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我的八年专利进阶之路,我也始终相信光明

社会   2022-04-28 11:34   江苏  

专利代理行业值不值得进入?代理人以后还有没有出路?这似乎是近期行业讨论的一个热点。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代理人,没有耀眼的背景,没有丰富的经历,我想谈谈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上期背景介绍(传送门:我的八年专利进阶之路,我也始终相信光明

2019年,团队各种业务开始开展起来,但作为机械部门,不像生物医药、电学通信领域有很强的的技术背景要求,很难体现自己的优势,我不知道自己以及部门人员的出路在哪里,一度很悲观。为了避免自己的悲观情绪愈演愈烈,我开始给自己找事做,在专利代理上尝试新的模式,让自己渡过困苦期。


7、寻找专利转型模式,为代理谋划出路

当时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参加的一次培训,大概是在20197月,由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一次为期3天的知识产权培训。当时参加的应该有200人左右,当时在微信群和课后,大家进行了很多交流,我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新的知产圈的朋友,包括一些大咖老师。大家可能认为这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对于我却意义非凡。我之前之所以悲观,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我甚至朋友圈都没怎么发过,因为好友都是以前城市的。但经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一个方向,我能不断接触到新的人员,我有了动力方向,半年时间参加了很多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举办的很多知产培训是包吃包住,课程也很好。但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太大)

由于对案件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团队内代理人每个月的案件产出量很低,收入很难提升。2019年底,我开始考虑代理人效率提升的问题。我想,正常的申请模式基本都是交底书过来后,代理人理解方案、检索、沟通、撰写,大多情况下是一个交底书一件专利,有时检索后没创造性可能还没有产出。有没有什么方案能够提高代理人的效率?我们经常说发明人给的只是一个方案,代理人应该进行方案扩展并上位保护,那代理人实际上又做到了什么程度?

当时我们部分客户案件申请量还是可以的,而且企业IPR为了完善专利保护体系,经常邀请我们去企业和技术人员沟通,以此来增加企业专利产出。但事实上,很多技术人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常是被迫参与专利申请的任务,交底书不完善,有时还不是很情愿进行技术沟通。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代理,是不是可以主动出击?针对部分有价值的方案,我们是不是可以更主动的进行技术挖掘布局?

也就是说,针对一个技术点,我们可以进行更充分的专利检索,然后组内进行扩展方案讨论,或者是拉上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讨论,然后对讨论的方案进行专利布局。相对于普通的代理模式,我们把之前的交底方案的问题进一步深挖,探寻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布局,这样一个技术问题就能产生多件专利。

采用这种模式,一方面,理解同样一个方案,能产出更多的专利,代理人效率更高;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IPR的难题,对企业的创新技术也是更好的保护,达到更好的布局效果。

可能大家会想,这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专利布局吗,或者说群狼战术,也不是什么新模式。从概念上来说,确实是普通的布局,但是从代理执行上来说,我认为还是有差别的。代理机构平时在布局时,一般多是挖掘多个方案,每个方案单独申请。我所想达到的目的,则是对问题进一步深挖,然后借助检索分析,根据热点、痛点进行方案改进,让布局理念在代理层面实施执行。

想法确定后,我与企业进行了沟通,企业表示很欢迎这种模式,代理人也愿意尝试。当时我还是有些心虚的,毕竟没做过。但无论如何,毕竟是练手,机会不容错过,先干起来。我认为这种练手并不是糟蹋企业的技术,而是在现有代理模式的基础上,给出更好的保护。

具体执行时,我和代理人讨论检索结果,分析布局方向,然后出具检索报告,给出布局架构,企业确定没问题,再针对具体的专利布局点深度检索,撰写文件,就这样开始做起来了。


8、布局遇到困境,模式迎来转机

第一个布局实验做完,又进行了两次尝试,但发现这和自己预期的还是有些差距,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这种布局虽然能够产生多件专利,但由于没有形成固定模式,代理人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检索、沟通上,效率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2)、实施布局的想法虽然很好,但受制于企业技术创新程度和技术人员素质,我们针对部分扩展方案提出的问题企业人员无法给出可实施路径,完全由代理人扩展具体方案很难。

