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Negishi交叉偶联反应机理

学术   2024-11-17 08:14   上海  

Negishi交叉偶联

反应机理解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有机化学的广阔领域中,Negishi交叉偶联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手段,为构建复杂有机分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反应以其独特的反应机理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众多化学家的关注与研究。


01

反应机理


图 1

Negishi交叉偶联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包括三个关键步骤:氧化加成、金属转移异构化以及还原消除。

1.1 氧化加成

在我们之前讨论基元反应时,已经详细探讨了氧化加成这个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自由基机理。

图 2

具体的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在这个过程中,金属Pd的孤对电子(HOMO)向反应物RX的σ反键轨道(LUMO)转移了一个电子。这一关键的电子转移步骤促使了PdLn自由基与RX−自由基的形成。紧接着,X的孤对电子(HOMO)跃迁进入Pd的空轨道(LUMO),与此同时,释放出了R自由基。这一系列的步骤最终导致了方程式中描绘的一对自由基的产生。这些新生成的自由基随后会迅速地进行重新结合,从而高效地生成了最终的产物。

与SN2反应机制类似,通常卤素反应活性的顺序为:RI > RBr > RCl。

1.2 金属转移异构化

金属转移异构化的详细机理可以具体阐述如下:在这一反应过程中,金属Pd的孤对电子(HOMO)进攻Zn-R2键的反键轨道(LUMO)。这导致Zn-R2键的断裂,并同时促使了Pd-R2键的生成。此时,反应过程类似于一个亲核取代反应,其中Pd-X键发生断裂,生成了X-离子,其孤对电子(HOMO)随后与Zn的空轨道(LUMO)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从而形成了Zn-X键。实际上,这一反应步骤的难点并不在于其具体的机理本身,而在于为何科研人员会选择Zn元素来制备成有机锌试剂并参与此类反应。

在众多有机金属试剂中,电负性较小的碱金属,如锂(Li)、钠(Na)和镁(Mg)等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钯或镍催化的反应条件下往往展现出较低的活性。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金属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具有显著的极性,甚至接近离子键的特性。这种强极性导致该有机金属试剂表现出极强的碱性和亲核性。具体而言,这些试剂拥有高能量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因此它们很容易将电子提供给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空轨道(LUMO)。这种电子转移不仅会导致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失活,从而阻碍偶联反应的顺利进行。

相反,电负性较大的元素,如锡、硅或硼,在与碳结合时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共价键。这种稳定性源于它们与碳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具有较低的极性。因此,这些有机金属试剂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量相对较低,意味着它们不太容易提供电子。这导致它们自身的反应活性较低,难以直接进行偶联反应。为了克服这一局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需要对这些试剂进行充分的活化处理,以提升其活性水平,从而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偶联反应中去。

而位于电负性较小碱金属和电负性较大元素(如锡、硅、硼)之间的锌,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一方面,锌与碳形成的共价键不过于极性化,从而避免了因过强的亲核性对催化剂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锌保留了足够的反应活性,能够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中有效发挥作用。因此,锌及其有机化合物成为了进行此类催化偶联反应的优选物种,它们在化学合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3 还原消除

还原消除步骤是一个关键过程,它涉及中间体的分解,释放出交叉偶联产物R1-R2,并同时再生出零价态的钯催化剂,为下一轮催化循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由于氧化加成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机制,根据微观可逆性的基本原理——即可逆反应在其正向和反向过程中遵循相同的机制——我们可以合理推测,还原消除同样会展现出多样的机制。然而,在实际讨论中,我们更多地聚焦于协同路径。这一路径与协同氧化加成有相似之处,两者都被认为是通过一个非极性、非自由基的三中心过渡态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Organic chemistry》Jonathan Clayden等。

2.《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

3.《TH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ROBERT H. CRABTREE

4.Name_Reactions》Jie Jack Li.

微信号xkchem0103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文是个人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总结,仅用于学习交流,欢迎各位小伙伴批评指正。此外,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机合成
介绍分享有机合成方面的知识,经验总结,学习资料,奇闻趣事等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