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神外前沿 264期
论文信息
Management of intracavitary bleeding during ultra-early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evacuation
https://thejns.org/doi/abs/10.3171/2024.6.JNS232985
据了解,脑出血(ICH)早期进行手术清除有助于改善功能预后,但超早期清除血肿与术后再出血相关联,术后再出血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会导致预后更差。微创内镜技术可在术中对活动性出血进行处理,有望实现在超早期进行安全且有效的止血。
研究者制定了一个术中分级量表,用于量化术中遇到的出血严重程度,并据此对142例患者进行了评估。
这项研究纳入手术清除的标准包括:年龄≥18岁、病前mRS评分≤3分、血肿体积≥15毫升以及就诊时NIHSS评分≥6分。
研究者制定了5分制量表,评分1分表示术中无活动性出血;评分2分表示仅通过冲洗就能处理的少量出血;评分3分表示需要通过电凝来控制的出血;评分4分表示需要冲洗或电凝至少15分钟才能止血的出血;评分5分表示需要冲洗或电凝至少1小时的出血。
研究发现,术前血肿体积更大、合并脑室内出血以及更早进行清除手术,均与出血评分升高独立相关。具体而言,与发病5小时后进行清除手术相比,发病5小时内的超早期清除与出血评分高出2.4分独立相关(β = 2.41,95%置信区间为1.44 - 3.38;p < 0.0001)。
尽管术中出血评分较高,但接受超早期清除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可能性并未增加(14%对比3%,p = 0.23),30天死亡率也未增加(0%对比6%,p = 0.99),6个月时的改良兰金量表(mRS)评分中位数也未变差(4分[四分位距2 - 5分]对比4分[四分位距3 - 5分],p = 0.51)。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