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概率与统计难点分析(必修部分):统计内容的理解与教学思考2——数字特征的理解、方差公式是怎么构造出来的?

文摘   2024-08-10 15:45   云南  
高中概率与统计难点分析(必修部分):统计内容的理解与教学思考1
今天主要看看数据集中程度、离散程度的刻画等。
1、对数字特征的理解
统计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统计估计和假设检验是两种基本的推断方法,估计内容包括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特征。
描述一组数据的统计特征的量称为统计量,按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百分位数
(2)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方差、标准差、极差
(3)描述两组数据关系密切程度的量:相关系数
下给出这几个统计量的意义、优缺点、适用范围,至于不同统计量的计算公式由来后面会谈。

2、对数字特征认识的层次性
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统计量的意义、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这是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不同统计量的认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下以“对平均数认识的几个层次”为例展开说明
(1)在初中阶段,只知道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定义为  
然后得到以下性质:(1)   ;(2)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和等于  :  ,这个性质很重要,后面要用。
(2)在高中阶段,要能理解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关系,根据频率分布表或直方图近似计算平均数,由多组样本的平均数计算总的平均数。
(3)在大学阶段,大数定律严格描述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关系,这些后面再讲。

3、方差公式是怎么来的?
3.1 方差的由来:在很多时候,几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一样的,所以只知道数据的集中趋势信息,这就不能做出有效决策,因此还要考虑数据的离散程度。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用极差,但是极差所含的信息量很少,对其他数据的取值情况没有涉及。因此要考虑寻找其他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直观上看,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通过这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远近”来刻画,所以就要构建一个统计量,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相对于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其基本思路和调整过程大致如下:
(1) “远近”可以用偏差来刻画:  ,由前面知道  .
(2)  为了防止正负偏差相互抵消,对偏差取绝对值再求和      (3)绝对值运算不方便,改为偏差平方和  
(4 为消除数据个数的影响,取偏差平方的平均数得方差
  
(5)为了保持和原始数据单位一致,取方差得算术平方根得标准差
  
这种构造思想是很重要的,其大致按照从直观想法出发,逐步进行修正。后面构造描述成对数据的相关系数、估计回归系数时的偏差平方和、独立性检验的统计量都用到这种思想。

4、百分位数的概念及应用
百分位数是教材新增的内容,相当于将中位数推广到一般化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要结合一些典型案例,经历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才能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到位。教材上是通过市民用水问题进行说明,其定义和计算方法如下:
一般地,一组数据的第  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这组数据中至少有  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  的数据大于或等于这个值。
计算一组  个数据的第  百分位数的方法如下:
(1))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
(2) 计算  
(3) 若  不是整数,而大于  的比邻整数为  ,则第  百分位数为第  项;若  是整数,  百分位数为第  项与第  项的平均数。
明天开始,看看这部分:
描述成对数据的相关系数、估计回归系数时的偏差平方和独立性检验的统计量是怎么构造出来的?






从薄到厚学数学
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就像是一尊雕塑...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洁到崇高的程度,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完美境界。。。罗素
 最新文章