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Hereafter,2010)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较少被人提起的作品,十多年后,我们来回顾一下。
马特·达蒙扮演的通灵者乔治是影片中唯一对死亡有着直接体验的人,那本是一场因祸得福,但通灵的超能力却被他视之为诅咒。在生死两界的选择中,乔治的选择是安静地生,不求暴富,只求豁达。
法国记者玛丽亚,因为在海啸逃生中触碰到了生死边界,开始反思原本风平浪静、貌似良好的生活状态。外人看来风光的记者工作和好似真爱的枕边男人,在她了解面对死的恐惧后都失去了原先的形状。
如果说前两者都眼望着生的一边,那么伦敦的马库斯则是沉溺在死那一面的存在。挛生兄弟杰森的意外身亡让他难以自拔,虽不过孩童一个,了解兄弟死后的世界竟成了他最大的生活意义。
三个完全不同的人,因同死亡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改变了生的状态。但是,死亡会成为笼罩在生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让生者在恐惧中度过一生吗?导演很显然在影片中提出了这么一个人生问题。这使得乔治的通灵同《第六感》等惊悚片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伊斯特伍德最终要展示给我们的,是乔治、玛丽亚和马库斯找到的人生答案。
“我不必尝试去寻找是否存在着来世。”导演自己如是说。而电影中三位生者对来世之说的求证,特别是导演渲染的玛丽亚和马库斯苦苦追求真相的过程,其实是为了考验生者自己是否具有活下去的勇气。至于乔治,唯一了解死亡真相的人,也成了电影中最为渴求活得普通平凡的一个角色。
在《从今以后》之前伊斯特伍德都习惯于平铺直叙,不太会在故事结构上花费心思。可《从今以后》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多线交叉的方式,将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三个人的生活经历琐碎交织在一起。但即便是如此风格浓重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到了老爷子手上总还显出了点古典范儿,而能够不着痕迹地在影片角角落落烙上自己的印记。
即便是多线叙事,伊斯特伍德仍旧贯彻着他一向擅长的不温不火的自然铺陈。电影在陈述中几乎全部是以一种蓝灰色调为主的阴郁气氛,但是最后乔治和玛丽亚的相遇却是在充满暖色调的背景中,咖啡馆、鲜花、报亭,这种温馨取代了之前的冷淡,让生者的重生驱赶走之前笼罩全片的黯淡和凄惨。感人的力量就在这样的蕴积中慢慢爆发出来。
《从今以后》是马特·达蒙和导演的第二次合作。马特·达蒙通过他内敛压抑却又收放自如的表演将乔治的矛盾生活刻画得入骨三分。一方面是无处不在的通灵渠道,一次触摸就会揭发一个人的生活秘密,他为此甚至无法得以像普通人一般,和自己喜欢的女人成为朋友;另一方面,他必须努力掩饰并不顾一切拒绝帮助实现他人的愿望。他从影片开篇就一直沉浸在这种矛盾中,压抑的状态直到影片终局才得以释放。片中他与马库斯大声斥责一场,脸部表情细微处透露出内心的虚弱,既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冲动,又有出世不易的矛盾,可谓整部影片表演中的华彩。
尽管在情节和人物的设置上陈词老调,在开篇就让观众洞悉结局,可是在东木依旧熟练的节奏掌控中,观众还是会慢慢沉浸入他精心营造的气氛中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