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 圣
文‖庸之
去年暑假,相约几个玩伴去北京旅游参观。先是坐客车到银川,再坐飞机到北京,回来做硬卧,除去往返两天,为期五天的短短时间,匆忙、快乐、有趣、难忘,让人大饱眼福大开眼界。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壮观的故宫楼群,神奇的海底世界,攀登八达岭长城在最高处“不到长城非好汉”照完相掏出汗水浸透汗珠淋淋的五十元现金递给摄像师傅,简陋普通的纪晓岚家与富丽堂皇、豪华奢侈的恭王府。说恭王恐怕你一时间还反应不过来,噢,那就是大贪官和珅,在和珅家“流水曲觞”喝喝茶,坐在暖楼上看看戏,在康熙御笔“福”前留张影……都留下我们匆忙而欢快的身影。然而,最令人感受深刻、无限景仰、精神得以净化洗礼的是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8月7日早晨近8点,我们就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广场前。惠风和畅,天朗气清。高大巍峨的纪念堂四周,已经有来自海内外不同肤色的前来瞻仰的人们自觉排成长长的纵队,每排10人。从西边入口,经南、东,环绕一圈至北门。踏着小碎步,跟随络绎不绝的瞻仰队伍,就这样一直不停地走着走着,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来到北门。我在门前卖花处购买两支兰花,一元一支。兰花纯洁素雅、鲜嫩俊艳,正好代表我这颗虔诚纯洁而无限景仰的赤城之心。我一手拿一支兰花,虔诚地举在胸前,准备敬献毛主席。当时有一位同事向我要一支,我都没舍得给。因为,我怕少一支兰花,就会使我的景仰情感少了一半。
跟随队伍,拾阶而上。到了门前,一位高大伟岸的解放军战士手持钢枪,矗立门前,目光炯炯,严肃冷峻,神圣不可侵犯。进入大门,队伍变成两队。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们更加敬心膜拜。工作人员都是十分干练挺拔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军帽上的五角星熠熠生辉,腰间皮带紧束,戴着洁白的手套指引我们进入正堂,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巍峨的汉白玉毛主席坐像。在坐像前,人们敬献鲜花。我和老朋友田养世老师虔诚的跪在主席雕像前,双手拿着圣洁的兰花高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向领袖鞠躬,虔诚地跪到在领袖脚前,将兰花端端正正地摆在花堆前。就在跪倒的一瞬间,我的泪水不由夺眶而出,平生无限景仰之情,随着滚滚泪水,倾泻而出,尽然无法控制,哭出声来。咚、咚、咚,我虔诚的向领袖磕头。我似乎听到我磕头的声音。工作人员过来轻轻地拉拉我,田老师眼含泪水,也扶我起来。我强忍着泪水,抽咽着、啜泣着、相互搀扶着继续向前走去。我是个不易动情的人。但是当读到刘胡兰面对残暴狰狞的敌人轻轻捋顺鬓角雨水湿乱的头发、踏着烈士鲜血走向敌人铡刀的时候,当读到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时候,当读到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的熊熊烈火灼烧忍着剧痛纹丝不动的时候,当读到董存瑞手撑炸药包拉响导火索高喊同志们前进的时候,当看到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手持话筒喊出“首长,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后拉响爆破筒纵身跳向敌阵后的时候……我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情不自禁流下滚滚热泪。而这一次更是那么让人刻骨铭心,持久永恒。
肃穆的氛围,没有人愿意弄出一点声响来。汉白玉雕像后面是毛主席遗容。毛主席安详地躺在金黄色的水晶棺里,鲜红的党旗端端正正盖在老人家身上。和蔼可亲的面容一点也不陌生,就像小时候家家户户大上房正中间挂着的毛主席像。瞻仰的队伍如静静的溪流,静静地从伟人身边流过,悄无声息。没有一个愿意打搅他老人家的安睡。为了中国人民,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绝代伟人毛主席,在这里才能安详地躺上一会儿,就让他老人家好好休息吧。我再一次立正、90度、鞠躬!
瞻仰毛主席遗容,让我想到好多好多的事情。从我懂事的时候,就看见我们队里每家上房中堂,张贴着毛主席画像。上学领到新书的时候,打开课本跟随老师念的第一课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毛主席”“我爱共产党”“毛主席万岁”等语句。随着年龄的增大,读了许多毛主席的故事的书。有一次读到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整天整夜地读,基本把图书馆的书都读完了。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抑制浮躁、静下心来,渐渐养成认真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1980年夏天,我以优异成绩考上固原师范。上学之后,学校组织大家到露天电影院观看大型歌剧《东方红》。优美的唱词留下更加美好的记忆。有位老红军打着快板唱到“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正如神”。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典范,但是用兵如神的典范却不仅仅是四渡赤水。四次反围剿,毛主席用神奇的游击战,以十分之一不到的兵力、百分之一不到的武器,一次次打败敌人,使得蒋介石成了“运输大队长”,不断来壮大我们的队伍。但是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完全剥夺了毛主席的指挥权,导致惨败。最后连根据地也保不住,不得全面撤退。撤退的时候又没有做好实际调查做好周全计划,导致湘江血战,五万多红军鲜活的生命永远留在湘江,滔滔的江水都被血染成红,悲壮惨痛啊!