当时虽然意识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认为这对提升代理人能力、提高专利保护效果是有益的,还是打算继续尝试。

20206月,接到客户的一件技术交底,初步检索后感觉技术还不错,也打算再次尝试布局,在去企业进行了技术沟通后发现,企业的该技术改进虽然不大,但在思路上有很大的亮点,老板也很重视该技术。出于一个专利人对技术保护的情怀,更加确信了要进行布局操作。

在初步沟通后,我预期能够产生4-5件专利,但在我们检索后发现,该技术在行业里虽然已经有些应用,但是技术人员认为的常规技术几乎没有找到太多的现有公开文件。我感觉这个很有布局价值,然后又反复沟通、检索,最终针对不同的技术点,申报了将近20件专利。

                           


在项目结题后,我与客户管理人做了简单汇报,说了一个大概的代理费之外的布局费(前期与客户也说过会有相关布局费用)。我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我们做这个工作已经产生了较多的专利,哪怕不高的布局费也是额外的收入。客户管理人并没有直接表示同意与否,他则让我把相应工作做个统计,做个结题报告。我们统计后发现,除了内部的讨论沟通,与客户的电话以及会议沟通时间就长达40小时,我们的检索以及布局撰写思路也在报告中做了说明。然后他给出了一个报价,直接翻了几倍,并从一个律师的角度分析了我们做这个工作的价值。我当时都听傻了,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知识付费,并深以为然。

听到更让我傻眼的是,他让我先和客户报价。。。

虽然初步理解了对应的报价依据,但限于一个工科生的常规思维,内心还是很虚,花费了很长时间思考该怎么向企业开口,最终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了电话。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对方对这个费用并没有太多异议,只是表示这要有个合同,他好走对应的流程;而且希望后面有更好的方式推进这种模式的工作。

挂完电话,我久久不能平静,其原因不在于说以这个价格成交我有多高兴,更多的在于律师报价与我的报价为何差异这么大,而客户还愿意接受。一方面,企业需求是多元的,他们看到更有价值的服务,他愿意付出对应的价格。另一方面,作为乙方,为了做好服务有时会免费帮企业做很多工作,经常被白嫖后,真的会让人丧失自我,会认为这个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忽略自身所带来的价值,这多么可怕。。。


9、专利微观布局应运而生

做完这个布局,两个月后又接到一个小布局,我让部门里的同事负责相关工作,我主要做些指导,因为已经邻近2020年的法考时间,我更多的精力开始往法考上转。有兴趣的代理人朋友也可以阅读下之前的法考经历分享,这里不再描述。

(传送门:风雨之后是阳光,知产律师的入门之旅

2021年初,专利微观布局的概念在团队内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员开始推广该业务。同时,也顺利通过法考,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与之前已经完全不同。

后续,我们又陆续做了几个小微布局,由于越来越熟练,代理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也越来越多元,项目完成效率逐步提高,专利微观布局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由于涉及到较为细节的专业问题,这里对微观布局只做个简单说明。

1)为什么是专利微观布局而不是专利布局

目前业内所说的专利布局,虽然分为不同的类型:路障式、围墙式、地毯式等,但其本质上是一种专利管理策略,对于如何提高专利质量代理人并不清晰,代理机构拿到方案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撰写模式。而专利微观布局则是在具体的代理执行层面,对代理人如何实施布局给出指引。

2)专利微观布局更聚焦技术点的保护

微观布局把保护点聚焦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这样在代理层面很好操作,也有针对性。在企业没有相关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妄想着做几十件的全面布局,实际上真正执行起来很困难,不投入大量成本也很难落地。企业的技术并不是所有的都很核心,专利微观布局从细节出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值得说明的是,专利微观布局与专利布局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在专利布局的基础上,指导专利的撰写产出。

