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院观看电影,如果能设置儿童区、设计儿童座椅就好了”“可以推广‘共享童车’,还有‘童车泊车区’”……近日,“吴小童”儿童观察团的成员们就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既能放慢节奏,适应老人的步履蹒跚;也会蹲下身子,从儿童视角的一米高度去设计公共空间。自2023年4月苏州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成为江苏省内第一批次入选城市之一后,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来,为儿童友好凝聚合力。同时,以各街道、社区统一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契机,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动儿童友好与城市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苏州工业园区赤道社会服务中心作为专业社工机构,聚焦公共服务共享、成长空间共建、友好环境共治的目标,构建政府、社会、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协同关爱格局,以文化、教育、守护为指引,探索“一米成长”的多重路径,共同为儿童成长注入可感可触可见的“社会营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一句赞叹,置顶苏州千年。为让儿童进一步全方位感受文化的魅力,社工借力苏州打造的多处儿童友好文化景区,精心培育了“吴小童”儿童观察团,让孩子们时时了解文化,处处感知文化,并成为吴地文化的传承者、代言人和发声者。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社工以城市在地文化为纽带,为“吴小童”儿童观察团项目设计了一条以文化为主题的儿童友好沉浸式体验线路,涵盖“吴文化探索之旅”“行走的自然学科”“学、观、乐‘趣’在吴中”等内容,串联旺山卢浮宫、珠村渔村文化馆、苏州工匠园、东山雕花楼家风实践基地、吴中区图书馆、安全教育体验馆等一批具有独特文化形态、凝聚地域精神符号的地方特色线路,让孩子们在探索与体验中接触多样化、动态性的城市文化,让在地文化不仅是一种口头与传统的纸面积累,更成为一种“活在当下”的教育实践。
▲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带领下,社区儿童到博物馆参观游览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巨大的。但是文化影响力‘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来沉淀和积累。”吴中区妇联主席张婷婷表示,“孩子们通过亲手触摸古老的砖石,聆听动人的故事,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就能逐渐在他们中间扎根,这些细小的记忆片段也将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城市烙印,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注入温度与人文色彩。”
儿童视角怎样才能真正融入城市文化、儿童参与权如何真正落到实处?为此,社工联合20家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建一支由教育工作者、艺术家等组成的儿童友好志愿者联盟矩阵。该联盟已成功培育“童眼看世界”“童话同你说”等各类儿童友好观察团15个,组织儿童深入社区、公园、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联动学校老师、人大代表、新就业群体,参与地方文化氛围营造、校园安全、社区环保、童声评述类议题,并就议题抒发见解,提出建设性意见150条,在加强儿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为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发出儿童“好声音”。
社区共享活动室内,新一期的绘本阅读课程开始了。20名儿童静静坐在椅子上,被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带入一个有趣的童话世界。这个场景是星辰北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儿童友好社区与儿童友好教育如何一体化发展?社工以党建引领“教联体”作答,探索以“社区主动作为、家长积极参与、社会全力支持”为特色的“幸福教联体”协同育人的新思路。
游戏是儿童成长、释放天性的端口。社工将星辰北社区空置地打造成居民家门口的遛娃胜地,滑梯、星空露营、爬网、跷跷板、月亮秋千……这里孩子们游戏与探险的乐园。社工还在此定期举办“智天使”公益课堂,让孩子们体验财商、社交、交易、环保等生活教育,引导儿童在社交中学习,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
家庭是生活教育的主战场。如何解决父职缺位、母职焦虑问题?社工邀请辖区东沙湖学校和星辰幼儿园共同开设“爸妈加油站”,助力家长育儿有“道”。分离型焦虑、升学焦虑怎么解?社工联合学校编写印制《星辰北儿童友好社区家长手册》,助力家长成为智慧父母,实现幼有善育。与此同时,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社区卫生站和九龙医院也时常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绘本阅读、亲子心理团辅、儿童保健、小儿推拿等医疗科普知识相关课程,受到大家欢迎。
社会也是教育实践的大舞台,儿童友好更少不了社会的支持。社工与星辰北社区一方面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儿童友好服务站两大阵地,打造“七彩夏日”“缤纷冬日”系列课程,开展分龄段儿童及家庭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链接民办教育协会党支部、邻里中心、周边商业街等97家资源,共同为孩子们搭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联体”,惠及儿童近6000人;社区还建立了一个志愿者人才智库,吸纳医生、民警、社工、党员、教师、家长等1500人加入,构建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凝聚“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的儿童友好合力,让生活在社区的每一位儿童都充满安全感、洋溢幸福感。
如何让儿童参与社会事务?社工经过招募与选拔,组织20名儿童观察团的成员们以“社区小主人”身份分别进入社区环保、艺术、商业、教育、运动、文体等小组,与社工、业委会、物业、居民、党员等一起就社区事务展开协商讨论,累计开展议事会10次,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5次、勤廉监督8次,开展“童言童语直通车”1次,收集儿童意见或建议50条,其中部分已实现或正在推动执行。此外,通过胜浦街道网格化双联户管理平台“云上积分榜”,社工引导儿童及家庭认领志愿服务清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累计积分到“学校-社区”积分超市兑换,畅通儿童参与公共服务的渠道。
▲社工组织社区儿童开展环保市集活动
“姐姐,你能教我这道英语语法题吗?”在东沙湖城市客厅内,来自园区德威国际学校的志愿者正在为社区儿童辅导功课。
儿童友好不仅包含看得见的部分,即物化环境的改造,也有看不见的友好,即对孩子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同伴交往等方面的关注。2020年,社工在社区走访时遇到由于监护人缺位导致儿童死亡的案例,由此策划实施困境儿童关爱计划——“赤子计划”公益帮扶项目。经过4个多月的走访与调研,最终确立了2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父母重度残疾、重病或服刑,处于长期监管缺位的0至18周岁困境儿童,按照政府指导、社会参与、专业支撑、长效关爱的基本原则,社工依托困境儿童原有的环境,以“看见”“陪伴”“成长”为守护关键词,提供“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关爱陪伴服务。
目前,“赤子计划”公益帮扶项目已经组建了一支“1+N”团队,即“1名儿童+1名儿童导师+1名社工+1名心理咨询师+其他社会力量”,为儿童提供教育帮扶、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咨询和社会融入等相关服务。同时,落实结对帮扶的“叠加监护”责任机制,线上建立“困境儿童呵护中心”平台,为200多名困境儿童建立数据档案地图;线下打造关爱服务阵地,链接园区检察院、学校、社区、行业协会等单位和组织,围绕儿童出行安全、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欺凌等相关主题,开展学习体验、游戏拓展和安全教育等活动1500场次,开展困境家庭社区融入活动20场次,举办儿童青少年普法讲座15场,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为困境儿童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全链条的成长守护体系。
▲社工链接志愿者为社区儿童开展好书共读分享会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既要跟得上“天线”,还要踏脚于“大地”。园区注重专业社会力量作用发挥,以社工机构为媒介,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探索出一条多方联动的关爱服务新路径,让儿童友好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全民参与的集体行动。通过集合不同领域的知识、经验和资源,让“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美好愿景在苏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李海雁
在这里,了解专业社会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