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东方趋势”关注我
最近行情怎么看?热点事件如何解读?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东方趋势”公众号后留言提问,即可与东方老师交流!
本周两市微幅回调,上综指微跌0.84%。
周一至周四,依然在散户热机构冷的节奏下,中小微板块均临近10月8日涨停高位区域附近,每天均有超5%的股票涨停(几乎全为中小微个股),令价值红利持有者无比煎熬。
周五市场传出查处虚假重组操纵市场的行为,众多脱离于基本面疯狂炒作的“妖股”以天地板方式巨量跌停,引发了严重超涨的中小微板块集体较大幅度回落。
投资人就看看这两个上演天地板的两大龙头妖股的日k线,再看一下其不堪入目的基本面与当下市值,那么,对周五的中小微板块回调是否感到又是必然。
即使周五中小微重挫,中证2000却仍较沪深300(大盘价值)取得了0.65%的超额收益。
上周笔者文章重点分析了连接两周中小微强于大盘价值红利超11%的绝对超额收益不可持续。如果本周是大小盘风格的转换对大盘而言则预期乐观。
从周五走势观察,A股上演了极致一幕:124家涨停,165家跌停。这一现象极为罕见,预示着巨大的分歧与后期市场波动率的大幅上升。
众多本周触及历史新高的个股开盘就集体跳水,尤其是科技线的核心龙头股,纷纷天量大跌。
中小微板块周五若是调整的开始,大盘价值红利则下周必须顶上,否则,市场将再陷震荡调整。
乐观的是,当下的底很清晰,即使再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那必然是会全力维护的,前期笔者多次论述到,这是一场不能输的仗。
因此,下周的重要会议内容与美大选结果将决定年末是继续震荡或是在寻求在大小盘共振上行中尝试向上突破。
从资金面上看,亦能充分看出节后小强大弱的原因。
上文数据亦显示节后公私募与北上资金等均呈小幅净流出状态,而普通投资人则情绪高涨,增量资金源源不断注入市场,形成了中小微持续的上扬走势。
增量资金中最主要是普通投资人的融资盘。
9月27日以来5个交易周融资余额持续走高,当周分别增加243、349、1409、300、477亿元。中小微一路狂飙,强大的赚钱效应带动全市场融资余额大幅上扬,全市场融资余额从924的13724亿元一个月时间上升至本周五的17000亿,杠杆纯增量资金起3500亿,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中。
同时,银行端理财资金增量资金更多地通过ETF基金入场,据测算9月30日、10月8日和10月9日A股股票型ETF产品合计净申购额分别高达663亿、1061亿和503亿元,是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且近一段时间仍在持续。
由于近期机构投资者整体上还是以逢高减仓为主要操作,并非当前主导市场的力量,向后看,由于近期机构投资人理性的交易行为让其未来交易更偏向多头,有利于行情稳定。
偏基本面的机构资金,更多还在等政策落地,等大选落地。
当下的市场主要靠政策预期吊着。
中金海外本周一段点评认为:政策和海外冲击互为因果,互为对冲。
由于机构投资人的冷静,而普通投资人的增量资金却源源不断进入市场,就形成了当下交易类资金,不断高切低,去寻找产业新技术,政策类主题,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短期不能证伪的故事,这对维系当下市场情绪意义还是非常正面的。
但笔者不建议普通投资人当下去参与中小微的危险游戏。
海外资金的主流仍认为A是一种“交易”(trade),而不是“投资”(investment),部分原因是,在各主要市场中,中国从GDP到企业盈利和股票回报的传导并不佳,因此可以看到,国庆节前短短一周疯狂涌入的北上资金5000亿,在节后却迅速的离场,“交易”而非“投资”属性一目了然。
内资方面,当下是活跃资金主导的博弈交易阶段,待政策落地起效、价格信号企稳后,机构资金或将遵循基本面逻辑逐步推动市场稳步上行,届时,配置上绩优成长和内需板块或将持续占优。
当下,应对中证A500,沪深300这样的进可攻,退可守价值红利充分重视,普通投资人可以考虑将持仓分批分阶段从中小微板块中换入一部分价值红利持仓,均衡大小盘风格配置或更适应当下行情。
当下中小微的一批个股更类似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但只要我跑得比大多数人快就行了,有意思的是,如果所有人都能跑得比大多数人快,那谁是少数人呢?
