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区分对联的上下联

文摘   2025-01-28 09:02   山东  

区分对联的上下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平仄规则: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则是平声(一声或二声)。
   例如,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寿”是仄声),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门”是平声)。

2. 内容逻辑:  
   上联多为起句,下联为承接或总结。
   例如,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先“迎”后“辞”符合时间顺序。

3. 时间顺序:  
   上联描述的时间或事件通常早于下联。
   例如,上联“昨夜春风才入户”,下联“今朝杨柳半垂堤”。

4. 空间顺序:  
   上联写较小范围,下联写较大范围。
   例如,上联“窗含西岭千秋雪”,下联“门泊东吴万里船”。

5. 语言习惯:  
   常见词语搭配如“风—雨”、“旧—新”等,通常上联在前,下联在后。
   例如,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6. 张贴位置:  
    传统上,上联贴在右侧,下联贴在左侧,面向大门时,右手边是上联,左手边是下联。

总结:通过平仄、内容逻辑、时间、空间顺序、语言习惯及张贴位置,可以准确区分上下联。


声明:
①在线分享、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我们会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出版机构及原作者所有。
②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开白请联系微信:wlxlxb

案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认识小数》

怎样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


嵌入性评价,支持高质量的学习——教学评一体化应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研究


崔成林: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教学评研究“公众号、视频号联系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阅读其他文章

编辑:刘老师

微信:wlxlxb

 

喜欢吗?点右下角“在看”告诉我 

👇欢迎转载
 👇


教学评研究
专注“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展示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的理论性成果和资源性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