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战场上,参展已经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不二法门。但是,如果没能提前锁定至少20个客户,那参展就像是开车去超市只买了一瓶水,实在有点亏。
以IBTM为例,这里有一组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2500个展商,12000个专业观众,2650个买家,还有那令人咋舌的10万场1对1约谈。这10万场约谈是怎么来的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一般来说,每个买家都会被强制要求10-15场洽谈,这样算下来,2650个买家就能贡献2.6万到4万场约谈。剩下的六七万场,就留给那1.2万名专业观众去自由发挥了,平均每个观众约5-6场(全凭自愿,不强制)。
IBTM和IMEX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秘诀就在于他们的买家邀请计划——说白了,就是用钱砸出买家,确保他们参与配对和预约洽谈,确保每个展商平均不少于20场洽谈(尽管实际上感觉质量不一定高,但是很多生意都是提前很多年与潜在买家建立关系的)。
秘密就是,贸易展的精髓,就在于买家约谈,不少于20场,不然就亏。
展会是个面对面的交流大舞台,让企业有机会直接与潜在客户亲密接触,展示自家的看家本领,收集市场反馈,还能顺便和其他企业打个招呼,混个脸熟。但这些机会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方面得靠主办方的买家邀请计划,另一方面,展商自己也得在展前主动出击。
为什么20场约谈是个黄金数字呢?因为展会通常只有3天,每场约谈20-30分钟,半天能接待4-5个人,到了第三天下午,人就稀稀拉拉忽略不计了,都去赶飞机去了。
为什么非得约20个客户才不亏本?因为获客成本高得吓人。
想想看,就算是个标准展位,也得2万元起跳,再加上两个人的差旅费和展会期间的招待费,又是2万元,还有那些参展材料和小礼品,没个5万元根本打不住(这还不包括两个人出差4天的人工成本)。如果是特装展位,光是场租加搭建费就得3000元/平米起,30平米起卖,展台费用至少10万元,再加上3个人的差旅,再来个客户答谢的after party,起步价就是15万。
花了这么多银子,参展的第一要务当然是获客,获客越多,成本越能摊薄。比如获得20个客户,每个客户的获客成本就在2500元到1万元不等。
为了这20个客户,主办方的买家计划会邀请10-20个买家进行配对,剩下的就得靠展商自己了。现在,主办方通常鼓励展商邀请客户观展,并提供一些激励政策,因为展商邀请来的客户也能惠及其他展商。这就是平台经济的双边网络效应——增加高质量买家/专业观众的数量,就能吸引更多展商参展。
所以,买家邀请、买家配对、预约洽谈、展商邀请观众激励计划、展商系统,这些系统需要协同作战,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协同效应。但能建立起这样完善系统的贸易展会,还真不多,所以质量参差不齐。
质量不高的关键,不在于观众的数量,而在于买家的数量和质量。买家数量与展商数量的比值越高,越好,因为参展需求的差异化越大,对买家的差异化要求就越高,长尾越长,需要的买家就越多,买家邀请的成本就越高。
以IBTM为例,他们并不大肆宣传观众数量,实际上也不多,买家也就2650个,IMEX有不到4000个买家,买家与展商的比值大于1。
为了降低成本,其实可以减少搭建的成本,重视洽谈区域,提升洽谈质量。
(某科技公司用户大会同期展区洽谈现场)
(CVENT用户大会贸易洽谈现场的图片)
看看这样的简单展位,展、洽、贸具有,人气看似不旺,每个位子上都有人,谈得很嗨,而且展位价格亲民,只要能来几个客户,就算是赚了,参展热情自然高涨。
也有人会说,既然获客成本这么高,为什么不选择出差集中拜访呢?
出差成本也不低,去北京一趟,两个人两天的差旅费和宴请费,也得2万。而且出差一天最多见三个客户,平摊下来,成本并不比展会效率高。因为展会有双边甚至多边网络协同效应,短短2-3天就能见很多潜在客户,氛围也大不相同。还有那不可忽视的品牌效应和存在感。
本文的启示是,主办方要下血本做买家计划,展商要提前约更多的客户来现场。一整套数字化工具不可或缺,没有工具,邀请、配对、洽谈、分析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