近期彭博小作文被广泛流传,《这次经济刺激政策“规模相当大”》。
事情是这样的,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美国华盛顿受访时表示,中国这次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规模相当大”(beofquitelargescale),主要目的是提振内需,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市场投资人认为,11月初大会之前,市场的底是有托的。因为大会的预期牵引着市场。11月大选和大会之后,市场可能选择新的方向。
但不好一点,市场对这个讲话带来的十万亿期待无疑是又提高了大家的预期。
无论大会怎么样的结果,又被海外媒体带节奏了,这十万亿无论有无,都很麻烦。
历史上人大会都是10月底开,这一次也是破天荒推迟到了11月份,而且时间又巧合在从4号到8号正好涵盖了美大选,所以从这个角度是不是证明着有关方面应对外部形势的变化,对下一阶段要出台的财政政策和其他的配套政策有一些备案对冲。
在各部委密集发布会后,第一轮的政策已基本到位,基本形成了短期托底,但是短期托底解决不了通缩问题,而通缩的性质又决定了必须使出千钧之力,久久为功,最后才能突破通缩,使得老百姓的就业的预期,企业雇人扩张的预期恢复到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可以预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小政策仍会持续不断,即使使出千钧之力也必须走出通缩,恢复经济消费良性循环。
划重点:这一次有关方面从9月24号以来,历史上首次把资本市场上升到了一个改善社会预期,促进经济消费的良性循环的重要抓手的地位。
下周是今年最最重要的一周,周五很多重磅迷底将揭晓。
在下周国内重要大会的过程中,美国也会进行大选。如果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没有出现候选人觉得要重新寄票,暂时不认输的现象,一般美国大选11月6号北京时间可能两三天之内就会出台。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重要会议11月8号正式结束之前,就可能知道了美国大选的结果。
由于周末公布的数据,工业企业利润- 27% 的同比,这就显示了当下供需失衡其实仍非常严重,经济本身内生的这个循环仍然不是很畅通,而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它就会削减工资,形成工资和价格下行的一个螺旋。因此整个通缩的螺旋式具有非常强的韧性。
虽说这个重要数据特别差,但是市场讨论的却比较少。
有不少观点反而一致认为——数据越差,政策越大。
总之,现在貌似大部分投资者关注的是远方(政策),而不是脚下(现实数据和3季度财报)。
就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刺激规模至少在12万亿以上才会让市场满意,同时,若特当选,市场短期仍会存在冲击,下周超级周的悬念满满。
划重点:决定机构投资人是否参与启动价值红利的第二波行情时点则取决于机构投资人对:到底近期的政策是托底化解风险,还是有一个较大的思维范式的变化的认识统一,一致性共识形成后方能启动行情第二波。
显然,当下机构投资人仍在密切、纠结地观望中。
在市场再次迷茫之际,不妨关注一下权威人士对市场最新的看法与对未来行情的指引。毕竟这个行情因政策而生,那么关注政策的态度更显重要与必要。
权威人士对节后一个月来的行情震荡与另一个视角看待未来市场或有助于投资人把握行情节奏与趋势。
权威人士指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推出宏观经济增量政策,扭转股市和楼市的持续下行趋势、解决我国经济当前总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振奋了市场情绪、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各相关部门也已深入研究和陆续推出各种增量政策和措施。因此,怎样进一步聚焦各方面的共识在最佳的综合发力点上实施最优的增量规模,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庆节之后,股市没有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继续大幅度直线攀升,有些人一时觉得有挫折和失望感,甚至对股市的反弹产生了怀疑态度。其实如果再继续节前那种以一天10%乃至20%的指数加速度上涨,那么就会迅速变为疯牛从而遭遇不可避免的暴跌,那样最受伤的反而恰恰是跟风追进的大多数散户投资者。波浪式发展的长期牛市既是政策目标,也是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所在。
有些性急的人希望至少可以来一波快牛猛牛先把股市一举推到一个比如4000或5000点以上的水平再说平稳发展。他们认为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股市还有极大的上涨空间。有人甚至把股市估值与金融战乃至阴谋论联系在一起。不错,新兴国家市场与发达国家成熟股市的估值水平确实一直存在着相当差距,如美国紐约股市由30家大企业组成的道琼斯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为30倍和7倍多,而由A股的大市值公司组成的沪深300指数则分别是13倍和1.4倍,这方面既源于结构性的差异(我国最大市值的公司往往为国有银行和资源型垄断企业),但也确实反映了随着我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国股市未来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当然也要看到这种差异同时源于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与新兴国家市场之间的历史估值水平与公司治理、法治环境、市场成熟度和市场风险性的差异,缩小乃至消除这个差异并非一日之功、难以一蹴而就。这就如我国目前刚刚1万多美元的人均GDP要达到和比肩人均几万美元的发达国家也还需要时日和努力一样。