血的教训使得我党再一次选择了自己的领袖毛主席。从此,毛主席带领红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北上,经过六盘山,到达延安。打日寇,灭老蒋,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我对毛主席的崇拜景仰是全方位的。我当年雄心勃勃地想写一部伟大著作,就是想给伟人毛主席写一部传书。“苍茫大地一声雷,天降伟人毛泽东。”写好开头,但苦于收集的资料不多,关键是自己脑中墨水太贫瘠甲天下,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留下无限遗憾。毛主席的伟大是全方位的,不仅仅伟大在用兵如神上,毛主席诗歌、政治论文以及书法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得好。《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那是千古绝唱,无与伦比之美。博大的胸襟、磅礴的气势,主宰世界的豪迈气魄,都是常人无法想象更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毛主席的诗歌,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看似白话,但神奇无比,极具震撼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木霜天红烂漫”、“朽木枯株齐努力”、“不到长城非好汉”,每一句、每一首诗歌都是一个经典传奇的故事。我几乎能全部背诵毛主席的诗歌。我也非常喜欢毛主席的书法,自然洒脱、龙飞凤舞的笔法无不展示着伟人情怀,读之赏之,让人陶醉,常常一遍又一遍的临摹,有时尽然能达到形似近乎神似的地步。
毛主席对腐败的惩处也是非常英明果决的。毛主席说:“谁搞腐败,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刘青山、张子善案,被称为“共和国反腐第一案。虽然刘青山、张子善当时都是战功赫赫的革命功臣,分别担任天津地委书记、天津专署专员。但是当毛主席得知这两人贪污的巨款可以购买11架苏联战斗机(用于抗美援朝战场)的时候,怒不可遏,果决批示“枪毙!”,绝不因地位高功劳大而心慈手软致使祸患无穷从者如云,反腐倡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加持续深入。
参观完毛主席纪念堂出门时,我购买了10枚毛主席纪念章。回来把9枚送给了我的亲朋好友,共享景仰之情,留下一枚给自己。我时时拿它出来看看,擦擦,我要让这枚纪念章永远放射出最璀璨的光芒,用它来扫思想之尘、净灵魂之垢、补精神之钙,定航人生风帆之方向,永远照耀不负韶华、砥砺前行的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光明大道,惩贪治腐、扫黑除恶、发展经济、振兴国力,使经济繁荣、国家富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社会秩序空前好,什么时候出来转悠,你都会安全感满满的,不担心有人来抢你的手机抢你的包,也没有酒疯子开车来撞你。寻衅滋事,几乎杜绝;黑恶势力,销声匿迹。当逢盛世新时代,莫负青春好时光。我虽然年已花甲,但也与时俱进,也学会开车,于前年四月,领到了驾照,购买了小汽车。我永远想不到当年连洋芋面都吃不上的我竟然能买起小汽车。我是实实在在亲身经历我的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特别是现在,和谐盛世处处莺歌燕舞,乡村振兴遍地欣欣向荣。闲暇下来,有时候开车到最美乡村龙王坝去体验特色农家乐,去丹霞地貌火石寨爬爬天梯、读解万丈悬崖嶙峋乱石血与火的精彩传奇,去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馆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情不自禁赏诵一首《清平乐六盘山》伟人毛主席的诗词,再次重温聆训理想信念、检验真理、唤醒民众、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今年六月,忽然想起自驾游,便和老朋友老张、老陈两家相约,自驾去杨家岭、黄河壶口去旅游。六月十五日吃过早餐,定好导航,儿子开车,拉着我们老两口,首先出发了。老张和老陈开着一辆车,拉着他们各自的老伴,紧随期后。一行共七人,一路向东——革命旧址杨家岭进发。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上学的时候我们就在课本上学过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现在还牢牢记着其中的几句。这更加激起我对革命圣地延安和杨家岭的无限向往,恨不得一下子飞到这里,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神奇的土地啊!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这里用他那超凡入圣的远见卓识,胸怀祖国望眼世界的英雄气概和驾驭历史扭转乾坤的雄才大略,在这里一次次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带领亿万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神话、伟大奇迹。
