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东方趋势”关注我
最近行情怎么看?热点事件如何解读?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东方趋势”公众号后留言提问,即可与东方老师交流!
经过上周短暂两天改变信仰的信心之阳后,上周末市场一致性乐观的情绪再一次遭遇了重创。这样的重创一年来一直重复演绎,在无数的“重磅利好”中演绎着相同的剧本。
建议有关方面不要在每天标题中的过频使用“重磅利好”,这个美好的词汇对投资人而言正在走向相反的语境。
言归正传,本周主要宽基指数均遭重创,上综指,深成指大跌2.69%,2.41%。市场并无内外利空骚扰,市场春节经短暂反弹后,标准地呈现向市场最小阻力方向运行的特征。
一年来,笔者对市场持悲观预期,当下并未看到改变市场运行趋势的迹象,观望与控制权益资产仓位是成熟投资人必须重视的。“抄底”这个话是不专业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
在上周文章中,即使市场正在传着惊天利好,但笔者仍悲观的指出:
【一】周末行情的性质市场乐观居多,仿佛两根阳线又改变了信仰。
【二】沪深两市股票型ETF8月净流入金额超1400亿元。但A股八月如此不堪的表现亦让投资人倒吸一口凉气,究竟是谁在卖,在有关方面月净流入1400亿资金的情况下,居然打的市场溃不成军,也就是说,市场有远超1400亿元的投资人净流出离场了。
【三】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周末市场的转机并非来自市场的自身力量,而是来自一则传闻。
【四】未经证实的传闻引发了市场如此大的波动算不算操纵市场?
【五】即使该未经证实虚伪的重磅传闻兑现,也难以成为改变当下A股最小阻力方向的导火索与逻辑。
【六】若此时兑现传闻则是利空银行板块的重磅政策,对大盘稳定的中流砥柱银行板块若崩溃对A股稳定更为不利。
【七】落幕的故事听的太多,但还是不得不想象一下,一旦银行业增长放缓,股息率性价比下降,险资等抱团机构又会是以怎样的方式退场?
最后形成上周文章结论:其实涨跌的逻辑是信心,是去年“724”一针见血的指出的“要提振市场信心”,但市场当下这种居危思危的心态却是A股投资人的主流,归根结底,还是信心问题。市场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诉求都在满足,但市场的诉求又是对市场有利的吗?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如此,本周令投资人非常不解与意外的再次破位下行的原因,似乎也有了答案。
更令投资人悲观的是,从银行板块本周极弱的走势上看,貌似上周末传闻(起码部分)属实概率大,但上周笔者文章也详细分析过了,即使属实,对消费,对经济,对A股的直接拉动亦非常有限。
市场对利好早已脱敏。
上周的传闻如果具体到借款人,按照100万元按揭贷款、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存量按揭利率下调70bp,估算可降低借款人月供约400元,节约月供和总还款额约5%。
事实上,存量房贷降低并不是新鲜事。在去年9月,存量房贷利率已经进行过一次统一调整。如大家所见,政策实施到当下已近一年,对消费,经济与A股的影响……(当时的政策主要面向存量首套房,要求存量房贷下调后的LPR加点不能低于发放时的城市下限。央行指出,政策实施首周有98.5%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合计4973万笔、21.7万亿元人民币、平均降幅73BP,即居民每年减少偿付1584亿元。如果具体到借款人,按照100万元按揭贷款、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存量按揭利率下调70bp,估算可降低借款人月供约400元,节约月供和总还款额约5%。)
传闻中利好兑现后的力度大致与去年九月政策相差不大,其影响可参照去年九月政策后市场的反应。
关于市场的后势方向,这个话题很敏感也很沉重,建议还是不要加入过多主观愿望。一年来,最有效,最诚实的指标唯有市场最小阻力方向,什么时候市场见利多涨,见利空更涨如道指一般,则市场最小阻力方向向上,反之亦然。
统计数据方面依就比较沉重。刚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公布的社零和餐饮业数据均出现了负增长,如2024年1-7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下降4.2%;就7月份单月而言,上海的住宿和餐饮业消费额下降了7.7%,北京和广州也都类似。一线如此,后面的更难。
房地产步入长期的下行周期,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进而使得广义财政收入下降,进而影响财政支出的增长与居民收入就业。同时,金融收缩和实体经济收缩也将同时发生,在乘数效应的共振下,其拖累经济的势头仍在持续。
近几年最大的亮点是出口,全球一枝独秀。
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顺差占GDP比重约为10%,也就是说,我国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估计三分之一是用来出口的。但一旦出口下滑,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峻,并将增大就业压力,影响汇率稳定。这是隐忧,亦是居民与企业端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同时,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中,A股市场可以把四大行不断买成历史新高——现在四大行市值居然超过二千个个股的创业板市值,而去年初两者还相差近三倍……
其他股票的风险偏好是一个冰点,这是一个减量市场。
大家把带有风险偏好的股票抛掉,把带有垄断和特许经营权的价值张扬到夸张的状态。大家知道银行日子也不好过,即便在不好过的情况下,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这个状态或还会不断延续。
中国经济要解这个局,通缩世界的局边际要打破,从行为上来讲很清晰。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大家的认知会越来越一致。
昨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我国在“十五五”时期应建设“民生大国”,把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居民消费放在更高位置上。
杨伟民指出,扩大消费,短期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从长期看,更要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机制。消费的背后是收入,收入的背后是就业。他表示,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着力扩大市场化就业。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的主体,扩大消费必须扩大就业,而扩大就业必须更加积极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笔者真心地为杨主任点赞,一言中的。
当下经济的情况,到底是叫信心不足,还是说真的是有效需求非常弱?换句话说,是真的没钱还是信心不足?同样的问题还有当下的金融市场,比如说2800点是信心不足造成的还是缺乏资金造成的?
