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带娃”兴起:老人不累,子女感恩,婆媳愉快,家庭和睦

教育   2024-12-15 13:00   北京  
作者:布谷妈妈
来源:布谷妈妈(ID: yugu005)

(点击关注叨叨,科学育儿不走丢~)
     

有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小助手,为什么总感觉叨叨账号神出鬼没的,有时候能看到,有时候看不到?


其实这是因为订阅号改变了推荐规则,想要实时看好文,大家一定一定要星标我们,这样你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叨叨啦~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种“新式带娃”方法,听说这种方式能让老人不累,子女感恩,婆媳关系愉快,家庭也更加和睦。
叨叨一开始,还以为是啥育儿黑科技,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充满了智慧和对家庭关系的深刻理解。
如果你也为带娃发愁,不妨跟叨叨一起看看,这种新潮的育儿方式,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老人带娃

在我们传统的习惯里,老人帮忙带孙子,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甚至许多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几乎全职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可,这真的好吗?
●孩子天然亲近父母
我们会发现,即便爷爷奶奶带娃再多,但孩子还是会天然地亲近父母。
这是一种本能。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可替代的。即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再好,若父母不够关心孩子,不能给予孩子的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不够自信,或者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老人承担双重压力
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指出,人进入50岁之后,身体各方面机能就开始下滑。
因此,老年人在这个时期,会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
如果想要改善这种状态,就必须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平衡。
当老人还需要全职带娃时,一方面,他既要面对来自身体的病痛和衰老。另一方面,他还要替子女分担带娃的压力。
双重压力下,各种家庭矛盾就来了。
●争夺话语权
老人帮忙带娃,容易出现什么矛盾?
最常发生的,就是婆媳间“争夺话语权”。
宝爸夹在中间,浑然不知,觉得既享受父母照顾,还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
但他不知道,媳妇和老人之间,可能已经“针尖对麦芒”了。
因为很多老人,已经习惯在家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了。
这就导致,即便孩子已经成家娶媳妇有娃了,但我是你的家长,那很多事,你们就必须听我的。
但儿媳认为:“我才是这个家的主人。尤其孩子是我生的,那育儿方面,肯定得按我的方式来啊。”
于是,生活中很多小事情,就成了婆媳间互相看不过去的矛盾。
同事婆婆喜欢把孩子的菜炒得又咸又重口味,儿媳劝了很多遍,婆婆却说:“我儿子小时候就这么吃的,这不长大也挺好,哪有那么多讲究?”
婆婆洗衣服时,把孩子的贴身衣物混在大人里边一起洗,儿媳见后,每次都要单独拎出来。
两人为了这些小事,不知吵过多少次。
她们争的,真的是一顿饭和一件衣服吗?
不,是家庭的话语权!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话语权。
当出现多个“话语权”相争时,这个家,就必定要时不时闹一闹。
“新式带娃”兴起
布妞一位同学,他家和爷爷奶奶家,住在一个小区。
每天早上,爸爸妈妈把孩子送去学校,下午拜托爷爷奶奶去接,吃晚饭。然后爸妈下了班,再去爷爷奶奶家把他接回来。
邻居们聊天时,问过奶奶,何必这么麻烦,住一起不就行了?
奶奶回答:
“那不行,住一起搞不成。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我们老人有老人的生活。
住一起年轻人嫌你话多,我们还嫌他们不懂事。有点距离,大家过得都好,我们还没那么累。”
不得不说,这是位有智慧的奶奶,活得也明白。
这种有边界、有距离、爷爷奶奶又能帮一把的养育方式,其实是最合适的带娃方式。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条件做到小家庭和爷爷奶奶住得近这种方式。
但是,当我们和爷爷奶奶住一起时,不妨也当做是“有距离地分开住”,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距离和边界。
①老人只是“帮忙”
工作一天回来,确实辛苦。这时候,我们难免就想要“偷懒”,让孩子跟爷爷奶奶多玩一会。
但其实,爷爷奶奶照顾娃一天,还做家务,也已经体力跟不上了。
这时候,想要他们再精力充沛陪孩子玩游戏、读绘本,真的是强人所难。
那爷爷奶奶又不得不继续带娃,该怎么办呢?
于是,很多家庭常见场景就出现了——孩子“疯狂”看电视、玩手机。
与其之后管孩子鸡飞狗跳、抱怨爷爷奶奶害了孩子,不如在源头处,就把问题解决掉。
“新式带娃”的第一步,就是合理分工——老人帮忙,但不全权负责。
白天我们上班时,老人“帮忙”带娃。但一下班,我们就当做是和老人分开住,得把孩子接到身边来自己带了。
我们参与孩子成长越多,就对他影响力越大,就越不会在后期产生深深的育儿无力感。
②保持边界
依恋心理学指出,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与养育者(通常是父母)之间的稳定关系。
当老人过度介入时,难免会扰乱这种关系,影响孩子的依恋模式。
所以,孩子父母和老人之间,需要有清晰的边界。
这一点,尤其是宝爸,需要给予宝妈足够的支持,自己先要与父母“断奶”。
就像我们看《小巷人家》,林武峰给足了妻子支持,他们的孩子,不仅性格好、心理健康,还各方面能力强。
而反观庄超英,脑海里、心里,全是他原来的家庭。若不是黄玲足够强势,两个孩子,未来还不知道怎样。
当然,作为老人家,我们也要明白,年轻人成家后,就该放权给他们了。老人管太多、插手太多,难免会有家庭矛盾。

③看到老人的付出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感恩和被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老人在帮忙带孩子时,如果能感受到儿女的感激,他们的心理满足感,会大大提升,家庭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我们平时出门,给孩子买东西时,别忘记,也给家里老人带一份小礼物。哪怕一件衣服、一份吃的。
虽然老人嘴上说着:“我都有,别浪费钱。”但当他们真的收到你的心意时,内心还是会很开心的。
我们还可以直接把感谢说出来,当着孩子的面,对老人说一句:“今天奶奶带你真辛苦,我们要谢谢奶奶哦!”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和话语,实际上,会对家庭的整体氛围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这种“新式带娃”,确实能让家庭更和睦,也能让婆媳之间关系更融洽。
你家的育儿方式,是怎样的呢?
「DrG科学育儿」合作授权转载:布谷妈妈(ID: yugu005),专注儿童心理,分享科学育儿方法,读懂孩子轻松养育,欢迎关注布谷妈妈。


2024

星标+点赞 我们不失联

DrG科学育儿
给你需要的育儿干货!每周一条原创亲子视频,成为更好的妈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