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人文 ‖ 2803】散文 · 马守兰 ——《老柳树》

文摘   2025-01-23 16:59   宁夏  




      





老柳树

 马守兰 



 风滑过树梢,夜籁正浓。似有星星点点的雨滴落窗台,风声里,脑海中那棵高大的树木越发清晰,它走过无数个四季,依然守卫在小小院落的门口。在那无数个冷雨肆虐的夜晚,它曾一次次地落尽所有的叶子——春时新衣,夏时盛装,秋来翻飞的彩蝶!

于无声处流淌的寒来暑往,像极了我们的行色匆匆。而岁月里最痴情的守望者,从未离开过土地,就像门前那棵老柳树——村庄永远的风景。

可是,可是,倏忽间,它像一场长长的梦,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完全飘散……

最近一次回家,刚转过门前河上的小桥,我一眼就发现家门口那棵高大的老柳树不见了。我有些纳闷,因为那是一棵从童年时期就陪伴我们的“好友。”后来的多少年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它都一直作为故乡的形象矗立在我们的心里,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从未消失过呀!

进门之后,我找到在厨房里忙活的母亲。简短的寒暄过后,我了解到因为门前的村道要铺水泥做硬化,而那棵柳树正好在村道经过的地方,负责修路的人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将它砍倒搬到一边的场院里去了。

我的心里顿时泛起一阵阵难过。来到场院上。我看到那棵曾经高昂着头,无数次勇敢地迎接风雨洗礼的大树,带着它的枝枝叉叉,静静地躺在地上。主干上的年轮清晰可见。我的手指轻轻地摸过一圈一圈岁月留下的印痕,心里五味杂陈。

少年时期,每到春夏时节,无数根柳条上缀满了青青的细叶。我们一群孩子总会聚集到柳树下玩耍。男孩子往往会爬到树上,折下一些小指头般粗细的枝条,拿在手里拧一拧,扭一扭,一个柳条哨子就做好了。放在嘴里使劲一吹,“呜呜……”,好听的哨音就会传到很远的地方,吸引来更多的玩伴。我们便吵嚷着让那巧手的人给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

吹一会儿哨子,大家又去河里挖一些泥巴来,再顺便搬来一些平整的青石板,泥巴在石板上搓一搓,揉一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家”。再捏几个泥人,“家里”也就有了灵动的“生活气息”。那时候的大人成天在地里侍弄庄稼,根本就顾不上管我们。任由我们玩得天昏地暗,常常忘了吃饭睡觉。

放暑假了,大柳树旁边的杏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杏子。有的还露着红红的脸蛋,让人馋涎欲滴。不知怎的,那棵杏树主干很高,很直,我够不着,也爬不上去。但是,我发现可以借助距离很近的柳树摘到杏子。于是,我顺顺当当地爬上了柳树,站在接近杏树一端的枝叉上,手一伸就轻松地摘到了熟透的杏子,丢一个在嘴里,香甜可口,那滋味,别提有多香甜了!后来,我还发现可以顺着柳树的一根粗壮一点的枝条爬到后面的房顶上!而且,如果坐在房顶上,杏树上的杏子也是可以够到的!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终于看到父母一前一后走出家门,到地里去忙活了,他们肯定是天黑了才回家的。

我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没想到却是出奇地顺利。我爬上柳树,双手牢牢地抓住近旁的枝叶,脚踩着那根粗枝条,一伸腿就踩到了房顶的青瓦上。确定站稳了,才松开手小心翼翼地坐下来。拽过一嘟噜杏子,开心地吃起来。坐在高高的房顶上,我吃得洋洋得意,弟弟妹妹根本发现不了我!后来,吃饱了,我干脆躺下来,唱起那首电影《刘三姐》里学来的半生不熟的歌“唱山歌来哎,这边唱来那边和……”。

在杏子逐渐减少的过程中,我又故技重演了几次,最终还是被父亲发现了——因为我踏破了房顶上的几块青瓦。

那棵树上的杏子快摘完的时候,天气突然转阴,接着一连下了几天大雨。一向结实的屋子,开始漏雨了,我们全家人不得不找来盆盆罐罐接雨水,整洁的屋子里变得凌乱不堪。于是,乘着大雨暂歇的空当,父亲找了一把梯子,到房顶上查看究竟。我知道自己闯了祸,吓得躲进了柴草房,假装一边喂鸡,一边注意着父亲的举动。

直到妹妹过来叫我,我知道他俩已经告过状了。因为有一次我忍不住向她炫耀,伸过房顶上的杏子比别的都甜,她肯定猜到我上去过了。她幸灾乐祸的样子让我很想揍她一顿。但是已经迟了,我乖乖地来到父亲面前。父亲先是说了房子漏雨的原因,接着问:“你们谁踩着树上房顶了?”弟弟妹妹赶忙摇头否认,并一致用指头指着我。我狠狠地瞪了他俩一眼,没敢吱声。

“反了,反了!”父亲明显很生气。“你马上找几片新瓦,给我把那几片烂瓦换了,不然我把你的腿打断,你胆子也太大了!”话虽如此,但是父亲对几个女儿从来都是好脾气。他默默地找来新的瓦片,补好了房顶。

后来的杏黄季节,虽然我再也没有上去过。但是房上同一位置的瓦片还是破过几次,屋子也漏过几次雨,当然,父亲也补过几次新瓦片。我怀疑,是家里的另外一两个馋猫也偷偷地躺在房顶上吃过杏子了。

母亲走出大门,叫我去菜园,将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记忆里那棵大杏树早在二十几年前就连根挖掉了。再后来,扩建新房子,老房子也推倒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

但是,眼前虬枝错节的老柳树,那些曲曲弯弯的躯干和躯干上或深或浅的脉络,分明是岁月刻下的密密的文字啊,这文字,更像是一首首永远不会腐朽的诗篇,述说着过往。

我是一个幸运的倾听者。 静静地听,细细地听——在游子的梦里,故乡那云卷云舒、风起雨落、花开花谢的声音,多么温柔,多么清晰啊!



作者简介
【马守兰】西吉县某小学老师,热爱读书,喜欢并用文字记生活。



“六盘山诗文”投稿须知

    1.来稿必须保证原创,思想健康向上,语言精炼,艺术性强。

    2.来稿需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和作品名称,如作者本人不愿意显示真实姓名,请在来稿中予以说明。

    3.来稿时请附上作者本人的生活、艺术照片和个人创作简介。

    4.来稿一律请发873123376@qq.com邮箱,来稿一般在10—15日内编排发出。


六盘山诗文编辑工作室

Liupanshan

六盘山诗文

编辑:水比药苦


谢谢关注




六盘山诗文
宗 旨: 用文字表达心情,以文学慰藉心灵。 主要板块: 六盘前哨、六盘人文、原创天地、摄影绘画、雏鹰展翅、 小编园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