3)专利微观布局产出高质量专利

专利布局有助于企业技术保护,但是否能产生高质量专利,两者关系并不大。而在专利微观布局的执行中,结合其五大考量因素(可专利性、权利稳定性、不可规避性,侵权易判定性、无效可退守性),进而考虑权利要求的搭建和专利组合,与常规的高质量专利评价体系具有一致性(两者其实也有差异),能够直接产生高质量专利。

之前在知产力发过一个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传送门:专利微观布局VS专利布局——关于企业高质量专利保护的探讨)。

我也经常和其他同行聊这个专利微观布局,虽然他们表示认同,但我有时总感觉他们只是在附和我,感觉他们内心里不认同或者是没有完全理解微观布局的这个内容。亦或者对整体的处理方式表示认同,但认为专利微观布局这个名字有点标新立异。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坚信这种模式对企业技术保护和代理人成长是有利的。

话虽然说得好听,别人的评价观点对我还是有些影响的,但这样一个模式对甲乙双方都有利,为什么不做呢。而且做的类型越多,发现在具体执行布局上存在的难题越多,对这种模式也产生了更浓烈的兴趣。例如,企业针对其A产品做了很实用的技术改进,而且市场上都没有这种产品,其应该很具有保护价值;但从专利创造性评判角度来说,其却可能是属于现有技术与公知常识的结合。有些改进真的是太简单了,对于一般代理人而言,其潜意识可能就认为这是现有技术,没法申请。或者是为了授权,添油加醋,改变了企业的原有设计。这对企业是极大的损失。那这种专利该怎么布局申请?该怎么获得保护?这时专利微观布局便能体现出其价值,而且这种改进型布局执行难度很大,对代理人能力要求很高。

做的案例越多,发现的问题也越多,这种问题反过来又为我们后续的项目提供宝贵经验。包括这期间参与的一些检索分析、无效和诉讼案件,每一次经历,真的都会反过来对做这个专利微观布局项目给出新的启发。通过检索分析,能够了解到很多大企业的布局模式;做过几次无效后你会发现,专利一旦授权,再把他无效就很难,有时庭审中别人的某些发言观点,可能会颠覆你的三观。那反过来,我们便可以把合议组对案件的评判观点结合到布局中。


10、实践还需理论指导,出路还要思考

虽然这个专利微观布局已经做过多个项目,但并不是团队内所有人都参与过,我就想着把这种模式给大家做个分享,但思来想去,一直没找到比较理想的讲课思路。然后我就开始分析:

这个微观布局是不是只有我能做?
当然不是,很多有经验的代理人应该也能做,只是考虑思路上可能会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
那他们为什么能做?
因为他们有丰富的代理、无效经验,处理过不同的案件类型,能够利用这些经验来指导自己,但可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那我为什么能够做呢?
当然,靠的也是之前的代理、无效经验,以及具体的专利微观布局项目经验。

很明显,如果这个专利微观布局真的如我所说的如此有价值,那一定会有一套理论体系来指导它的实施。而这,也正是我所需要的。

为了找到这个理论体系,我开始看论文,查阅专利撰写以及布局的相关书籍,发现对于专利微观布局中单独的每个考量因素,基本都有相关的分析文章,姚冠扬老师也有一篇从案例进行分析的文章,但阐述几个考量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并没有。既然依靠经验可以做,那是不是可以根据经验总结出一个呢?我便试着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每个考量因素在布局中的权重。



按照理想的微观布局理论,一个项目产生的专利类型和数量,是能够给出依据的。例如一个布局项目能够产生5件专利,那为什么不是6件或4件?(这里的5件是较优解,而不是唯一解)。现在经过不断的探索,虽然也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但这也只是脑海中有一个大概的理论雏形,还不能给出更深层次的理论阐述,还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找不到相关研究文献的原因。也希望后续能够与大家分享。

