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年专利进阶之路,我也始终相信光明

社会   2022-04-26 09:39   江苏  
专利代理行业值不值得进入?代理人以后还有没有出路?这似乎是近期行业讨论的一个热点。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代理人,没有耀眼的背景,没有丰富的经历,我想谈谈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1、初入职场,内心迷茫
作为一个机械毕业生,机械设计师是根植于内心的选择,凭着还算不错的成绩,2013年毕业后,进入了苏州一家外企工作。我们当时刚进企业实习期薪资是3300元,在经过半年车间工作,即将转正时,企业HR对同一批进入企业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期望薪资调查。我当时想:正常工作27000-8000元还是要有的吧。但填表时内心还是有点虚,填写了6000元,后来在一次新人定岗会议上,被人事明指暗喻的批了一通:有些同学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资历,薪资能写到60008000,也不想想你们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我当时就感觉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按照当时的薪资,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基本上就能确定年终能拿到多少钱,一年下来实际到手不到3万元钱,靠什么买房生活?靠什么娶妻养娃。当时也了解到,所在机械设计组的组长已经工作了6年,而薪资还不到8000元,离职的种子便在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真正加速我离职的,是2014年年后被派去北京学习的一段时间。当时是早上8点半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下班后时间充裕,实在无所事事,便开始看电影,评分高点的电影几乎看了个边。到了4月份,也不知道看啥电影了,每天回去后就发呆,内心很焦虑,想着到五一就一定辞职,可最终还是没有等到五一,4月中旬便离开了这家外企。

2、一心奔钱途,误入知产路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对于金钱的渴望较为强烈,我也始终相信天道酬勤。
在离职后的那段时间,我和同学一起办过辅导班,倒腾过二手书,现在这个公众号“IPR视界(已改名)也是当时为了做外卖申请的,可惜都是小打小闹,没赚钱倒也没赔。后来了解到一个同学在做专利代理,第3个月工资拿了5000多(2014年在一个小城市还算可以的),当时恰好也没啥事,也对这个薪资充满期待,就去面试了下,并顺利通过。
去上班的第一天,让我有了不一样工作感受。
当时所内还不到10个人,每周一会大扫除,大家一起打扫卫生。一位很年轻的负责人让我把门框擦一下,然后她自己去擦窗户。我当时都有点怀疑,这里领导都这么年轻嘛?领导还要一起干活?她这个安排不会让一个新人呆在那里感到无所适从,也不会感到这是一种命令,感觉很亲切,和之前工作时冷清的办公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感受到工作也是可以有温度的。
开始工作后,带我学习的是早我两年毕业的学长,看到现在很多代理人三个月上岗的培训模式,我很庆幸之前遇到这样一位指导老师。
初期阶段,主要是基础内容的学习,老师安排了审查指南对应章节的学习,并提出每天要抄写两篇别人写的专利。于是每天早晨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两篇大所的专利抄写,这能够让我快速熟悉专利的撰写模式和用语。我从开始的通篇抄写,到后来只抄写权利要求,再后来就只抄写认为重要的语句,或者是自己写个独立权要概要进行对比,这个阶段一直持续了有半年时间。
我记得第一个月只递交了2件专利,这两件专利被反复修改了不下10次,从word文件命名,到专利中每句话的表述逻辑;从word不同功能的使用技巧,到发邮件的注意事项,真的是事无巨细,当时的感觉就是大学里的word白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撰写的专利文件被改动的内容越来越少,每个月的撰写量也从2件增长到6件,8件,10件。每个月的薪资也在不断一点点增长,我开始越来越喜欢这个工作。

3、吃得苦中苦,方有高收入
经历了大概4个半月的时间,恰好到2014年底,我过了第一阶段的学习考核。到2015年,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学习,在这个阶段,老师更多是撰写前的方案和思路讨论沟通,修改的内容也只是权利要求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每个月的撰写量不断增加。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更高的收入,而且这个收入增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的。于是我拿到案件后,先是和老师或发明人沟通,没问题的话便开始处理附图、标号,基本上标号处理完,自己的撰写思路也就出来了,每个月撰写量基本能够达到12-15件。
由于所内的要求,我们是不允许编写案件的,也放弃了高企项目,按照老板的意思就是:好赚的钱肯定不能长久。虽然当时客户大多是为了高企申报,但我们依然坚持一定要提供交底内容。
由于当地大多是传统企业,对接的人员很多也是操作技术员,我们便跑到企业和技术人员沟通,有时还特地带上烟去讨好对方,死皮赖脸的拉着他们讲技术,我们用笔记录,用手机拍照,然后回来整理内容,对着照片画图。
                           