中午吃完饭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下午三点多,终于来到杨家岭。这里已是人山人海,大大小小的汽车、客车早已停的满满,我们开车找了好半天绕了几大圈,终于看见有人上车从车位开出,就赶紧驱车过去,抢占车位,把车停好,下了车。
老张也找到车位,停好了车。下车之后我们跟随一个旅游团,穿过几道门顺次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一一走过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住过的窑洞,走到最里边的一个小院子,两间窑洞中间挂着一个红牌子,上面黄字“杨家岭毛泽东旧居”下面一行小字“1938.11—1943.10”,毛主席在这里住了整整五年。
走进毛主席家的小院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几步走到红牌子跟前,深深地鞠躬。儿子赶忙拿出手机照相,并对老张老陈笑着说,我爸爸爱毛主席很。
走进窑洞,光线较暗,但是屋内陈设依然十分清晰:临窗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旧式办公桌和几张木椅,一张简朴的单人硬板床上洁白的被褥一尘不染,还放着一把黑色鬃毛床刷。一条红丝绳将桌子和床围着,不让人在上面乱坐。我拿起刷子,轻轻地扫了扫,床上没有一丝尘土。我弯下腰闭上眼将脸面轻轻地附在床褥上,洁白温暖的床褥让我仿佛感受到伟人脉搏的跳动,想到水晶棺的圣容,心里又难过起来,眼泪又要溢出。
走出窑洞,来到院子。院内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张不到一米见方厚厚的石桌,四个一样厚而立起的小石凳。当年毛主席在这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我们抢着坐坐,想着哪个应该是毛主席当年坐的凳子,抢着坐坐,沾沾仙气。院子不大,一波又一波来来往往参观的人,总要在这里留影、合影。也有几个头发斑白的游客,像我一样,端端正正在洞前深深鞠躬,老半天才直起不易直起的腰背。还有几组红头发、高鼻梁的外国人也来参观。我凑近一问说是他们是俄罗斯人,儿子还和这个胖大的满嘴络腮胡子满胳膊长满弯弯曲曲长毛的俄罗斯壮汉合了个影。我问中国这么大,旅游景点又很多,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他摇摇头,又点点头,升起大拇指,说“毛泽东,爷!”,连连晃晃大拇指。
站在院子里,我看见三面围墙和中间大门全是光亮的黄土砌成,像最近翻修一样,俊俊的亮亮的,特别突出黄土高原的特色。我们从院子里出来,抬头看天,两面青山相望,山势较陡,松柏参天,郁郁葱葱,院落掩映在茂盛的树木之中。老张感慨地说,确实是人间仙居,即使敌机从头而过,也不会发现。
穿过中间马路,远远望见庄严肃穆巍然矗立的中央大礼堂,鲜艳的党旗在顶端迎风招展。来到中央大礼堂正门前,我和老张老陈三人站在一起,让儿子照了一张合影,留下美好的瞬间。中央大礼堂也和窑洞一样,就地取材,上下两层全是黄土砖块砌成的。那时没有水泥钢筋,是靠什么粘合的这么紧密牢固。近百年过去,仍然没有一点掉落松垮的泥皮墙皮之类的东西,依旧挺拔如初,傲然屹立。
走进大会堂,一个斜坡,前高后低,设计科学,这样就保证坐在后面的同志不因视线遮挡看不见前面的主席台。老式条桌分开两面,全用红丝带围着。中间正后方主席台上是毛主席和朱德的头像,两面各斜插三面党旗。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四个大字,其中“国”“产”“党”“会”这几个字还是繁体字,可见历史的痕迹。
主席台下正前方是报告桌,大家争着抢着站在报告桌前留影。我远远地看着,仿佛看到当年伟人毛主席神采奕奕、迈着大步走到主席台前做报告。报告结束的时候,毛主席高举大手向全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号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仿佛听见洪钟般的声音依然久久回荡在大礼堂的上空……
从大礼堂出来,驱车来到延安市中心宝塔山下。有人说“只有登上了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停好车买票的时候发现票窗已经关闭。一打问八点已过票点下班了。所以我们只好遗憾地站在下面远远地望望高高耸立在夜幕中的宝塔山,回去找旅馆休息了。
追寻伟人足迹,追忆伟人风范,聆听伟人教诲,感悟伟人情怀,成为我焕发青春、再谱华章的必修之课。我要珍惜和谐社会好时光,我要让我的人生焕发无限活力蓬勃向上,尽享大自然之美、惬意人生之乐、永不懈怠勇立潮头的豪迈之情怀。
井冈山、瑞金、赤水河、泸定桥……我来了。
永远怀念爱戴景仰人民领袖毛主席。
作者简介
1.来稿必须保证原创,思想健康向上,语言精炼,艺术性强。
2.来稿需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和作品名称,如作者本人不愿意显示真实姓名,请在来稿中予以说明。
3.来稿时请附上作者本人的生活、艺术照片和个人创造简介。
4.来稿一律请发873123376@qq.com邮箱,来稿一般在10—15日内编排发出。
六盘山诗文编辑工作室
Liupanshan
六盘山诗文
编辑:水比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