由于上面涉及专业方面内容较多,和文章可能有点偏离,这里也不再进一步说明。

其实之所以写这么多专业方面的内容,想表达的有两点:一方面,专利涉及的知识很丰富,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深入研究,切勿以为做两三年代理就能笑傲江湖;另一方,企业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服务,是因为代理人先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企业认识到这确实能够解决他们的痛点,如果代理人没有在工作中从企业的角度进行思考,只是做一些重复性工作,可能真的很难找到出路。

作为代理人,有时候会自嗨,认为知识产权对企业非常重要。这也不可否认,但其实质还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的。作为代理人,我们平时更多的可能是想着怎么把专利写好,那我就想,是不是也可以更多的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让专利与企业的发展结合的更紧密,从而形成相应的服务产品呢?例如有了这个专利微观布局,那是不是还可以有专利规避服务,高质量专利答复服务。

如果能够让专利布局、技术规避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需要代理人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老板也有关系),这样反过来也能够更好的提升代理人自身的价值,提升专利的附加值,那我们是不是会有更好的出路呢。


结尾:眼前的黑暗,预示着光明到来

这两年知识产权环境很好,但代理机构很难熬,有一批已经倒下的,还有部分将要倒下的。国内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逼着企业不得不重视知识产权,这从近一年企业对IPR的招聘力度也能够感受到。但凡在正规代理机构工作过两年的,进入企业起薪可能就是15万以上,这对代理人有多大的吸引力!在代理机构天天拼命加班可能也就10多万,而且两三年的代理人正好进入一个职业瓶颈期,还看不到未来的出路,傻子才会在代理机构继续熬。

那代理人的光明之路在哪呢?这也是很多同行这两天问到的一个问题,我也很想说下自己的一些观点。

我们想下,企业招聘IPR是其重视知产的表现,最基本的,IPR你总要把专利质量提上来吧,这就会反过来倒逼着代理机构提高专利质量。好的专利总是要花时间的,每个月的案件量减少,收入降低,会进一步加剧代理人流失,所以还将会有一部分机构倒掉。另一方面,代理机构想要活下去,代理费必然提高,我想,行业在变好,这就是代理人的机遇。

此外,专利申请还只是前端业务,从近两年专利无效和诉讼案件的不断增长也能看出,企业对知识产权后端的保护也有更高的需求,有着丰富无效和诉讼经验的专利代理师和专利律师也会是各大机构争抢的热门,这个天花板有多高,很难说。

那两三年后,等整个知产环境更好了,企业IPR是不是还能再进入代理机构,再迎来一个好时机?这个不好说。我们想下,目前代理人为什么难招?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在校理工科学生根本不了解专利行业,毕业后也想着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如今企业这么大的需求量的影响下,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会注意到这方面信息的,而且现在已经有高校开始将理工科和知识产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这部分人会对现有的IPR形成冲击。另一方面,相对于IPR,好的机构也更愿意吸收一个有着丰富申请、检索和无效经验的代理人。

当然,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服务机构,都会有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上分析也只是个人见解。我想的是,现今的很多代理人确实是处于一个煎熬的阶段。去,无可厚非;留,也应该有留的态度。

回顾我这八年,为了钱误打误撞入行,为了钱逼着自己成长。现在还能坚持在代理人岗位上,一部分是情怀,更多的是对未来光明的期待。泥腿子出身,我不为自己考虑,也没得办法。

从个人角度来说,既然我们选择留下,是不是也应该干起来,光明到来之前总有黑暗。很多好友说上一篇文章写的很好,其实把这些经历放到每一天来看,真的都很平凡。我们也不需要十分优秀,每天进步一点点,三五年后再回头来看,你的经历也会很赞。

最后,借用法考孟献贵老师的一句话:


成功的道路从不拥挤,因为真正坚持的人——不多



往期文章:


我的八年专利进阶之路,我也始终相信光明

大胆预测,3-5年后,做IPR的代理人会重回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人被劝退,是行业无光,还是我们眼光局限

心声:专利代理,敢问路在何方




一腔热血,不知所谈,若有所想,欢迎留言。

欢迎添加微信mt284185137或识别二维码讨论交流


IPR视界
探索知产行业内外知识,弘扬知产生态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