当时基本是白天沟通方案,晚上画图、撰写。当时孤身一人,5点半下班后回住处,吃完饭6点半左右,然后继续干活。尤其是晚上10点过后,效率相当高,能够独自享受夜里的宁静。作为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成员,很多同事说我效率很高,其实我知道,只不过自己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差不多是在入职1年左右的时间,我通过了第二阶段考核(目前成员基本在1年半左右时间),撰写量也是当年所里最多的,收入也进一步增长。
至今我们仍然保留这种分阶段的培养模式,我也是这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记得在刚过完50件阶段的时候,和老师讨论某个方案的技术问题。虽然从开始撰写就一直提到技术问题,但一直没有深究,突然在当时的某个瞬间,对技术问题这个词好像顿悟了,对权力要求与技术问题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4、撰写不可少,学习更重要
为了更好的提升撰写既技能,所在小组每天都有学习时间。每天1点半到2点,小组成员会一起学习审查指南。开始是自己看,然后是一起分章节看,看完后讨论自己没理解的知识,或者是自己有什么新的感悟。得益于这种学习模式,我们对审查指南实务章节很熟悉,当年复习考试也是在9月份之后才开始,实务我是最后两周做了几套模拟题,所内也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当年团队内参加专利代理人考试的几个人,基本全部通过。
除了审查指南,当时我还不断搜索网上的资料,学习撰写方式。记得当时经常逛思博,李工仲明的很多回答对我理解专利的相关内容有很大帮助。
值得一说的是,对于专利创造性的理解,当年的一件事对自己有很大帮助。
当时某个机构由于代理人离职,有大量的案件没人答复,作为同行我们便帮助处理,当然,对于是否授权也没有太多要求。指导老师找到我,问是否愿意处理,当时也是报着学习的态度,没太多考虑也就接下了。
拿到案件后傻眼了,权利要求基本4条左右,说明书等于权要加有益效果,完全复制,方案还简单,而且一个方案申报好几件类似的。如果按照我们团队内的要求,这种案件基本不过关,但既然接下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复。
当时自己撰写的发明基本还没怎么下审查意见,只是指导老师指导过几件。但根据对审查指南的理解,在阅读审查意见后,发现很多审查员意见说的并不是很有道理,由于没有授权压力,便不管不顾的怼回去。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很快部分案件就授权了,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时我对自己有了怀疑,我们之前对案件要求那么高,每个案件花那么多时间检索,甚至部分案件劝发明人改为实用新型,这种思路是否正确?授权的创造性标准是什么?带着疑问,我搜索相关的资料,百度别人的答复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后,继续处理剩下的审查意见。后来发现,即便对比文件很接近,只要我能找到申请的区别点,分析出其非显而易见性,很多都能获得授权。
当时处理的答复案件有将近150件,最终统计,授权率能达到60%,对方代理所的老板都感觉不可思议,他们自己的授权率还没这么高。
通过这次答复,我对创造性有了新认识。我们经常会说某个案件太简单,很难授权,其实是否能够授权和案件是否简单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取决于三性,即便一个很简单的案件,如果能够挖掘出其创造性,依然能够授权。
现在回算自己处理的案件,发明和实用新型1千余件,自己撰写并答复的发明案件,驳回的不足10件。我想这和当时的答复经历关系很大。

 5、面对代理瓶颈,不断寻求突破
2016年的代理工作没有太大波折,最大的波折就是内心的波折。在这个阶段,由于白天时间需要处理各种琐事,基本只有晚上才有完整的时间撰写文件,我发现不管怎么努力,每个月案件量都很难上升,收入也趋于一个稳定期。
按照当时形成的不成文规则,代理界每到年底便开始疯狂的加班模式,企业拼命的催,代理人玩命的写。当时对钱的欲望好像已经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也很难再涨了,但是对老板的怨气倒是增长不少。因为在这种工作强度下,老板还经常发鸡汤文,我感觉他好像在暗示我们要更努力的工作,但我们已经做到这种强度了,有同事为了挖掘专利甚至直接睡到了企业车间里,这还要我们再怎么做?
过完201612月,工作瞬间轻松下来,可我却迷茫了。我以后就是要重复这种生活吗?我的进步空间在哪里?虽然我们要求不能编专利,但这并不等于撰写的就是高质量专利,那什么样的才算是高质量?这个时候又听到了老板满满的鸡血,但是感受和之前却完全不同。少了些怨气,再想想老板的话也很有道理,对于什么是高质量的问题,只能自己去寻找。
这时想起之前处理案件时有个对比文件是日本进中国的案件,感觉还不错,就重新找到这篇专利研究了一遍。

