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叫乞巧节、女儿节等。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和时间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有双吉之意。中国人讲究吉祥如意,视“七”为圆满。“七”还与“妻”谐音,因此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相应的民俗活动富含女性气质。
七夕之所以能联系到女儿节,还因为乞巧这个词。怎么理解这个词呢?乞是祈求,巧是工巧,《周礼·考工记》中早就说过,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这四者,才可以为良。
根据古代文史记载,七夕主要是乞巧、许愿的节日,相当于一个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七夕之夜,少女们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上置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围坐在桌前默念自己的心事,向织女星许愿。此外,七月初七还是魁星的生日,古时候想要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在这一天祭拜,祈求自己考运亨通。
有蛛网乞巧、穿针乞巧等。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古时候宫里有专门的“乞巧楼”,以锦缎铺设,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人们可以在楼上祭祀牵牛、织女双星。嫔妃宫女们在月光下,以五色线穿九孔针,成功获得“乞巧”技能加持。
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以盂盛水,放在太阳下曝晒,然后放针在水里,看形成的图案如何,是不是能达到心灵手巧。
传说七夕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人们用脸盆接露水,抹在眼上手上,期望能够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来源:央视新闻
编制:曹寿荣
编审:王若冰 赵红
监制:陶国兰 潘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