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节的卫生把控
1.原料肉控制
加工企业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原料肉产品,装车前先抽查检验,看质量状况有无变质,有没有注水。
杀灭原料肉中细菌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杀菌,应该注意的是经过杀菌处理后的原料肉还可能会发生二次污染或交叉感染,因此要注意环境消毒。肉制品加工中的用水或冰水,也应消毒。
2.辅料的控制
肉制品使用的辅料主要有各种蛋白、淀粉、食盐和糖等,所使用的蛋白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只要不超过保质期均可使用。各种淀粉、盐、糖在进货时应仔细验收,保证无杂质。
使用香辛料时,要求细度为60目以上,并且最好使用纯香辛料。由于香辛料多以植物的叶、茎、花、果实为原料制成,带菌量很高,因此需要灭菌后才能加入到肉制品中。没有灭菌条件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可用添加香辛料水的方法,把配好的辅料放入锅内加水蒸煮灭菌。
3.环境控制
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能直接影响产品的保质期,车间地面卫生可在每班生产结束时用清水冲洗,并用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对空间的消毒可采用臭氧发生器进行。
4.器具卫生控制
在使用前应严格把关,各工序上用的刀、垫板、机械、料斗等器具先用开水冲洗,再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确认干净后方可使用。严格地来讲,对机械、设备应每班进行清洗与消毒处理,尤其是温度较高的天气,微生物滋生、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应在一批次的原料肉加工完后立即清洗、消毒。
5.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车间卫生需要工作人员清扫与维护,而工作人员自身卫生更为重要。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应穿工作服,头发不得外露,进入车间必须经消毒池消毒,工作时戴好口罩。中途离岗后,再上岗前必须洗手消毒。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和具有高度的卫生与消毒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消毒习惯,特别是在低温产品加工的过程中人的卫生与消毒对产品的保质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重要环节卫生控制
(1) 解冻环节
需要解冻的原料肉进入车间后要及时去掉外包装,外包装物不得在车间内存放,水解时可适当采用循环方式。自然解冻或风力解冻应将冻盘放到案子或架子上。无论采用哪种解冻方式,一批次的解冻肉修选完毕后应放人冷风库。修选时应注意将瘀血、淋巴、杂质修选干净。
(2) 斩拌环节
在斩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温度、时间,温度太高容易出油,直接影响肉制品的保质期,斩出料馅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2℃以内,从斩拌灌制到烟熏蒸煮,各环节要紧凑,斩拌出的料馅在常温下放置不可超过2h,最好是随斩随灌,灌出的半成品要及时入炉,不得在常温下放置过长时间。
(3) 包装环节
出炉成品要置于冷却间,中心温度须降到室温后再包装,包装完的肉制品应尽快灭菌,以防菌类繁殖,二次灭菌降温要彻底。
1.温度的控制
良好的温度控制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生长繁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降低10℃,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就降低1.5~2.5倍,而在3℃以下时,绝大部分微生物基本上不再繁殖。
生产车间的温度控制,如腌制车间的温度控制应为0~4℃,其他车间如原料修整车间、灌制车间、配料间以及斗车等工具存放间的温度不应高于14℃。这样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空间微生物数量的生长,而且能够较好地防止半成品物料在工艺流程中温度的升高,从而减少环境对半成品造成污染及半成品物料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在原料肉解冻的控制中,解冻后原料肉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后道工序中半成品的控制及微生物数量的控制,它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控制点。
其次是要通过调整冰水比例,来控制各环节加工半成品的温度,如在高速斩拌与乳化工序中肉馅温度范围应为0~4℃,注射工序中肉块温度宜为0~4℃,滚揉后物料温度应控制在2~6℃。
2.时间的控制
微生物的繁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滚揉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要求,其余的工序如原料肉修整、绞制、注射、灌制等的加工时间越短越好。
在同样的条件下,用30min修整的原料肉与用60min修整的原料肉带菌量是不一样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由于生长繁殖而不断增加,所以紧凑的工艺技术、工人的熟练操作,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微生物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数的革兰氏阳性菌能引起食品腐败,并导致人们食物中毒。乳酸链球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酵母及霉菌没有作用。山梨酸主要对霉菌、酵母和好气性腐败菌有效,而对厌气性乳酸菌几乎不起作用。脱氢乙酸钠对各种细菌、霉菌、酵母菌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但对厌氧性乳酸菌及梭菌属菌类无效。双乙酸钠的抗菌作用来源于乙酸,乙酸可以降低产品的pH值,乙酸分子与类脂化合物的溶性较好,它可透过细胞壁,使得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抗菌作用。
由此可见,把不同种类的防腐剂复配使用,既可协同抑制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增强抗菌效果,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在允许的范围内,不影响口味的前提下,经合理复配而成的防腐剂,可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不会变质。
产品的配方是使产品具有适宜的pH值、合适的EH和水分活度的保证,因此产品的配方与防腐密切相关。
肉制品的pH值可直接影响产品的货架期,而pH值直接涉及产品的口味,一般人能感觉出酸味的pH值为5~6,因此可根据口味的需要适当选择产品的pH值。pH值也可影响防腐剂的效果,山梨酸钾等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效果好。
肉制品生产中的EH值也很重要,EH值越低越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生产过程中降低EH值的方法主要是真空法。比如香肠加工中的真空绞制、斩拌、真空充填灌装、盐水火腿等加工的真空滚揉,以及成品的真空包装、脱氧包装或气调包装均可起到脱氧和阻氧作用,这是肉制品加工中简易而有效的防腐方法。
加工中添加抗坏血酸、维生素E、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以及其他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降低EH值和增强肉制品抗氧化能力。
肉制品从熟制到包装需在常温下暴露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若包装好后直接出厂,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二次灭菌是非常重要的。在二次灭菌时,包装好的产品最好是单层摆放,必要时也可双层摆放。
实验证明,用水灭菌效果最好,因水的热传导与渗透性要比空气快,二次灭菌的温度与时间应根据品种而定,一般灭菌温度为90~95℃,时间为30min以上。二次杀菌后应快速冷却,及时放入0~4℃成品库。二次灭菌还是增强产品保水力,提升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加工工艺。
肉制品应采用避光包装和在避光条件下贮藏,因为光是影响产品货架期的因素之一,光照可刺激有害微生物的代谢,提高分解脂肪的解脂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肉制品中脂肪的酸败,另外还可导致产品外观褪色。
来源:肉制品联盟,转载请注明来源。封面图来源:创客贴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或支付稿酬。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请帮忙点下,给我个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