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第997篇推文,2024年第102篇
“我打断一下,你实习的具体成果有哪些?”
第一个作汇报的刘飞宇同学刚开场介绍没多久,李少波老师就向他抛出了一个问题。
“那些内容在后面,我等下会介绍到……”
刘飞宇同学面对少波老师的打断,刚开始可能有一点点准备不足,但他随即就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和调整。
刘飞宇同学汇报
在武珞所线下实习的这一个多月,他和刑辩主题实习项目的其他同学,应该对少波老师的“压力型即兴提问”风格有所了解。
事实上,他在汇报中也提到了“结构化表达”“少即是多”等关键词,对于思维与转换等问题有自己的思考。
除此之外,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AI与律师工作等问题,在几位同学的实习汇报中都占据较大的篇幅,可以作为复盘的参考主线。
少波老师之所以打断刘飞宇的汇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听过许多次的实习汇报,而汇报的“套路”总是大同小异。
同学们一般会讲对律所的初步印象,在实习中做了哪些事情,踩了哪些坑,提升了哪些能力,最后是感谢和“有缘(江湖)再见”。
对于初涉“江湖”的同学们来说,这个“套路”本身并无问题。
大部分实习带教老师也会按这个“套路”来,大家习惯性地会在汇报之后再给予一些肯定以及鼓励的反馈。
事实上,此前有人总结过“企业的PPT演示文化”,这其中也是有许多大家有意无意“合作”的“套路”。
但是,少波老师是“反套路”的,他反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具体。
当宋雨鑫同学提到文书写作能力的提升时,他打断并问道:“你是否检索了文书写作的相关规范?”
宋雨鑫同学汇报
李莹同学展示了阅卷记录,少波老师看到有批注中援引了具体的司法解释条款,他对此表示满意,随即他又打断并进一步追问:“你的阅卷笔录当中,有多大比例的内容是自己的思考?有多少建议被带教律师采纳了?”
李莹同学汇报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我如何转换思维,才可以从少波老师希望的角度去作实习汇报?
再进一步提出质疑——少波老师所要求的就是大家要所依从的标准吗?
当然不是。
少波老师在汇报会上也提到了,每位带教律师都有自己的带教方法,都可以帮助同学们有所提升。
只是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因材施教,相应的带教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从刑辩的全业务流程来梳理,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是相同的。
徐乐乐同学在汇报中就提到,在实习中段被各种任务推着走,以至于有些忘记了实习之初定下的目标。
如果大家在实习和带教的过程中,有更多“以终为始”的目标意识,那么大家的能力会有更大的提升。
这也是理解少波老师打断并提问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这还需要我们在实习培养环节做进一步的改进。
比如,在开实习汇报会之前,就应当要求同学们提交汇报的文字稿,相应地,带教老师也需要提前阅读。
时间上如果紧张,甚至可以考虑在汇报会上设置一段“共读时间”。
我的这个想法是受到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启发。
据说,在亚马逊的高管会议上禁止使用PPT汇报,有些会议,贝索斯要求大家一起先默读一些备忘录,他不想许多丰富的细节、想法被PPT的要点给简单地覆盖了。
我在武珞所的实习群里看到,同学们都在着手写实习总结,只是还没来得及在汇报会开始前就完成。
刘飞宇在接受了少波老师的几次提问后坦言,他在写实习总结的过程中也发现,有几个问题他越写内容越多,越写越觉得自己还没有想清楚。
这其实就是认知突破的关键时刻,也是学习过程中的瓶颈所在。
少波老师趁热打铁,要求刘飞宇在一周内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汇报结束之后就赶着回老家的刘飞宇“仓促应下”,让我们期待他后续的写作,看一看他在思维与转换上的进一步思考。
“理论与实践”,这是实习汇报中的高频词。
更具体地说,大家更多的表达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对于这个表达,我一直是持保留态度的。
首先,什么是同学们所说的“理论”?
教材上所讲的,并不都是理论。对法条的解读,许多也不是理论,至少算不上有解释力的理论。
理论也不是一两句名言警句式的论断,而是一个要素齐备的描述和分析体系。
负责带教的吴颖慧律师在给徐乐乐同学反馈时就提到,“在讨论敲诈勒索案中的共同犯罪问题时,先要去刑法总则部分看共犯相关的内容,然后再结合案件的事实细节来分析……”
带教老师(由右到左):郭俊辉、吴颖慧、余梦如
其次,什么是同学们所说的“实践”?