发现日本人是真能写,一个很简单的结构,权要还不到一页纸,说明书实施例部分却足足写了7页。我当时想了下,我之所以感觉它好,一方面是写的多,另一方面是写的详细,不同的方案、不同的问题都描述的很清楚,甚至很多我们认为常识性的内容也在里面。我就问自己,我能不能写这么多?
为了致敬这篇专利,我开始不断尝试,开始逼着自己把专利内容写丰富。在当时权利要求基本都是4条的情况下,逼着自己一定要写到8条或10条,实施例至少写6个。但后来发现,整体内容还是并不多,于是我又做了个决定:独立权利要求哪怕只有三行,在实施例部分也要对其写出一页纸的内容。
这个过程让我很痛苦,不是写的痛苦,而是不知道写什么感到痛苦。一方面,由于思维定式,当我们认为某个部分常规时,便不会再把他当成一个特征看待,写的时候很可能会把其忽略掉,也就没有内容可写;另一方面,不知道哪些内容可以拓展,或者实施例该写些什么内容用于解释权要,更没内容可写。
于是我便不做过多区分,把权利要求1中的每个独立的特征或名词或动词都解释一番,结构描写完,再把原理和效果描写一遍。此外,我在撰写时考虑的一些问题,也在实施例做了分析,虽然最后还是不到一页纸,但是整个内容感觉很饱满,有结构、有原理、有效果,读起来通顺、清楚,相对之前的案件丰富了很多,还是很有成就感。
经过多次练习,我发现把实施例写丰富并不困难,可以是方案拓展,也可以是详细的方案分析,都能运用自如。而且结合之前学到的知识,还自创了一套双特征关联法的创造性挖掘技巧,屡试不爽。现在也常有代理人抱怨提成太低,如果还是想在这个行业内深耕,一定要进行自驱学习,不然受到惯性思维影响,高要求的案件来了,自己是接不住的。
2017年,团队的诉讼业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其中有部分客户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希望核心技术专利申请由我们代理,恰巧又是结构类的,我便被安排来处理这些案件。对于没有处理过高质量专利的代理人来说,首次处理这类案件自己会很虚,因为你不清楚什么才算是高质量,评价标准是什么,处理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对得起代理费,才能保护住方案。(这个事情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很有意思,由于本篇幅内容较多,以后再单独分享。)
2017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更多的是开始接触检索分析,包括参与几次全国极客检索大赛均是冠军,参与国家局检索项目、参与某公司针对某国际电气巨头的侵权分析。还参与到某无效检索案件中,该无效对应的诉讼案件也是2018年最高院评选的50件典型知产案件之一。

6、职业低谷期,也曾想过放弃代理
2018年底,团队要发展,我被调到南京负责机械部的管理,我一个臭皮匠,管自己还可以,管其他人真的不擅长,但还是被赶鸭子上架。2019年,各种业务开始开展起来,但我却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我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这段时间由于要负责小组成员的培养,已经没有精力处理撰写了。还要想着跑客户,而我在南京又没有任何资源,签单很难。这时每当听到老板夸检索团队、涉外团队,感觉自己内心是在承受一种煎熬。因为无论是检索还是涉外,都是未来热点,而我负责的机械部门,不仅没什么特点,而且基本是个代理人就能处理,那我以后的方向在哪?每念及此,都毫无希望。
我当时给自己的总结是三无人员:无收入,无成就,无希望。几个月的这种煎熬,我觉察到自己有些抑郁。因为当时不住在南京,我是和同事一起拼车回去,在车上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想讲话,他们越是谈笑风生,我就越感觉自己失败。在所里我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理解。而且越是这样,内心就越敏感、自卑。例如,如果会议上自己的某个发言没有得到回应,就感觉自己没有任何表达观点的话语权,后面也就更不想做交流。
还好自己及时发现了自己的这种变化,我开始强迫自己走出去,去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为了让代理工作更有挑战,我也开始了新的尝试,让自己渡过了这段困苦期。
。。。。。。
待续:
虽然以专利为述说核心,尽量省略其他内容,但写出来内容还是太多了,到今天4.26还没有写完。其实这个时候的专利能力,对我来说算是刚入门,更多的提高是在2019年之后的,虽然专利写的少了,但参与的案件类型和思考更多,每做一个案件都有新的收获。
根据经历,本文章待续我会写的内容大概涉及以下几方面吧:

1、专利撰写模式转型,走出困境;

2、专利微观布局应运而生、通过法考;

3、高质量专利考虑要素;

4、对于专利代理未来的期许


一腔热血,不知所谈,若有所想,欢迎留言。

欢迎添加微信mt284185137或识别二维码讨论交流


IPR视界
探索知产行业内外知识,弘扬知产生态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