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曾經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據重要地位,憑藉高性價比和創新技術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如今的日產,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得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日產的財務報表顯示,其全球銷量和利潤正在快速下滑,特別是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關鍵市場,銷售的頹勢尤為明顯。這一切讓人不禁要問:日產汽車,是否正在崩潰?
2024年11月7日,日產汽車宣佈了全球產能削減20%的計畫,並裁減約9000名員工。這是繼2019年日產因經營危機關閉或縮小全球14個基地,裁員約1.25萬人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重組。
日產在全球市場上,特別是在中國和美國,遭遇了嚴重的銷售困境。根據財報,2024年4月至9月期間,日產汽車集團營業利潤減少了90.2%,降至329億日元,最終利潤減少了93.5%,降至192億日元。這一數字令人震驚,甚至創下了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水準。日產在北美市場的表現尤為慘澹,從去年同期的2413億日元盈利驟降至41億日元的營業損失。對一家全球化的車企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極為危險的信號。
為了扭轉頹勢,日產不得不採取一些自救措施。不如日產還計畫將其持有的三菱汽車34%股權中的最多10%出售給三菱汽車。
日產的社長內田誠表示,為了承擔當前經營不善的責任,他將從11月起減薪50%(內田2023財年薪酬為6億5700萬日元)其他高管也將自願減薪,以示負責。然而,日產的銷售問題並非單靠裁員和減薪就能解決,其背後有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原因。
日產在中國和美國市場的苦戰,歸根結底是商品競爭力的下降。在美國市場,混合動力車的需求上升,但日產卻未能及時跟上這一趨勢,過度押注於純電動車型(EV)。
這種策略上的失誤讓日產錯失了大量潛在的消費者。此外,日產在產品更新上的遲滯也讓其失去了競爭優勢。在美國,日產的暢銷車型在2022年至2023年間僅推出一個新車型,與競爭對手不斷推出的新產品相比,顯得後勁不足。市場需求不斷變化,而日產卻未能迅速做出應對,導致了在主戰場上節節敗退。
值得一提的是,日產當前的困境還與其內部的管理文化息息相關。
儘管戈恩早在2018年就被解職,但其留下的管理文化並未徹底根除,管理層習慣於"等待指示",缺乏主動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決策遲緩和缺乏靈活性,讓日產在面對市場急劇變化時,顯得束手無策。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日產似乎已經意識到,僅靠傳統的內部調整無法徹底改變當前的困局。
因此,日產計畫通過縮短新車開發週期、加速決策流程等手段,試圖提升市場競爭力。日產將車型的開發週期從原來的50至60個月縮短到30個月,並計畫在12月1日設立首席績效官(CPO)職位,由負責歐洲等地區的執行副總裁吉約姆·卡爾捷擔任,旨在推動公司重建,加快決策進程。
同時,日產還宣佈將與本田及三菱合作,推動電動化技術的研發與共享,以此降低成本並提高技術的整體競爭力。這一合作被視為日產自救的重要一步,但也反映出當前日產在資金和資源上的緊迫狀況。內田誠在宣佈出售三菱汽車部分股份時表示,這是為了支持三菱汽車的經營戰略。然而,出售重要合作夥伴的股份,實際上也揭示了日產在經營上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從長期來看,日產的“生存計畫”能否成功尚存很大的不確定性。戈恩時代的“復興計畫”曾幫助日產在1999年經營不善時實現了快速轉型,但當前的市場環境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全球汽車行業正經曆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轉型,競爭格局也日益激烈。日產要在這一過程中實現逆轉,關鍵在於能否全公司上下形成共同的危機意識,同時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
同時,日產並非唯一一家在全球市場中陷入困境的日本車企。豐田和本田也在努力應對全球汽車市場的變化。與日產一樣,豐田和本田也面臨著電動化轉型中的挑戰,尤其是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面對來自比亞迪等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競爭,日本車企的傳統優勢逐漸被削弱。
儘管豐田和本田在產品佈局和品牌影響力上仍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技術創新和市場反應速度上,顯然需要更快、更堅定的行動。
日產的例子對整個汽車行業乃至任何行業都有著重要的警示意義。在當前市場快速變化的背景下,任何企業都不能因循守舊,尤其是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也在迅速改變。車企需要具備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快速回應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回顧日產的歷史,不難發現,這家企業曾經經歷了多次危機,每次都通過大膽的改革實現了復興。日產汽車是否真的會“崩塌”,目前還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畢竟,日產曾在戈恩的帶領下從瀕臨破產走向復興,展現了這家企業的韌性和潛力。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日產不能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不能徹底革除內部的管理弊病,那麼它將很難在未來的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車企之間的競爭不再只是產品本身的較量,更是管理效率、技術創新和市場應對能力的全面比拼。日產能否在這場競賽中重新崛起,還需拭目以待。
视频号:东京宅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