把现实的做法都归到“实践”这个筐子里,错倒谈不上,只是大而无当,没什么意义。
有一些法律运行落地的细节,的确是同学们此前未曾接触过的,但这不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为大家主要学的是法教义学的理论,对于法社会学相关的理论较少涉猎,所以以为是“脱节”了。
对于一些实践中的土办法,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操作,更准确的表达是“实践中的异化”。
实践中的异化本身也是在提醒我们,法律不仅需要在立法层面的设计完备,更需要考虑在司法层面的真正落地。
务实的学者所提出的有解释力的理论,对于立法层面的设计和司法层面的落地,是都会兼顾到的。
优秀的实务工作者,在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时,不是局限于一时一事,而是会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去思考问题。
我们设计主题式实习项目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学们在律师和老师的协同指导下,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领域,更早聚焦具体的问题,比如刘飞宇同学提到的分案处理,占秋月同学提到的诈骗与欺诈的区分,等等。
占秋月同学汇报
套用一句老话——大家的目光是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往返流转的。
一方面我们追求法律的公平实现,希望同案同判,所以我们会做类案检索。
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在类案处理的过程中,法官们的裁判思路可能会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有些规律甚至是法官不会明示承认的,他们在有些访谈中往往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回应。
除了对于部分问题缺乏相应的自觉之外,案件之间的差异和本身的复杂性也是重要的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所寻找的有解释力的理论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尽管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收集大量的案件信息,促进法律平等适用的条件也似乎更充分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人的正义观念、伦理立场以及行为倾向,仍然会对一起起案件的裁判,对一个个具体人的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经过本次刑辩主题实习,对于“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惯常的表达,如果能促进大家有进一步的反思,能将更多精力放到对具体问题的纵深探究之中,那么这作为实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实现了。
这几年,各种AI工具越来越多,运用得也越来越频繁。
和当初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一样,我们在逐步接受的同时,也对大家运用这些科技手段的能力,提出了水涨船高的要求。
学习新闻专业的夏芷怡同学在汇报中提到,她负责的一款讲座海报修改多次,对于律师讲座海报常见的商务风,她也有所保留。
夏芷怡同学汇报
事实上,少波老师在这次实习汇报会上的打断,在刘飞宇同学汇报前就开始了。
一进到会议室,负责主持的赵奕琳同学刚开场,少波老师就对会场大屏幕上PPT的文字颜色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应当用与武珞logo一致的红色而不是黑色。
赵奕琳快速响应做了调整。
不过,我猜想,她也许还没有理解,是不是一定要这么做,用黑色难道就不可以吗?
如果当时有时间讨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现在,有不少AI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做出一套PPT来,其中的主要逻辑还是对运用场景进行了相应的类型划分。
其结果是,只要给定运用场景和大致的内容,就能迅速“生产”出一套对应的PPT来。
对于像实习同学这样的初学者而言,这无疑省力了许多,而且大家还会觉得,眼前的这份AI版的PPT比起自己一张一张磨出来的更有“现代范儿”。
但是,到了观众面前,大家就会有千篇一律的感觉,更不用说到了反套路的少波老师面前。
律所在设计logo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地考虑整体的视觉效果,图案、颜色和字体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应地,律所的宣传印刷品,包括PPT的背景用色及字体,也会与logo的主题保持一致。
这种一致,其实也和PPT的美学设计有同样的要求。
比如说,一张PPT上的颜色、字体,通常不能超过3种,一旦多了,整体就不协调了,观众的注意力也分散了。
除了这些“外观形式”上的要求之外,PPT的制作原则是“能用图的不用表,能用表的不用字”。
PPT辅助演讲汇报,其目的是让大家快速获取重要的信息,所以一旦出现“这些内容大家简单看一下”之类的话,那么PPT的制作和演讲汇报,多半就是出问题了。
徐乐乐同学这次的PPT设计简洁,通过一些关键词的提示,很自然地和她的汇报融合在了一起。
徐乐乐同学汇报
除了考虑现场观众的观感和获取信息的效果,我想少波老师可能还考虑到,作为汇报主背景的PPT,后续还要出现在律所公众号的推文上。
在推文的排版过程中,如何体现整体统一的风格,我相信夏芷怡同学和指导她的余梦如老师都会有不少的感触。
坦率地说,这类工作对专业技术和艺术审美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它的提升绝不是朝夕之功。
武珞所之所以提出“十个一”的实习要求,其中的写推文,不仅是在要求文字基本功方面的锤炼,还在创造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如果我是读者,我会期待看到怎样的内容和排版。
这种在场景、情境中代入角色的思考和行动,在能力提升上是最有成效的。
与此同时,这也在提醒着我们大家,当科技日新月异,各类AI层出不穷时,我们更要强调练好基本功,理解并力图掌握工作的基本原理,这其实就相当于了解到了AI的“元算法”。
基于相关的原理、理论或者是我们在课堂上所形成的认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去检验、甄别,不担心害怕出错,经过这样历练的我们会变得更有行动力。
前几天,我看到奈飞的联合创始人马克•伦道夫说了一番话,很有启发。
他说:“Having ideas is easy and trivial. The important thing is how clever can you be to come up with a quick and cheap and eay way to test it.”
在刘飞宇同学之后汇报的是宋雨鑫同学,她开始之前我特意问了她一句,“你汇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打断吗?”
宋雨鑫同学笑着说:“没问题”。
随后汇报的李莹、徐乐乐、占秋月和夏芷怡同学都能大方自信地应对大家的打断和提问。
我知道,这些自信源于这一个多月充实的实习经历。
汇报会时间所限,我们也许只听到了十之一二,不过后续我们还可以通过实习报告来回顾更丰富的细节。
在未来,他们还将经历更多,期待到时可以听到他们更多关于成长的分享。
推荐阅读
文稿|郭倍倍
编辑|余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