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人文 ‖ 2799】散文 · 杜成仓 ——《话说冬至》

文摘   2025-01-10 09:28   宁夏  


   



话说冬至

文‖杜成仓

春来江水绿如蓝




以文化人
  文学是心灵的窗口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璀璨明珠,宛如一幅淡雅水墨轻铺于岁末年初。它不但是天文与季节更迭的精准坐标,也是亲情团圆和幸福的序曲;它不但是一年中阳气渐长的起始时刻,而且是传统民俗与饮食文化交织成的绚烂篇章。此节气如镜照古今,映现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底蕴与哲思:阴极阳生,万物更新,寓意否极泰来,生生不息。

PART01
01

冬至,在《三礼义宗》中,对冬至的“至”有明确解释:“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冬至,北半球的白昼短至极致,黑夜漫如长夜,这不仅是天文现象的直观展现,更是自然韵律与生命节奏的深刻寓言。它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以太阳的位置变化为笔,勾勒出季节更替与万物生长的奥秘图谱。冬至,矗立在时间的交汇点上,犹如一座璀璨的灯塔,穿透岁月的迷雾,引领我们感知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律动。

在这一刻,时间的脚步仿佛变得清晰可闻,轻轻叩响着岁月的门扉,每一声都承载着过往与未来的对话。自然的呼吸,温柔而深长,缓缓吹拂过生命的枝叶,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悟。冬至,让我们在岁月的轮回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短暂与宝贵,它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每一个当下的珍贵与不可替代。

让我们在冬至的启示下,学会珍惜每一个季节带来的不同风景,用心去感受自然与生命的每一次交融与碰撞。在这漫长的黑夜中,寻找那一抹即将破晓的曙光,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每一个新生的黎明。

PART02
02

冬至时分,寒风轻拂,却吹不散家的温暖气息。这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情感与亲情如细流汇聚,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与牵挂,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穿透寒冷,照亮归途。

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围炉而坐,热气腾腾的美食在舌尖舞动,不仅温暖了身体,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颗幸福的种子。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喜怒哀乐交织,家的温馨与亲情的纽带,在这一刻紧紧相连,牢不可破。

冬至的夜晚,静谧而美好,家的温暖如同灯塔,指引着我们穿越生活的喧嚣与忙碌,找到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安宁。每一声笑语,每一次拥抱,都让我们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个宝贵时光,让这份团圆的记忆永远镌刻在心间。

PART03
03

冬至,这个说法起源于道教的“十二辟卦”,即道教以十二个卦配十二个月,每一卦为一月之主,其中冬至之月(子月)是地雷复卦,卦象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寓意阳气初生,故得名“一阳生”。

冬至这天,虽然有着“阴盛而衰,阳气初生”的说法,但在气象上,冬至或冬至后的温度并不会回升。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会在在冬至之后到来,换句话说,“数九寒天”正式开始了。

冬至,北半球最为凛冽的时节之一,却蕴藏着生命最深刻的哲理——阳气回升,生机再续。在古老文化的智慧里,冬至不仅是季节的转折点,更是阴阳交替的神圣时刻,象征着阳气从沉寂中觉醒,万物在寒冷中孕育着复苏的力量。

这一现象,恰如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与不屈,即便是在冬日最严寒的时刻,依然能够窥见生命力的坚韧与盎然。冬至的阳气回升,是对自然界规律深刻洞察的体现,更是对生命力无尽的敬畏与期待。它告诉我们,在困境与挑战的深处,总有一份勇气与力量在悄然生长,引领我们走向光明与希望。

冬至的阳气回升,如同希望的重生,在寒冷的冬日里点燃生命的火花,让我们在艰难时刻依然坚信,生命的奇迹与希望的光芒,永远照耀着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PART04
04

冬至时节,传统文化的韵味与民俗风情交织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铺展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北方地区,家家户户忙碌而温馨,饺子成为冬至餐桌上的绝对主角。那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宛如元宝般整齐排列,寓意着财源广进、团圆美满。热气腾腾中,人们围坐一堂,共享这份节日的喜悦与温情,饺子的香气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生活图景。

而在南方,冬至的氛围则别有一番风味。汤圆,这一甜品成为了节日的宠儿,圆润细腻,象征着团圆与幸福。家家户户,或煮或炸,甜而不腻的汤圆在舌尖舞动,传递着节日的甜蜜与温馨。人们品尝着汤圆,也品味着南方文化的细腻与温婉,感受着这份独特的冬至韵味。

冬至的民俗与饮食文化,犹如中华文化长河中的宝石,闪耀着独特的光,使我们在享受美食之际,亦能体悟中华文化的深邃与智慧。

PART05
05

在古代,没有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古人依靠长期农业生产中的观察与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预测天气的农谚:

“冬至晴一日,冷到五月中”意味着,若冬至为晴天,则后续天气将持续寒冷至五月中旬。这反映了古人对寒冷天气的长期观察。

“冬至日头大,不见雨雪落”则表明,冬至若阳光普照,则后续晴天较多,雨雪稀少,可能导致干旱。

相反,“冬至雪花飘,丰年要来到”预示着冬至降雪多,将是丰收之年,体现了“瑞雪兆丰年”的农耕智慧。

而“冬至一日落,煤炭贵如金”则指冬至若降雨雪,后续天气寒冷,取暖需求大增,煤炭价格随之上涨。

这些农谚是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具有参考价值。

在古代农业社会,冬至是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节气。人们通过观察冬至时的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趋势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冬至后的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也是农民们准备春耕春播的重要时期。

冬至的农事活动指导,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和智慧。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洞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与季节的更替,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农事计划。冬至的农事活动指导,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相互依存,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与恩赐。

PART06
06

冬至,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气,犹如一部跨越时空的历史长卷,记录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深刻敬畏、对生命的无限珍视、对家庭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执着追求。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岁月轮回中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力量与方向。

在这个冬至时节,让我们怀揣敬畏之心,去感受自然的韵律与节奏,体会生命的顽强与奇迹;让我们怀揣珍视之情,去珍惜每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让爱与温暖在心间流淌;让我们怀揣思念之念,去追寻那份对家的深深眷恋,让家的温馨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怀揣传承之志,去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未来。



作者简介





杜成仓】隆德县作协会员,固原市作协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中国乡村人才库终身会员。先后在《固原日报》《六盘人家》《乡土文学》《东方散文》《黄河原创文学》《现代作家文学》《中国乡村》《六盘诗文》《诗韵文苑》等报刊与网络平台发表小说、散文多篇。

“六盘山诗文”投稿须知uersi

    1.来稿必须保证原创,思想健康向上,语言精炼,艺术性强。

    2.来稿需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和作品名称,如作者本人不愿意显示真实姓名,请在来稿中予以说明。

    3.来稿时请附上作者本人的生活、艺术照片和个人创作简介。

    4.来稿一律请发873123376@qq.com邮箱,来稿一般在10—15日内编排发出。


六盘山诗文编辑工作室

Liupanshan

六盘山诗文

编辑:水比药苦


谢谢关注




六盘山诗文
宗 旨: 用文字表达心情,以文学慰藉心灵。 主要板块: 六盘前哨、六盘人文、原创天地、摄影绘画、雏鹰展翅、 小编园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