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勤琼:教学评一致性的不同层次

文摘   2025-01-30 21:00   山东  





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及其层次解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一致性”这一理念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革新。在过去,教师们的教学往往围绕着知识的传授、学习和考核展开,这三者之间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点的精准把握和扎实掌握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教学评一致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应当保持高度的一致,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学习活动形成所需的素养。这一理念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们的教学和评价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各阶段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必须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展开,确保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中观层面,即教学设计层面,“教学评一致性”则体现在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上。教师们需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针对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和教学实施策略,并考虑如何进行评价。这一过程中,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教学评价三者之间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而在微观层面,即课堂教学的实施样态上,“教学评一致性”则转化为“教学评一体化”。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应当同时进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们需要组织学习活动,并依托评价来推动教学的进行。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而是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例如,通过实物投影仪或拍照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作品,以便教师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教学评一致性”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一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章博在年会现场是怎么解说教学评一致性的不同层次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声明:
①在线分享、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我们会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出版机构及原作者所有。
②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开白请联系微信:wlxlxb

案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认识小数》

怎样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


嵌入性评价,支持高质量的学习——教学评一体化应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研究


崔成林: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教学评研究“公众号、视频号联系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阅读其他文章

编辑:刘老师

微信:wlxlxb

 

喜欢吗?点右下角“在看”告诉我 

👇欢迎转载
 👇


教学评研究
专注“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展示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的理论性成果和资源性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