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鲨鱼电影《Open Water》(颤栗汪洋)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票房和评论的双丰收。电影故事非常简单,一对中产夫妇为了修复关系去度假,去了巴哈马群岛潜水,但当地的旅游团很糟糕,潜水结束后竟然没有数清上船人数就开船离开,只留下这对夫妻在海中央。
在孤立无援的海洋里漂浮,两口子终于找回了久违的爱情,但鲨鱼也发现了美食,围着他们“爱的魔力转圈圈”,最后将丈夫吃掉。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在恐惧中漂浮,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最后自沉水底。
电影只有79分钟,用DV拍摄,粗糙的观感却有纪实的风格,让观众很容易代入其中,所以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从此,鲨鱼电影从单纯的动物恐怖片,进化成了心理恐怖片。
此后,这个套路层出不穷,《颤栗汪洋》也出了第二集、第三集。还有《孤儿怨》导演拍的《鲨滩》(曾经公映,简化成只有一个美女孤身对抗鲨鱼)、《鲨海》(也曾公映,结局令人绝望),和最近推出的《鲨颤》。
带着审美疲劳的态度,我看了《鲨颤》,才发现这个套路真的是百试不爽,虽然没啥惊喜,但也能提心吊胆、保持紧张地看完,且最后的结局也没那么绝望。
其实《大白鲨》就已是“鲨鱼片”的天花板了,类似的电影越拍越多(还有食人鱼、恐龙、狮子、老虎等等),观众也不觉得鲨鱼有多可怕了,所以要另辟蹊径,挖掘人内心里的恐怖才是要义。
而“鲨鱼心理恐怖片”正是抓住了在都市生活的中产阶级们外表虽靓丽、根基却不稳的摇摇欲坠心理,把他们置身于看似美丽、实则凶险的外国旅游度假区,先让他们在广袤海域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再上道具——一只大白鲨张着血盆大口、一咬致命,一瞬间就能夺走生命的一切,它就像恐怖分子或是仇富者的化身,只为了口腹之欲而肆意吞噬杀戮,让中产阶级的精致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瞬间化为乌有,这简直就是世上最恐怖的事情。
《鲨颤》中还引入了三角恋的狗血剧情,女主的坏闺蜜和劈腿男友自然先后被鲨鱼撕成碎片,最后女主一个人逃出生天。
此类片子中还有一个道具,就是冷漠的路过人。他们总会“偶然”开船远远路过这些倒霉蛋儿,但无论其怎么呼叫就是听不见,任凭鲨鱼趁机将他们吃掉。这类人在大城市中也很常见,不是他们“坏”,而是早已选择性地失明、失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