前期市场在热烈预期美国降息,这样全球流动性宽松了,资金就回流了。我们的资产便宜,所以资本会回来。
其实资本的流动,要知道,我们现在便宜。那你从资本的角度来讲,不是图便宜的,而是图的是你现在便宜,未来能贵。但是如果你现在便宜,未来更便宜,那资金为什么要来?换句话说,债券收益率不断走低是在告诉你另外一个答案,就是我们的企业在创造投资回报率的能力。全社会在创造投资回报率的的能力,其实是在大幅度的下降,所以预期也在大幅下降。
当下的国债收益率是2.1%。可以预期未来国债收益率到了2以下是大概率事件。
这代表着什么!我们在前几年的时候,整个债券收益率在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其实就是说去年很多很多人已经感受到说去年居民部门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在那个背景下,我们的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速度其实远赶不上今年。
全社会在创造投资回报率的的能力在大幅度的下降。反映到各行各业里的话,其实就是一个字,叫“卷”。意思就是这么低的毛利率了,大家为什么还在不停的竞争。
这其实反映出来的就是2.1的债券收益率,那其实就是中国经济的内部需求的真实反映。所以对当下的宏观经济的一个最简单的描述,就是内部的有效需求不足。
同时,银行这两年储蓄是异常增长,而且背后看到的是信贷,尤其是居民部门,其实不再加不再做借贷行为了,并在持续大幅降杠杆。这就是是信心不足的具体体现。
有投资人会说我们的居民储蓄近几年巨幅增长,钱不是问题。这种异常的储蓄增长在九十年代日本如出一辙。
从90年到2002年长达12年的时间里,这正好是日本房地产泡沫刺破了之后,这12年日本的经济增长值就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这12年里,日本的去日本银行的储蓄是增长了百分每年增长4%到5%,增长了12年,也就是当时的日本同样不缺钱。
问题来了,为什么储蓄那么高,钱都在这,为什么不消费?为什么不投资?
答案其实很简单:资本最简单的逻辑没有回报率为什么要投?所以当投资回报率大幅度下降以后,就会发现资本的投资偏好,很快地就下去。这就是投资萎缩的主因。
居民端消费萎缩的原因是现银行里大幅增长的存款并不是均匀分布导致的。具备消费能力的大部分年轻人群并没有均匀存款,在年轻人就业与收入预期下降后,最活跃的消费群体消费走下坡了。同时中国老龄社会的临近也让能够刺激消费的人群大幅减少,而他们却是中国最有消费力的人群。
另一方面,过往十几年中产到底靠什么完成了消费升级?如果靠的是收入,注意是劳动收入的增长,没有问题。比如工资从1万块钱翻到2万,翻到4万,你的消费自然进行升级,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消费是在过往十几年基于财富效应,其中包括基于房地产价格带来了财富效应推动的消费,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举个例子,中产阶级这两年房地产缩水(把首付赔掉以后成了负资产),他的消费马上降级,立刻降。财富一旦缩了水,消费就自然降级了。不管他的其他收入,在中国,房市与股市是居民财富的大头,近几年这个大头疯狂缩小,才是消费不断走低的主因。
如果判断成立,那么刺激消费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当下,稳定房市与股市,重建居民财富增值信心才是牛鼻子,才是刺激消费恢复经济与信心的重中之重!
上个月全球资本市场因为场外杠杆过高,出现了短暂的闪崩。这次短暂闪崩与企业好坏没关系,它主要崩的就是高杠杆。
但跌了10%国内资本市场没大的影响,包括笔者在内,国内市场情绪即乐观了,认为东升西降终于来了。然而几天过后,杠杆风险就拆掉了,全球资本市场又全部涨回来,道指还屡创新高,而反观A股……
国内还不懂这个现象,我想让大家注意,海内外资产其实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一个差异。上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杠杆风险过高-闪崩-拆掉-全球资本市场全部涨回但A股行情依旧独立,其实说明更多的A股不随着全球共振——因为经济已经不共振了。因此,未来A股很难产生美联储降息后全球资本回流A股的逻辑。
当下,不仅仅是居民有效需求不足,还涉及企业生产端为什么如此卷的问题,还涉及到反馈的问题,居民到企业,企业到降本裁员增效,降本裁员增效到居民,居民再到企业,这样的一个螺旋式的负循环都需要去打破。
同时,对于国内而言,市场还没有建立收缩结束的预期,要改变预期需要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现在宏观政策当局和投资人之间已经形成了“懦夫困境”的对峙局面。
要打破这个局面,必须要有先行者,通过花钱、负债、加杠杆,重新激活经济循环。
就当前市场而言,交易钝化带来的市场低迷,这种长尾波动率不是绝大多数投资人所能承受的。
长周期上看,虽然当下遇到一些困难,但不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中国经济是光明的。
以下问题仅供读者互动交流使用,问题本身及投票结果不代表作者的观点及立场,亦不构成任何专业性、预测性或指向性的结论或建议,读者请勿据此形成错误认识或信赖。投票结果未经允许严禁复制、传播或用于商业通途等,请读者知悉。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梁峻
执业证书编号:S1440619040014
免责声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各位读者对未来的行情怎么看呢?
看“多”请点击“赞”,
看“空”请点击“在看”。
您的点赞将有助于东方趋势和大家一起看到市场情绪导向,也有利于我们更精准的把握市场趋势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