有人认为,近年来生物科技、芯片特别是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发展已经使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确实,科技创新确实是推高市场的重要因素,如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三年牛市还在不断创出新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其股价表现是以企业盈利的不断大幅度上升为支撑的。如与A股中证500 的24.7倍、1.8倍相比,其代表性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也只是29倍、5倍左右,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是44.5倍、6.4倍,与A股创业板的33倍、4.2倍,北证50的48倍、4.7倍,科创50的72倍、4.7倍相比也还并不离谱。即便如此,现在国际市场上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谈论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是否已经被市场过早和过高的兑现,从而美国股市是否已经周期性见顶。
划重点:权威人士进一步表示:相比较之下,我国5000多家上市公司可以说集中了我国各行业最重要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同时每年还不断有增加的新公司上市,然而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总利润近三年来却持续下降,今年来还出现了总营收和总利润的双双下降。由此可见,股市要真正长期走好走稳,还是要以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不断提升为前提。
既然如此,有人问国庆节前上证指数已经超过3300多点的时候,我为什么说股市至少还有10%到20%的上升空间呢?这当然主要是因为中央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仅以这次央行以2.25%的国债利息水平向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以及向证券公司等提供超限量的信贷支持为例,这就给我们一些有更高股息分红的上市公司提供了较大套利激励的空间。以A股代表性的上证指数为例,由于集中了大多数大市值绩优高股息公司,因此,只要超限量信贷资金支持的承诺逐步实施到位,缩小乃至抹平这个股息利息差,就可以使上证指数跨越2021年创出的3700股市高点,以至接近4000点左右的区域,从而使得大多数股民和基民扭亏为盈。所以上述言论并不是一个随意的主观臆测,而只是一个按照货币政策支持的承诺到位的算术问题。
还有人问,那么在企业盈利能够普遍大幅度提高之前,进一步的降息不是可以使得股市有更高得多的水平吗?降息当然可以进一步推升市场,只是由于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已经被压缩得很窄了,进一步降息必然要求同步降低个人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和与存款利率挂钩的理财和固定收益产品(这总计约20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这样就会在另一端大大减少我国居民家庭本来比较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每降10个基点就会减少2000亿),这样就有个得失权衡的问题。再考虑到宏观金融政策的总体权衡,降息的余地其实相当有限。综合这些情况,仅冀望向几百家符合条件的绩优高股息上市公司的定向超限量信贷支持,就能任意推高和维持有几十万亿流通市值的A股市场,并以此来激活整个经济,既不现实也不可取。须知股市是一个永不止息的连续博弈的战场,故而速胜论或悲观论都有很大偏颇。
权威人士的最新结论是:综上,货币政策的支持本身只能带来股市的反弹,而不可能造成股市的趋势性反转。只有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从而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包括预期的改变才是股市能真正走好走稳的基础,这也是中央这次推出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的真正看点。
政策组合拳的有效实施,带来的肯定不仅是股市的一时反弹,而会是反转。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还在疑惑反弹还是反转呢?这是因为在中央大政方针决策之后,还有一个各部门各方面政策部署、实施的过程,还存在能否真正做到落地有声、抓铁留痕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细节决定成败。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内外部多种挑战,但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又不急躁冒进,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好转和企业盈利的不断攀升,中国股市的波浪式“慢牛”和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接资本市场繁荣灿烂的明天!
以下问题仅供读者互动交流使用,问题本身及投票结果不代表作者的观点及立场,亦不构成任何专业性、预测性或指向性的结论或建议,读者请勿据此形成错误认识或信赖。投票结果未经允许严禁复制、传播或用于商业通途等,请读者知悉。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梁峻
执业证书编号:S1440619040014
免责声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各位读者对未来的行情怎么看呢?
看“多”请点击“赞”,
看“空”请点击“在看”。
您的点赞将有助于东方趋势和大家一起看到市场情绪导向,也有利于我们更精准的把握市场趋势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