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困生?形成模型是什么?怎么帮助学困生?

文摘   2024-10-07 12:20   山东  

1.什么是学困生

在大量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学段的升高,学困生的比例不断增加。从小学到高中,会有近75%学生陷入学困生的境地。因此,可以说,基础教育制造了大量的“学业失败者”和“学校不适应者”。

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简称,同时又称为学习失能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缪尔·柯克Samuel Kirk1963年首先提出,以来形容智力正常但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我国研究者也大多沿用这一概念,“学困生”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

基本定义: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知识、技能、品格、方法或体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问题,智力和能力未能得到正常开发,无法满足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进行补救或矫治的学生。具体表现: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专心,作业应付了事等特征。

2. 成因模型

形成原因: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学生的智力、情感、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等多个方面。教师需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几乎所有的学困生都经历了这样的“蜕变”过程而陷入学困状态:1. 投入学习-2.遇到困难-3.发求救信号-4.无回应-5.未完成学习任务-6.受到负面评价-7.失去信心-8.放弃学习。显然,学习的过程处处是“坑”,如果学习者不能自己避“坑”、从“坑”里爬出来,那么陷入学习困境从而变成学困生的概率极大。下图为学困生的成因模型图。


3.解决办法

所谓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避坑指南,也叫见招拆招。

学困生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群体,他们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理解学困生的定义及其背后的原因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第一步。

第二步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1. 积极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鼓励和支持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避免负面标签,如“笨”或“懒惰”,这些标签会进一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2. 设定合理的目标,正面反馈和鼓励与学困生一起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可实现目标,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确保目标是具体、可衡量的,并且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表扬,即使是小的进步也值得认可。强调努力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结果。

3.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困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难以掌握的概念。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参与感: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困生在课堂上发言和分享,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鼓励他们提问和探索,培养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利用技术,关联现实生活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实用性和相关性。使用生动的例子和案例来说明抽象概念。使用教育软件和在线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更加互动和有趣。利用视频、游戏和模拟实验等多媒体工具来辅助教学。

6. 关注情感需求,家庭支持了解学困生的情感状态,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咨询。建立一个信任的关系,让学生愿意分享他们的担忧和挑战。与家长合作,确保家庭作业和学习活动得到适当的监督和支持。教育家长如何积极地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耐心,持续关注学生的进步,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调整方法,帮助学困生逐渐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CC学数学
趁时光还在,记录美好数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