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访谈来自2014年某杂志,从中摘取了我感兴趣的段落。
你为什么写影评?
桃桃林林:我的主业跟电影无关,我是做网络的,我写了七八年了,如果有精力的话会一直写下去吧,因为它是一个表达情绪的窗口,有时候看到一部好的电影,会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
崔汀:我的主业是电影记者,写影评是为好玩,始终是兴趣使然,它不是我的职业,也不养活我。
战台烽:我是做娱乐营销的,写影评只能算是业余爱好,也不指望写影评挣钱吃饭,虽然说也会挣到一些钱,我觉得写影评是基于个对电影的热爱,如果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电影,就算再累也会写一些东西出来。
如何看待红包影评?
战台烽:我觉得这不能叫影评,只能叫做宣传稿或观后感。也不能称它是红包吧,就是稿费。这类稿件是有引导性的,因为任何一部影片都有自己的看点和弱点,宣传稿会引导大家去看到影片好的一面,或一般观众看不到的那一面。
(宣传稿稿费几何?)基本上就是500-1000元一篇。(您一个月大概能写多少篇,总共通过影评能挣多少钱?)这个问题好尖锐,嗯…我算一下,每月平均几干,没有过万,最多能接近一万,但大部分两三千吧。标准的几个人每年他们能写到300篇以上,就算每篇500块,也得有十五万。
董阳:“枪稿是在电影宣发机构由大资本和体系化的生产机制生产出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些电影达入不断被它吸收进去,简单说,它的生产机制比独立影评更高效。其弱点是,付出良心其实也是枪手的代价,这也是“枪稿”致命的弱点:底气不足,因而气象卑弱。如果“枪稿”以“独立影评”的面目出现,从长期看对影评人的品牌和信誉是很大的伤害,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其实谁都知道,看他们自己的权衡与选择了。
小乙:他们的存在有合理性,是产业环境下的一小环,虽然长期来看势必将淘汰目前的这种模式。这些“影评”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素养,更倾向于私人观影感受和有倾向性的吹捧。不过现在确实日渐起了一帮独立影评人,他们也不是完全没钱赚的,但他们的立场是独立的。
当下国内影评人为何难以保持独立姿态?
素亚斌:在中国这种体制下你想做到完全的独立可能是不行的,比如周黎明几乎是唯一正面评价《私人订制》的,在一次饭上他说他没拿华谊的钱,所以他写的是相对比较公允和独立的。但问题是这个行业缺公信力,存在红包替人吹棒的风气,不光在影界,在中国多数行业里,都有灰色收入地带,影评人需要跟制片方发行方建立友好关系才能持续地在电影上映之前提前看片然后写一两篇推介的文章,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可能这次《私人订制》,这些人没有拿到这样的“红包”,他们可能会在批评的时候得更加不
留情面。
董阳:资本缺乏制衡,在很多方面为所欲为。豆瓣网时光网等大众点评网站兴起后,用技术手段整合大量观众的口碑得以实现,一些电影机构又大量雇佣水军,抬高自己,抹黑对手,行业乱相丛生。
桃桃林林:我前几年还有一种痛恨红包的感觉,这两年看淡了,每个人有自己的某生方式,你得到了钱或其他的,你可能就失去了别人对你的尊重。我晒票还有人说你装,你不收钱可能吗,但人没有必要去纠结那些没用的东西,做好自己就行。
学院派影评和草根影评优劣对比?
索亚斌:网络上活跃的影评人绝大多数都是发烧友发展起来的,他们对于电影有非常直观的,敏锐的感受和经验,有时候分析和判断非常准确,但是相对缺乏学院派的背景和系统的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学习,所以往往容易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而学院里做电影评论的包括我在内,在商业味上的判断,大众的沟通能力上比较弱,受过学术训练就开始跟观众的趣味脱节了,所以四五年来我做电视节目越来越少,这回影评人的兴起,我在媒体上就被边缘化,在表达上你不如他们嘛,所以这些是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