不想北上。这些地区既然得不到弘光朝廷的保护,最后只能被迫归附清朝,清朝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北方的大片土地。

不仅江北四镇这样,镇守武昌的左良玉也是如此,他在崇祯年间就已经尾大不掉了。当初弘光皇帝即位的诏书到达武昌后,他因为倾向东林党,不希望福王继位,一度拒绝接诏,后来还是在其他人的劝说下,才勉强接受的。

前面说到的,江北四镇不率军北上,趁机收复山东、河南东部、河北南部这些失地,一定程度上也是弘光君臣防着左良玉,担心他趁机率军东下。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个担心不是多余的。

1645年4月,由于清军的追击,李自成部进入了湖北襄阳地带,左良玉不敢和大顺军主力决战,于是以讨伐马士英为名,要清君侧,全军乘船顺江东下,直取南京。

此时清军已率军南下,在此危急时刻,弘光朝廷不得不把江北四镇的部分兵力,调转枪头,用于防范左良玉,削弱了抵抗清军的力量。

在清军南下的过程中,一路上,清军都没遭遇什么抵抗。一看到清朝大军南下,江北四镇中的刘良佐、刘泽清、高杰手下的将领、黄得功手下的将领纷纷投降,后来左良玉的军队也在其子左梦庚的带领下投降。

据南下的清军主帅豫亲王多铎向清廷奏报,当时江北来降的南明总兵多达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共计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不算其他,仅这一部分投降的明军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南下的所有清军。

弘光朝廷的这五大藩镇,之所以会几乎没怎么同清军交战就投降了,并非是他们本身战力不行、不堪一击。他们投降后,受清朝的派遣攻打其他南明的军队时,表现并不差,而且其中一些人后来反清复明,攻打清军的时候也非常厉害。

关键在于这些武将当初由于“定策之功”,暴得大名,深受朝廷倚赖,只想着拥兵自重,只关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只想偏安一隅,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旦有强兵压境,形势不利,自然就会倒戈相向,给谁卖命不是卖呢?

除了党争激化和武将拥兵自重外,造成弘光政权灭亡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弘光政权采用了“借虏平寇”的政策。

别看弘光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彼此之间势同水火,但是在如何对待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清朝上,观点却出奇的一致,简单来说就是“借虏平寇”。他们希望借助、联合清朝的力量,消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前面说到,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开始西撤,山东、河南东部、河北南部等地被忠于明朝的官绅所控制,弘光政权并没有趁机北上接收。除了前面说到的由于党争和武将拥兵自重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廷此时已决定采用“借虏平寇”的策略,不希望得罪清朝,免得清朝借此机会南下。

为了实行“借虏平寇”的政策,弘光政权还派出使团北上,与清朝谈判、议和,谁知,清朝不但没同意,还把一些使团成员扣留了。

按理说这时候该死心了吧,应该重新思考“借虏平寇”策略的利弊、是否可行了吧,但是弘光政权并没有醒悟。

公元1644年底,清朝把大部分军队派出攻打大顺政权了,此时清朝在河北、山东、河南东部地区部署的兵力相当有限,弘光政权拥有了第二次可以收复这些地方的机会。

但是由于“借虏平寇”政策的影响,弘光政权选择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担心出兵收复这些地区,将会触怒清朝。这使得清廷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兵力打败大顺军,从而将控制区扩大到整个北方。

在打败大顺军之后,1645年4月,清军南下,一路之上势如破竹。6月,攻占南京。准确来说都不是攻占的,南京的官僚献城投降了,弘光帝出逃,不久被俘,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灭亡,存在了仅仅一年时间。

弘光政权从兴起到覆灭的过程,充分诠释了一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南明的弘光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是在南方还有大量的人不甘从此之后忍受清朝的统治,他们继续拥立了明朝的其他宗室,重建政权,继续与清朝抗争,比如隆武政权、永历政权。

本篇文章是南明悲歌系列的第一篇,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写几篇文章,去讲述南明其他政权的历史,探究它们灭亡的原因,欢迎大家关注。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顾诚《南明史》; 司徒琳《南明史:1644-1662

长河飞烟讲历史
历史学硕士 基于史料与学术研究成果来讲述中国古代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